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科技投入与产出看我国科技发展的绩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我国科技投入、产出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剖析了影响我国科技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提高我国科技发展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淑娟 《当代经济》2010,(13):115-117
本文首先梳理和总结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评估体系,然后对中外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评估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改善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巍 《经济师》2006,(12):160-161
针对近年科技界的“科学不端行为”阻碍科技进步的状况,提出科技项目绩效审计,对科技项目评估评审活动的组织者、科技项目评估评审专家、科技项目申请者的行为进行绩效审计。  相似文献   

4.
科技资源配置的DE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对于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并发挥其最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考虑科技产出相对投入的滞后性,利用改进的DEA方法,对我国28个地区科技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提高我国科技投入绩效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科技投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对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意义重大.今后.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以切实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提高科技投入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地方科技政策法规绩效评估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方科技政策法规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必须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价值判断,方可尽可能避免决策失误,减少政策法规的负面影响,强化其积极作用。建立了一套基于科学性、目标成效和综合效应的地方科技政策法规绩效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苏州市近年来部分科技政策法规进行了绩效评估,显示了其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科技投入绩效水平与强度(R&D/GDP)问题已被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如何提高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绩效水平?如何确定未来科技投入强度?在对有关文献综述及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政府科技投入规模与强度进行了国际比较,构建动态模型、运用协整方法,对政府科技投入绩效与目标强度进行了检验,最后就如何提高科技投入绩效水平、实现目标强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及意义 联合国在2003年“处于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务”的报告中,直接把电子政务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浪费的电子政务,即“有投入,无产出”:第二类,无目标的电子政务,即“有产出,无效益”;第三类,有意义的电子政务,即“有产出,有效益”。其对全球电子政务的调研表明,经济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概率达60%-80%之高。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4)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从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现行的高校管理模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新需求,需要建立以投入—产出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对高校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2004—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D人员全时当量、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然而,各地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引,遵循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发展的水平结构和外部性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就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逻辑推演。结合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发展现状,对治理绩效低下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探讨,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强度结构是决定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关键,而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整体治理能力水平偏低、内部结构失衡是导致现行科技创新治理绩效低下的根源。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外溢效应在不同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加剧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失衡,阻碍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整体性提升,抑制了科技创新治理绩效有效增长。因此,应加快转变治理理念,逐步构建以“创新链”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模式;增强微观治理能力,构建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提升中观治理能力,实行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优化治理环境,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环境和科技交易市场环境营造纳入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与现代科技创新治理理念相匹配的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提出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率提升,保障国防和国家安全。基于2008—2019年我国(内地)276家上市军民融合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当期、滞后期多元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究财政政策对军民融合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补助对企业当期创新绩效以及滞后期创新科技绩效起显著促进作用,对滞后期创新经济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税收优惠对企业当期和滞后期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创新投入对当期及滞后期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滞后期的影响更加显著。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在财政补助对当期创新科技绩效和滞后期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显著,在税收优惠对当期和滞后期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显著。其中,税收优惠完全通过创新投入对当期创新科技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力资本是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本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化的动态过程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过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与技术结构升级匹配,营造和改善创新环境,并通过需求结构升级提升科技创新绩效。采用向量夹角衡量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分析其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将其与人力资本存量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提升科技创新绩效,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而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大。分区域研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于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呈抑制作用。因此,在制定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政策时应考虑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针对区域情况制定差异化人力资本政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化产业创新全过程,建立了包含条件绩效、过程绩效和产出绩效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文化产业创新综合绩效评价框架,并运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多层指标权重,分别测度比较了中国内地31个省市(港澳台除外,下同)文化产业创新的条件绩效、过程绩效、产出绩效和综合绩效。研究发现,中国内地部分省市4类绩效均较高,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一些省市虽然综合绩效表现差强人意,但过程绩效或条件绩效比较突出,已具备了较好的累积条件;有些省市则所有绩效均较低,需先行建设基础条件,加强中间产出。但无论对于哪类省市,从产业创新全过程审视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全面关注各个阶段的产出表现,对于文化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若干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政府绩效评估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绩效评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政府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导力量。现有文献普遍认为,政府补贴对创新绩效具有间接影响,但并未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从中介效应视角探讨了政府R&D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在政府R&D投入与地区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府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支持诱导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创新效益、创新对象、创新过程,以及创新网络等视角来展开;而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5类,即综合加权评价方法、前沿分析法、统计与数学方法、新型评价方法和组合法。通过梳理这些文献,对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投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绩效呈显著U型关系,企业信息技术投入需要经历组织变革转型期,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投入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呈显著倒U型关系,信息技术投入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提升,但考虑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存在最佳平衡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非线性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技术创新阶段细分为研究基点,利用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检验技术研发阶段和创新市场化阶段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创新产出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在创新增量方面,银行体系发展对创新产出的正向激励效应显著优于股票市场发展,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对创新产出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在创新增效方面,股票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激励效应尤为显著,银行体系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抑制效应,造成较大程度的技术效率损失。结果表明,技术创新量高多产、提质增效依赖于金融结构持续优化和金融发展模式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