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云升 《商场现代化》2005,(20):182-183
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基础.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是衡量教练员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的监测和实施,如何将大运动量落实到每一次训练课上,本文根据前人的总结及优秀运动员成功的经验作有意义的探索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中长跑项目特点运动量大,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合理饮食才能给运动员身体补充足够的营养。本文就营养物的作用及日常饮食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目前高原训练和衰竭性训练研究的新进展。通过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让机体在低氧环境下进行衰竭性训练,即能提高机体的氧运输和利用能力、心肺功能,又能相对准确的使机体达到极限负荷,不但减少了衰竭性训练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还能有效的刺激神经系统,使运动训练能更好的进行超量恢复而提高运动员成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和体育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发现高原缺氧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高原缺氧训练是运动员在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的训练,这对运动员身体的刺激比在平原训练时更强,也能更充分的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和体育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发现高原缺氧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高原缺氧训练是运动员在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的训练,这对运动员身体的刺激比在平原训练时更强,也能更充分的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  相似文献   

6.
《商》2015,(33)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主要后备力量,而身体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保证,是训练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概念、意义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思考,旨在为更合理有效地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集体运动项目是由个体队员组合成队伍而进行整体进攻,协同防守的运动。如何把个体经过整合,达到队伍功能的最大化?目前我们各级教练员主要是以运动技术训练为基础,通过战术为纽带来最大限度地发挥队伍的整体功能,在队伍的训练及建设中主要把精力放在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上,而对运动员的人格精神重视不够,偏重运动员自然属性的训练及研  相似文献   

8.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其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容易产生运动疲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否迅速和充分的恢复体力和能量,直接影响到其运动水平的提高。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运动疲劳与力量训练的关系以及训练后机体恢复情况。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都应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身体机能状况与恢复速率的差异性来考虑。只有良好的力量训练才能保证运动计划的顺利完成和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否则,对运动员来说是毫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消耗极大,为提升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运动后的营养补充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并有针对性地选取饮食材料,可快速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并有效促进运动员营养补充与吸收,使运动员能够保持最佳运动状态。本文从运动后营养补充的重要性谈起,分析运动后如何选取营养饮食以达到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7)
短跑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讲求的是对短时间内力量的爆发,能够有效地提升短跑的速度,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运动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力量素质进行训练,力量素质的强弱会直接的影响一个短跑运动员的成绩,还能够在力量素质训练中,逐渐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有效地掌握短跑的运动技术。本文通过对短跑运动员运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转向训练的指导思想,对现代短跑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的训练,能够有效地保证提升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减少运动伤害。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运动员从事中长跑训练的运动量较大.负荷较重.加重了机体的疲劳.应该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积极性恢复手段和训练后的适当营养补充以促进疲劳的恢复,以此确保训练质量和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商》2015,(37)
想要提高运动水平,那么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是前提。在体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会才用各种不同的训练方式方法,而这一过程叫做竞技体操中的身体素质训练,体操的发展情况,和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密切相关,相互辅助的。  相似文献   

13.
曹华 《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56-156
运动员心理训练是随着现代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和训练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争取在比赛中长时间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移动靶运动员必须具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自控能力。所以心理训练是移动靶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移动靶训练过程中每一名运动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心理状况的影响,所以我们运用多元化的心理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是获得高水平综合运动能力的基础,专门发展这一能力在运动员的全年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有氧能力的发展,有氧间歇性训练在自行车运动中被教练员经常采用。间歇性训练指在高强度体育活动中间进行恢复,以使训练在最高水平上延续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高校进行中长跑训练是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产物,运动员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运动员一边学习一边训练,属于"边学边训性",运动训练具有较强的业余性。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校运动队不能采用专业队的训练方法和标准,而应立足于自身的现实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高校中长跑项目的教学、训练应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抓好速度耐力,突出专项,突出强度,提高密度,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胡滨 《品牌》2010,(10)
本文通过作者大量阅读文献资料,针对在短跑训练中力量训练与速度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针对力量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力量训练的特征方法进行总结研究,帮助与指导短跑运动员进行更加科学的力量训练,为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
作为一切运动素质的基础,力量素质对于其他运动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运动员要想提高运动技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必须加强力量训练。特别是篮球、足球、排球、短跑等比赛,为了克服自重,有些对抗性较强的运动中能够快速的启动、冲刺、对抗等动作。近年来竞技体育训练中,力量训练越来越受人关注,健身与康复的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将对力量训练进行概述,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近年来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研究状况,研究了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重要性、速度训练新动向和速度训练的手段、中长跑速度训练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时保证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和研究者对此论题的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商》2015,(9)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了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女性运动员的贫血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女性运动员特殊的生理原因,使得她们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运动员贫血,将会影响其运动能力、运动训练的效果、运动后的恢复及免疫等机能状况,有时甚至还会成为过度训练的诱因。本文将从女性运动员的生理条件出发,结合女性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对女性运动员出现贫血症状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力量素质对于身体素质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力量素质训练对于搞好柔道这个的训练来说是前提和基础。柔道运动员力量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技术的掌握和场上运用能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绩的高低。本文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帮助教练员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