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国外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定类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特殊事件的影响是研究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角色的视角之一。基于机构投资者类型,从反接管提案、经理人薪酬、并购与研发支出等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探究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条件,旨在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机构投资者开始逐渐放弃“用脚投票”手段,采用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公司治理。美国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动对完善公司治理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框架和培育控制权市场,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特征的研究经历了不断丰富和不断细化的阶段。研究者从单纯的财务指标研究扩展到以某一个角度为重点,同时控制重要影响变量的多角度研究;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类别划分也更为详细,开辟了分类对比研究的新方法。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治理信息的研究方面,西方的研究根据机构投资者的成熟程度不仅考察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信息的被动关注,而且将研究视角更多地放到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信息的积极影响方面。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信息的研究还不多见,而且在研究内容上还不够广泛与深入,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治理信息二者的关系上还存在梳理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翟若莼 《现代商业》2012,(20):227-228
文章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引入了公司治理这一中间变量,分别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和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钱露 《财贸研究》2010,21(4):118-123
为了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并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机构投资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受到质疑。通过研究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这样特殊的股权结构下,机构投资者具备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其参与公司治理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中国机构投资者与其委托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会影响其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虽然才短短的几年,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其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以维护自身权益和获取长期投资收益的意愿逐步显现。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前提条件,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从信息披露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持股行为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具有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在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显著高于信息披露较差的公司,随着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因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信息披露质量提高,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改善逐渐凸显出来,而在信息披露质量很差的公司其治理作用受到限制。换言之,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受制于公司信息环境的影响,改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其应有作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性决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成熟程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本文借鉴日、美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关系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构建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的决策问题,利用股数效应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于集中投资的单个公司是否应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深交所2004年至2006年都存在机构投资者的14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实际影响,以及相应的治理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能够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并提升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0.
影响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践考察及对国外经验的研究得出,影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两个因素:自身行为特征及其存在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雁 《商业研究》2004,(23):114-116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兴起 ,如何有效地参与到上市公司治理之中 ,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分析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参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及内在动因和决策支持模型 ,并对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都有不同的观点。通过选取2003-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公司绩效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绩效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有一定的正向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机构投资者在我国金融机构薪酬管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在中央直管银行显著负相关,在非中央直管银行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实际控制人性质影响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制定中的作用;投资主导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在非中央直管银行显著负相关,业务主导型机构投资者比例与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在非中央直管银行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制定中异质机构投资者会根据实际控制人的不同选择扮演“监督者”还是“合谋者”角色。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2013-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提高了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在股价信息含量越高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越显著,表明投资者实地调研通过信息反馈效应中的“挤入渠道”增强了管理层向市场的学习行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可帮助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取更多决策有用信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完善机构投资者调研制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2006-2008年之间存续的基金数据分析,发现不同投资风格类别的机构投资者所持股的上市公司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由投资风格保持不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业绩更好。与以往文献不同的是本研究不仅验证了机构投资者已经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同时还为深入理解机构投资者内部组成的差异提供了经验证据,这对理论界、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While the extant literature has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controlling and non-controlling principal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cisions of emerging market firms, heterogeneity among non-controlling principals is largely ignored. The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owners, shaped by thei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preferences for firm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draw insights from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behavioral risk perspective to examine the risk propensities and risk perceptions of various non-controlling principals, such as pressure-resistant (FIIs and mutual funds) and pressure-sensitive (banks,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lending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mpirical results from a sample of 2364 unique Indian firms during the 2005–2014 time-period show that, after controlling for firm-level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identified in prior literature, the ownership share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s associated with firm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differently. While pressure-sensitiv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uch as bank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are not supportive of foreign investments by firms, pressure-resistan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uch as FIIs and mutual funds, are supportive of this strategic decision.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mily ownership in a firm (measured in terms of family shareholding) further lowers the preference of pressure sensitiv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whereas family ownership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pressure resistant investors tow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韩金红 《商业研究》2012,(4):109-115
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个波动周期为考察期间,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的问题的基础上,采用2SLS方法实证分析了机构整体持股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整体持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因不同的市场状态而具有非对称性,并可以用市场状态假说进行解释;在对于机构分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控制内生性情况下,同一类别的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即使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需要辨证认识各类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针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特征及不同的市场状态采取不同措施以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8.
Using a unique dataset from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we study institutional trading behaviors in IPOs and post-IPO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based or speculation, we find that, (1)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flippers on the first day of IPOs, (2) trading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 activ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mutual funds or brokerage) is value-based, and (3) the net buy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an predict the long term performance of IPO-firms and shows a negative relation with a bubble in future. Since individual investors are the opponent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ur results mean that individuals are speculators in the market. Our study suggest tha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the sophisticated ones in the market and they can process information more efficiently, whose value-based trading can enhance market price discovery and is good for market stabilization.  相似文献   

19.
Inconsistent with prior literature on the US stock market, our evidence shows the negativ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who exacerbate subsequent crash risk in China. This is because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mplifies the selling pressure in response to firm’s bad news, which in turn leads to higher stock price crash risk.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crash risk is more (less) pronounced for transient (dedicate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uggesting the selling pressure of short-term investors is heavier. Additionally, competition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trengthens institutional selling pressure and hence exacerbates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on crash ri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