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并部分地改变了企业的业绩,但其行为并非显著积极。我国养老基金的入市不但可以使养老基金保值增殖,而且可以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但是由于制度供给的不足,目前还难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资本市场通过业绩影响、资金支持和竞合作用提升了共同基金的业绩和竞争力,也增加了其资金来源;而共同基金则通过资金供给、参与公司治理和稳定资本市场以及降低交易费用也起到了扩大资本市场规模、改善公司治理、稳定资本市场和提高资本市场市场效率的作用。美国资本市场与共同基金的良性互动关系对我国如何实现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基金良性互动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日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的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其动力机制是由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共同推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方式,二是股票市场的外部监督。公司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从资本市场筹措长期资本,在公司外部长期融资中约有70%来自债券,30%来自发行股票。外部监督主要来自股票市场,美国公司的主要股东是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其中养老基金在机构投资者拥有的股票中占2/3以上。由于美国法律并不鼓励股东主动参与公司治理,在公司董事会中他们实际上没有任何代表,只是被动的投资者,只关心股票红利收益而不是公司的长远发展。绩效不好的企业,股票会被抛出,股票价格的持续下跌将会导致故意接管行为,这对于公司经理人员是个很大的压力,促使他们努力工作,提高公司盈利水平,以免被接管。这种体制一方面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保证,另一方面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压力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严也舟  云雯 《当代经济》2006,(15):81-82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证券市场机构化现象就已经十分明显,机构投资者被认为可以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分裂而产生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各种退休计划的出现,促进了养老基金、退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和发展,这些机构投资者对共同基金的投资需求极大地改善了共同基金的投资者机构,促进了共同基金的绝对资产规模的扩大.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市场掀起了一场并购热潮,机构投资者开始尝试利用代理投票机制来行使股东权利,争取一定的发言权,由此开始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吕玉芹 《经济师》2008,(5):180-181
公司的职工以不同形式参与公司治理是目前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与创新的一大趋势。文章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经济民主理论等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介绍了实践中美国、德国以及法国等国家公司的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6.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政府全球养老基金的投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成立较早,其投资运作堪称业内的典范。全面地分析总结了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一政府全球养老基金的投资模式。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在建立投资管理框架,注重公司治理制度的改进,适度放松对单一公司持有的最高股权比例,构建基金基准组合,进行全球范围的资产配置,将指数化管理与积极管理相结合,由内外部经理共同管理基金,完善基金的再平衡机制,定期公布投资绩效等方面的经验,值得中国中投公司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国喜 《经济论坛》2000,(23):41-41
一、养老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 养老基金作为退休职工的“养命钱”,具有定期预缴、延期给付和长期储蓄两个基本特点,是基金管理部门对受益人的一种负债。其未来责任是按所吸纳资金要体现资金时间价值的特性设计的,承担的最终责任要比吸纳的资金数额大,这就必须使养老基金能够实现保值增值,以保障人民生活基本水平。因此,谋求保值增值是养老基金的内在要求,而保值增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合理有效地运用养老基金。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目前养老基金的运用状况都说明,参与资本市场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养老基金参与资本市…  相似文献   

8.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各国历史及现实制度环境的差异,机构投资者的范畴不尽相同,如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投资基金,以及由银行和基金会管理的基金等,而英国的机构投资者则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指数基金、信托投资公司。在20世纪后20年,很多国家的机构投资者都得到显著发展,并成为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一只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为代表的公司型开放式共同基金已成为世界基金业的发展潮流。美国的共同基金治理具有完备的独立董事制度 ,运用独立董事对投资顾问进行监督 ,注重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且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严历禁止基金的内幕或关联交易。本文结合美国基金治理的上述特点及最新发展情况 ,提出完善我国基金治理结构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将成为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所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尤为重要。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其意义在于能使社保基金等做到保值增值,对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及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刘银国  吴成凤 《经济管理》2007,29(24):15-19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比较评价了世界各国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国有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即职工持股下的员工共决制。  相似文献   

12.
刘耀淞  徐翊琬 《技术经济》2023,42(12):82-96
异地商会作为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异地商会对企业避税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参加异地商会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异地商会主要发挥服务会员和服务社会职能,通过缓解外源融资约束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两条路径削弱会员企业的避税动机,进而降低企业避税程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异地商会对于企业避税的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税收征管力度较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和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这说明在治理企业避税方面,参加异地商会与税务部门征管、机构投资者监督和分析师跟踪存在叠加效应,即异地商会能否发挥税收治理效应取决于政府和市场机制是否有效。本文从企业避税视角丰富了异地商会的治理效应研究,从社会组织视角拓展了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文献,为促进异地商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践、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公司治理时 ,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 ,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结论表明 ,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等因素的变动影响着机构投资者进行监督的临界值 ,影响着机构投资者在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之间的选择 ,并对资本市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的机会来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企业的财权不应归股东和经营者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参与到企业财务治理中。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银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不仅能激发银行的投资热情,还可以有效地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抑制内部人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债务资金的有效利用,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一个公司业已形成的公司治理原则和实践会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确定,因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确定为我们从新的角度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机会。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确定这一特殊的公司治理事件,从新的角度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现存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从而为判断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现存的公司治理机制中,控股股东之外的积极股东的存在成为目前阶段较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而发行B股或H股、债务融资对经理人挥霍自由现金流的约束以及董事会的治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由于一个公司业已形成的公司治理原则和实践会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确定,因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确定为我们从新的角度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机会。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确定这一特殊的公司治理事件,从新的角度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现存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从而为判断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现存的公司治理机制中,控股股东之外的积极股东的存在成为目前阶段较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而发行B股或H股、债务融资对经理人挥霍自由现金流的约束以及董事会的治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之争,说到底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认识论的不同必然影响到公司治理理论上的建构及方法上的选择.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反观公司治理的理论及分析方法研究本身,试图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裨益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考证了两种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效率和演变趋势,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并得出结论:现实的国情和西方公司治理的演变趋势决定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路戏只能是首先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未来应朝着以内部治理的主、外部治理为辅的博采众长的混合模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治理公司的目的在于实现治理收益的最大化。笔者结合对内、外治理机制的分析,提供一个关于公司治理收益最大化的均衡模型,并指出实现这一收益最大化的可能途径。通过对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模式及其运营效率的比较,以及对日本和德国公司治理最新动向的考察,我们认为,公司外部治理及其机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决定了审计制度,审计制度对公司治理又会起到积极作用,健全的审计制度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以监事会为中心、以董事会为中心与以独立董事为中心的三种外部审计制度模式,可以重新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框架,提高审计机制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极大关注。为了应对外部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等多重压力对农业升级与发展的影响,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本文从政府干预视角分析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两种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策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重点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以及社会审计事务机构参与公司外部治理这两者所发挥的不同监督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一致。政府补助产生替代效应,税费返还则产生互补效应。第二,持股监督(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升)能增强政府补助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能增强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第三,审计监督(社会审计事务机构的审计意见)会减弱政府补助支持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会减弱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适宜的创新支持政策,以及合理发挥持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内外部治理作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