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劳动力吸纳水平有限,导致就业水平不高。河南省就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小,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口因素、二元户籍制度、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陈瑛 《经济界》2012,(4):76-82
通过考察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机制的历史变动,分析我国劳动力市自1949年以来的演进历程。本文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特性表现为:以严格的城乡“二元”分割与计划体制为起点,导致“二元”结构与体制差异的户籍制度与所有制为主线,在市场化进程的冲击下,由改革开放前的几近完全分割、及改革开放后为户籍制度与所有制为基础的“双重二元”分割,逐步演化为“双重二元”为基础,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多重分割,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力量推动下,未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有望降低,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义乌市场转型发展与劳动力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市场转型是劳动力转型的基础环境,而劳动力转型又能促进市场的转型发展。目前,义乌劳动力转型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义乌市场转型发展的步伐,现有劳动力的供给制约了市场的转型发展,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转型升级问题,必须建立劳动力转型的长效机制、政策支持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及全民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3,(5):155-157
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及其影响,从产业结构调整、行业结构非平衡发展、所有制改革、劳动者自身素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的成因。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提升其就业吸纳能力,加大教育投资、优化教育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用人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五个方面,探讨了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市场拆除城乡壁垒,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我国劳动就业及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政策取向。国家计委2001年8月编制完成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提出,未来5  相似文献   

6.
陶裕春 《企业经济》2004,(12):132-133
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大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及其高效运行可以减少结构性及摩擦性失业,达到促进就业的目标。要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劳动力法制建设、中介机构建设及职业指导、企业用工、工资的决定、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江西省的就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2000年是基本实现向劳动力市场体制全面过渡的关键年、目标年,今年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将紧紧抓住劳动者能进能出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这一核心,致力于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网络化的管理服务体系、法治化的劳动力市场监管体系。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新的一年里,杨浦区提出新一年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陈俭 《企业导报》2012,(10):13-1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不理想,失地农民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而且就业的层次比较低;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缺乏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还未有效建立;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必须要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加强劳动力培训体系的建设以及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统筹城乡就业就是要打破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用行政手段将劳动力人为地分割成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以及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管理体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让所有劳动者都能够自主地选择职业和工作地点,在城乡间、区域间和行业间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自由公平竞争,并逐步建立起与此相适应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就业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而进行社会保障则是为了解决公平问题。但是就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现状和理念而言,却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社会保障的不公平严重危害到社会团结,甚至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源,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稳定,影响到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保障存在的目的之一便是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促进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统一,各省市有自己的社保体系,社会保障反而对劳动者的跨地区流动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社会保障反而大大降低了劳动力的资源配置。总之,社会保障的不公平造成了社会上许多不稳定的现象;它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制定合理的社保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展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大主力军,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农民工群体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问题很不尽人意,正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对策势在必行。文中从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变迁.指的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它盖涵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劳动力市场实现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共同构成劳动力市场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制度变迁能够促进劳动力进行创新.提高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影响我国农民工城市化的政策因素主要有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土地政策,就业政策。要推进农民工城市化进程,需要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户籍;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改变教育二元性,促进教育公平,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主要从市场要求的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国有企业独特的性质、改革进程中劳动力配置、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我国市场经济下要求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深入分析,使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劳动保障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关键时刻,国家劳动保障部出版发行《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和《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广州是珠三角中心城市,是开放改革前沿阵地。劳动力市场发育较早,从1983年新招职工实施合同制到1995年完成全员劳动合同制,依法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按照劳动合同管理办法调整劳动关系。率先实施流动就业人员在企业之外办理退休,逐步建立了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主要从市场要求的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国有企业独特的性质、改革进程中劳动力配置、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我国市场经济下要求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深入分析,使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技术进步逐渐替代低技能劳动力,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将导致大量流水线工人失业,我国作为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解决就业问题是关键.由于影响就业的因素复杂,若只依靠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因此,政府应发挥相应的职能政策对市场缺失的方面进行弥补,财政税收作为我国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对促进就业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支出、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结合我国国情,从优化劳动供给、扩大劳动需求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方面提出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财税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最大的就业群体,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我国扩大再就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东平县劳动就业办公室对本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情况报告入手分析,总结出历史与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市场、农民工社会保障、产业结构五个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对每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给出了改善劳动力转移现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中央关于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提出,要加快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12个重点业务系统建设。为进一步加快劳动保障信息系统(金保工程)建设,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金保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建设金保工程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就业,根据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适应扩大就业的需要,全面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