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与欧洲经济的困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文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的冲击与影响,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带来的衰退比美国更甚。论文从欧洲经济长期存在的矛盾在危机中集中爆发以及欧盟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缺乏远见卓识两大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论文还对欧盟经济的复苏前景及未来经济增长的出路作了分析预测,认为如果欧盟不能在创新以及以更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上作出努力和调整,欧盟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之后,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进入到影响全球实体经济的重要阶段,各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先后拿出各种各样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案。欧盟作为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大玩家,自然也拿出了自己的危机应对方案。2008年9月,欧盟开始采取行动来应对金融市场的种种问题;2008年12月,欧盟各成员围又一致同意,发起了一个所谓的“欧洲经济复苏计划”(EERP),以减轻危机对欧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2007-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国,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随后又对实体经济产生强烈冲击和一系列不利  相似文献   

4.
<正>台湾民众企盼稳定马英九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成功连任后,将面对一系列岛内经济发展难题。由于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受欧债危机,欧元区9个国家的信用等级被标准普尔调降;美国债务缠身,身陷泥沼;新兴国家通涨严重,导致全球股市全面大幅下挫;去年下半年,台湾直接出口到欧盟的金额出现负增长,重创了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5.
杨艳 《特区经济》2014,(2):164-165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强烈冲击。为应对危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将发展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美国、日本、欧盟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所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一、欧盟与中国已成为 重要的贸易伙伴 在2002年,中国成为位于美国、瑞士之后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成为位于日本、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2年欧盟-中国贸易量增加8.7%,2003年1-3季度欧盟从中国进口增加15.9%,向中国出口增加31.9%。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将会持续,并成为对外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相似文献   

7.
国际时讯     
欧佩克增产试图稳定油价;欧盟能够经受全球经济动荡;美国次贷危机扩至信用卡领域。  相似文献   

8.
外媒     
《中国西部》2014,(38):40-40
<正>欧洲危机再逼近?2014.10.13英国《经济学人》《经济学人》又对欧洲经济忧心忡忡了。该杂志最新一期封面报道称,随着德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刚在此前的欧元区解体危机中稍稍喘口气的欧盟各国可能又将面临新的麻烦。如果此言不幸应验,欧元区将陷入近6年来第三次衰退。欧洲还挺得住吗?华裔富豪医生陈颂雄的大数据梦2014.10.2美国《福布斯》陈颂雄2013年身价为80亿美元,在全球亿万富豪榜中排名第145位,是历史上最富有的医生。《福布斯》最新一期封面文章介绍了他用信息技术打造的医疗界"曼哈顿计划"愿景,但其真实性颇受质疑。  相似文献   

9.
反思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汉东 《浙江经济》2010,(13):20-2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并不及上一次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百年难遇”,欧洲债务危机不会失控,也难以阻止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那种认为欧元即将崩溃,欧盟可能解体的观点显然过于夸大  相似文献   

10.
时下,就业危机正成为继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全球新一轮危机。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到2009年年底全球可能会失去5100万个工作机会,失业率将升至为6.1%,而2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8.1‰创下25年新高,欧盟失业率正逼近10%,其中英国失业人数则12年来首次突破200万大关。在国内,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举债可能会带来风险。如果没有合适的财政规则来约束地方政府的过度支出行为,地方政府可能会因过度举债而破产。阿根廷和巴西的地方债务危机就印证了这点。因此,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种类似于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的财政制度,从制度上防止地方政府的过度支出行为。根据《马约》的规定,欧盟各成员国赤字率不超过3%,政府债务率不超过60%。不过,由于《马约》实施时期较短,目前不宜过早评价它对欧盟成员国的财政约束效果。相比而言,美国地方政府举债历史悠久,而且绝大多数州实施了平衡预算规则,下文将考察美国州政府预…  相似文献   

