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会员新闻     
《WTO经济导刊》2012,(4):18-18
巴斯夫与其他顶级公司一起参与联合国气候适应项目 巴斯夫、通用电气公司和拜耳公司一起在2月份参与了联合国气候适应项目。根据联合国近期公布的新数据库,气候变化模型预测,到2020年,拉丁美洲一些最为适合种植咖啡的地区将会变得很炎热,到2050年,一些现在非常寒冷的高海拔地区可能会成为种植咖啡的理想之地。项目中案例的统一主题包括: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和全球的商业正如何努力减少相关的风险以及在温室气体没有任何减少迹象的世界中抓住潜在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日发布研究结果,受到日益严重的风暴潮洪水,强热带风暴破坏,海平面上升,全球海洋变暖和当地的地面沉降等气候变化导致灾害的影响,全球超过130个港口大城市财产风险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3.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库为数据源,采取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突现词分析等方法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由最初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灾害到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认知,最后到对气候变化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影响—适应—管理"的演进路径;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涉及"环境承载力""环境可变性""社会脆弱性""气候变化政策"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及时防范气候变化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自然灾害冲击、金融中介以及多个经济主体为分析对象构建了DSGE模型,阐明了自然灾害对金融变量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冲击短期使资产价格上升,长期使资产价格下降,并提高了资本收益率的风险溢价;自然灾害冲击对银行信贷需求和总资产造成负向冲击,并使产出和资本存量减少;自然灾害冲击主要通过资产价格、融资成本以及信贷需求产生影响,加剧金融风险并反馈于实体经济。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碳减排等措施缓解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与金融风险,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体制机制建设,重点防范自然灾害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冲击效应及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5.
《财经界(学术)》2014,(13):89-89
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六月初批准为中国福建渔港项目提供贷款6000万美元,用以帮助福建省东南沿海渔民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br〉 渔业是福建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其农业GDP 的30%左右。福建省约有42万渔民及其家人依靠捕鱼和近海养殖为生。近年来,福建沿海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危及当地人民特别是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由于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灾害准备、响应及灾后恢复重建措施不足,难以避免或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世界银行集团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围绕医疗体制改革、城镇化、气候变化、普惠金融等重要发展议题的对话,于2014年7月7日至9日到中国访问,会晤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  相似文献   

7.
<正>世行集团日前宣布在未来五年平均35%的资金要有气候协同效应。这一目标取代了前五年的目标,即在2020年前达到28%。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还将努力确保这些资金的50%用于支持气候适应和增强韧性。这是世行集团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并适应其日益严重的影响而宣布的多项举措中的两项。  相似文献   

8.
耿晓兰  梁杰 《商业研究》1999,(10):52-54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商业银行与世界银行接轨的要求,满足我国和世界各国资本需求,建立商业银行资本金定量评价研究,确保各个金融用户充分、放心的使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资金.  相似文献   

9.
《三联竞争力》2007,65(8):26-26
2007年6月,一向高调的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183;斯特恩(Nicholas Stern)被汇丰银行请去兼职,这并不新鲜,新鲜的是这位教授的职务:气候变化顾问。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学术)》2011,(1):57-57
2010年10月19日,世界银行在最新《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上发布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复苏强劲,但现在必须把注意力转向管理好新出现的风险,因为这些风险可能对宏观经济稳定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值全球经济处于关键时刻,也是世界银行作为一个机构的决定性时刻。2012年7月2日,世伯特佐利克就任新—届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认为,全球经济依然十分脆弱,需要提振市场信心。也需要提振民众的信心,让他们相信目前的经济制度和政策能够带来更可持续、公平和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作为一个全球性发展机构,世界银行面临着经济和道义上的当务之急,亟需帮助解决威胁全球增长的风险,无论何时何地。  相似文献   

12.
低碳城市建设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反常的气候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灾害。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人类推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观念,过多地使用化石(高碳)能源所造成的结果。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目标,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这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面对冰川消融、灾害肆虐、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频现,企业能够做什么?"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污染排放,企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7月30日首次由中国企业界推动和倡导的"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中国企业表达出了积极的态度与努力。在由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办的峰会上,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应承担的新角色、新任务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5—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有关数据,在剖析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极差标准化法、熵权法构建人口压力与气候变化指数,并分析三者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全国各地区的人口压力逐年增加,气候变化的趋势在进入2010年后波动性加大,农产品贸易额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但贸易逆差状态也十分明显。人口压力、气候变化各变量分别对农产品贸易总体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负向影响。中部地区农产品贸易受人口压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东部地区农产品贸易受气候变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据此建议:为平衡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农产品贸易的关系应转变人口观念,调整人口政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遵循区域差异,加强贸易规划。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导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如何有效地将气象灾害预警和预报信息传递出去,提醒人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趋利避害,减少损失,是气象工作者面临的新的任务之一。结合高要市实际,从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防御、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灾害防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余威  汪涯 《农机市场》2023,(9):52-54
文章选取新都区2022年最新风险普查成果以及军屯镇2010年—2022年气象要素资料,结合新都区水稻生育期与当地气象特征条件、风险普查成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军屯镇受暴雨、干旱、大风、冰雹的灾害高,高温和低温灾害较高。文章研究旨在为新都区军屯镇打造天府粮仓精品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日渐凸显,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甚至已经从一个生态问题、环境问题,逐步的演变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乃至关乎到人类的生存。为此,应加强法律手段的运用,将气候变化与森林防治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以更好地应对森林灾害的加剧和气候变暖趋势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雷电定位仪产生数据,形成贺州市雷击密度分布图,在对贸州学院土壤电阻率测量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地貌、人文背景、气象环境、雷暴活动规律等条件以及被保护建筑物自身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雷电灾害风险资料库,为学校提供最科学、最有效、最经济的建筑物雷电防护措施,利用GIS技术并绘制出校园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并定期对校园防雷应急小组进行雷电灾害风险知识培训.根据学校的不同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建立起雷电监测预警机制,做出具有针冲陛的指导工作,使得雷电风险评估和雷电监测预警在业务中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重大灾害与风险应急管理的科学共建战略即快速高效的恢复与重建.突发性重大灾害与风险之后的恢复与重建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突发性重大灾害与风险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其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气象灾害诸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浓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日益严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惨痛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