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区建设》2009,(1):F0003-F0004
从2006年开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扶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弋阳县全面展开了以15个重点村整村推进为目的的“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经过三年来的努力,15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扶贫开发工作新跨越,各重点村面貌都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老区建设》2014,(21):7-7
近日,国家发改委、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同时发布了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单,江西省有49个县204个村被列入扶贫重点村名单,其中修水第一批列入3个村,第二批列入6个村。这九个村分别是:杭口镇双井村、水源乡中圾村、四都镇东岭村、黄港镇朗田村、全丰镇戴家坪村、山口镇辛岭村、宁州镇竹圾村、何市镇火石村、马坳镇黄溪村。  相似文献   

3.
《首都经济》2010,(7):83-83
5月14日,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王安顺等领导到南苑乡,就重点村整治情况进行调研。久敬庄村是南苑乡大红门村所属的5个自然村之一,是市级挂账整治督办重点村,这次总体改造将要把5个自然村连片建设,靠近南四环两个村的黄金地段以土地储备形式积累发展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4.
瑞金市高度重视扶贫重点村“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招生培养工作,截至7月31日全市49个扶贫重点村已全面完成报名工作,现正在整理汇总上报赣州市扶贫和移民办及相关培养学校审批录取。  相似文献   

5.
李隆琪 《老区建设》2008,(19):38-38
2008年江西省宜春市扶贫办有四项工作内容列入了“民生工程”,具体目标任务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2000人(其中“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58人),铜鼓、万载两县移民搬迁扶贫2518人,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58个,开展社会扶贫重点村58个。截止9月底,“雨露计划”圆满完成本年度2000人转移培训任务,培训合格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有国定贫困县4个,西部政策延伸县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827个,其中“三个确保”村281个。自2002年实施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以来,我市各级扶贫部门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  相似文献   

7.
紧扣先进理念抓好转移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丰城市现有省定扶贫重点村10个(其中"十五"重点村3个,"十一五"重点村7个),宜春市定扶贫重点村2个,这些村合计人口有23100余人,劳动力人口有9300多人,富余劳动力人口约5500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60%,根据扶贫监测统计显示,2006年这些村的人均年纯入只有1200元左右,生活非常贫困.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扶贫开发,省确定瑞金市扶贫开发重点村27个。如今,这些村贫困状况如何?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能使其尽快脱贫致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认真思考。一、贫困现状经调查,瑞金市2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有山区村、边远偏僻村、库区村19个,段区村8个。这些村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穷”。突出表现在:1、收入低。27个重点村共有农户10640户,47448人。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34元。低于温饱线960元以下的农户有4431户,20553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的41.6%和43.3%。2、粮食少。农民人均拥有口粮(稻谷)仅231公斤。3、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从2001年开展实施整村推进工作,共实施省级重点村21个,市级重点村14个,安居温饱村35个,使整村推进工作真正达到整村推进的目的,贫困落后的面貌大为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扶贫开发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0.
宁都县是江西省赣州市所辖的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当年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一直是宁都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中心任务,长期以来也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扶持。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宁都县在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部署上,共有177个贫困村被确定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含今年按“三个确保”增补的70个重点村),  相似文献   

11.
李锦清 《开放潮》2006,(7):46-47
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确定了207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并于2004年7月份从省直单位抽调选派了207位党员干部到重点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任期三年。随后,宁德市也确定了28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也下派了28位党员干部驻村任职。脱贫办作为下派挂职书记的业务指导、项目主管单位,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一年多来的体会,就下派挂职书记的工作开展、创新与策略,浅谈一点粗疏意见。  相似文献   

12.
《老区建设》2011,(3):34-35
吉安市是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十一五"以来,吉安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和移民工作,在这块红土地上谱写了扶贫和移民的新篇章。一是全面完成59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2亿元,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全市59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其中"十一五"350个、增补247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实施项目71 18个,全面改善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三清三改"、村庄亮化美化等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江西省吉安市有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350个重点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坚持科学发展观,狠抓工作落实,使350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扎实、深入、有效地全面开展。到目前,共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648.8万元,安排项目建设4350项。  相似文献   

14.
《江西日报》社从“十五”至“十一五”分别在江西省资溪县鹤城镇排上村和马头山镇港东村开展省直机关单位定点包扶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纲要》、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和兴赣富民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制定切合实际又具有创新发展的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锲而不舍地坚持扶思、扶困、扶技、扶基、扶智、扶资六大措施,为重点村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为贫困群众和村集体稳定增收开拓新路,重点村各项事业取得卓有成效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对扶贫开发工作明确提出了“一个加大,两个提高”(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和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好十七大报告精神,去年10月至11月份,江西省萍乡市扶贫办和县区扶贫办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莲花县、上栗县、芦溪县和湘东区部分重点村就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试点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12个重点村,总的印象是,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离报告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安远县在重点村建设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七个结合,统筹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实现了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进了重点村建设。一是坚持重点村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抓扶贫开发,有好的思路、好的项目还不够,还要有好的班子。我们在推进重点村建设中,对重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配齐配强村班子,按“五个一”的要求加强了村党支部建设。同时,在乡镇党委中开展以亲民、为民、富民为主题的“三民”活动,开展以联农户、联产业、联项目、创一流业绩为主题的“三联一创”活动,在农村党支部开展农村党员“双富十带头”活动,以此进一…  相似文献   

17.
尧文金 《老区建设》2007,(10):59-60
长河村位于安远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是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几年前,说起长河村,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典型的"烂仔村".  相似文献   

18.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奋勇拼搏,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70个,  相似文献   

19.
袁建 《老区建设》2010,(21):24-26
会昌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9个乡(镇)、243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有"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1个,重点村52个,新增重点村57个,扶贫项目较多,资金管理难度大。近年来,我县通过创新项目管理责任制、项目招议标、项目资金拨付、项目做账方式,扶贫效益明显提升,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实实在在落实到了项目上,项目实实在在建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实实在在得到提高,全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罗念生 《老区建设》2007,(10):34-35
自2005年推行第一轮整村推进工作以来,保靖县115个省、州、县直单位共同参与全县57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工作。两年来,我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抽调300余名机关干部进驻扶贫村,安排项目118个,落实扶贫资金2306万元,扎实实施第一轮整村推进工作,从而使全县减少贫困人口13000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1508元增长到1868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