12.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周刊》2010,(8):24-24
世界经济面临政府危机 当经济危机开始威胁银行等金融机构时.各国政府都想法设法帮助挽救世界经济。2009年末金融机构的经济危机似乎已经有所缓和,而政府危机却日益显现。欧洲领导人正努力摆脱欧元区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灾难.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紧了希腊,它可能是第一个垮掉的欧盟成员国。  相似文献   

13.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0,(8):24-24
世界经济面临政府危机 当经济危机开始威胁银行等金融机构时.各国政府都想法设法帮助挽救世界经济。2009年末金融机构的经济危机似乎已经有所缓和,而政府危机却日益显现。欧洲领导人正努力摆脱欧元区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灾难.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紧了希腊,它可能是第一个垮掉的欧盟成员国。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14,(9):20-22
美国美国经济是以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典型。美国个人消费的平均比重和贡献率每年都在70%左右。从资本形成总额、消费支出及净出口对美国GDP增长的拉动情况来看,消费支出处于绝对的第一位,并且非常稳定;投资居第二位;净出口排第三位,且每年都是负数。换言之,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事实上,  相似文献   

15.
《西部论丛》2008,(5):32-33
近段时期来,欧盟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不利影响,又面临着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欧元升值可能会抑制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因此,在2008年欧盟春季首脑会议上,与会成员国领导人极为罕见地对欧元大幅升值表示忧虑。但从总体来看,欧元升值是欧盟履行全球经济调整责任的一部分,其对欧元区的经济影响不会太大,而且在全球经济调整的阵痛中,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在过去2年中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效应在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多层面进一步发酵,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2010年是《里斯本条约》生效的第一年,欧盟机制经历深度调整,金融危机使欧元区统一货币与主权财政的结构性矛盾空前尖锐地暴露出来。欧元区危机四伏,继希腊之后爱尔兰又爆发债务危机,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在危险边缘徘徊。可以说,经济上遭受重创的欧洲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被弱化了,并且面临着降为"二线队"的危机。为扭转局面,欧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内对外加强经济治理的举措,可集中概括为"内修金融之身"和"外拓贸易市场"。"内修金融之身"指的是主权债务危机倒逼欧盟机制不得不发生深层次变化。为此,欧盟引入了稳定机制,加强货币流动性以阻止危机蔓延;改革了现行财政金融体制,主张依据《稳定与增长公约》对违规国家严肃处理;通过财政紧缩和扩大出口来稳固实体经济。"外拓贸易市场"指的是欧盟应形势所变明确了未来5年的贸易战略。具体说,2010年11月9日,欧盟委员会出台了名为《贸易、增长和世界事务》的新贸易战略文件,勾勒出欧盟未来5年的贸易政策走向,主张要采取更加强硬的策略为欧盟企业打开外部市场,试图依靠贸易帮助欧盟经济脱困。  相似文献   

17.
欧元区SSCI     
《上海经济》2012,(12):71-71
<正>欧债危机使欧盟谈不拢预算欧盟讨论中期预算的特别峰会11月23日无果而终,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未能就2014年至2020年欧盟中期预算的方案达成一致。欧盟中期预算案消耗了欧盟及各成员国很大精力,本应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欧盟,但在预算"钱"的问题上没有谈  相似文献   

18.
张英明 《改革与战略》2012,28(9):61-64,7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波至今已近四年,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美国、英国和欧盟为防止危机对经济的进一步拖累,纷纷提出自己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以应对危机.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和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历程,然后总结了美欧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加强金融监管的启示,最后结合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并从市场化、风险控制和构建合作机制等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正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次级债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和大量贷款炒房。对于中国的炒房者来说,也要“盛市思危”,警惕房地产投机中蕴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全球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和关键的一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但比预期目标艰难,日本受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冲去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欧盟债务危机阴影不断,新兴经济体尽管保持了前进的趋势,但正饱受通胀压力。通过分析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关系,可初步得出2011年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仍是主旋律,通胀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蔓延。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