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展开分析,引入跨组织知识管理,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跨组织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我国企业网络能力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能力的结构对跨组织知识管理有积极影响,跨组织知识管理的结构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对于处于社会网络之中的企业而言,通过提升自身的网络能力,建立和优化内外网络关系,加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实现跨组织知识管理不失为一条新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研究中,组织记忆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首先,梳理了组织记忆与组织创新关系的研究进展;其次,分析了组织记忆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分类;再次,构建了组织记忆与知识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剖析了组织风险在二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组织风险低时组织记忆(行为类组织记忆、文化类组织记忆、规则类组织记忆、系统类组织记忆)正向作用于知识创新能力;组织风险较高时,组织记忆对知识创新能力的正向作用发生改变(增强或减弱)。  相似文献   

3.
动态能力、协同知识创新和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和协同商务环境下,动态能力、协同知识创新和企业持续竞争力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关联作用。通过对动态能力、协同知识创新和企业持续竞争力概念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机理框架模型。该模型以环境动荡性为输入变量,将动态能力和协同知识创新这两个富有动态性的概念融合起来,揭示了它们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企业应力求使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促进,并通过开展协同知识创新活动来提高其动态能力,以有效增强和发展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战略、企业核心能力与组织绩效的互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三角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知识管理战略、企业核心能力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化知识管理战略对核心能力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个人化知识管理战略对企业核心能力中的资源控制和组织绩效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核心能力在知识管理战略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国华南地区126家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持续竞争优势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通过有效管理组织记忆以提升组织适应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回顾了组织记忆、组织适应力的概念以及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以组织记忆的管理流程为切入点,建立了组织记忆的流程模型,对如何改善组织记忆管理,以提升组织适应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的背景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无论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对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组织柔性、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为中介的组织柔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模型。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结合开发的组织柔性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测量量表,对318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组织柔性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组织的结构柔性和文化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都具有显著影响,但技术柔性仅对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有显著影响;在组织柔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从组织结构柔性、文化柔性和技术柔性方面强化企业组织柔性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大量实践表明,在位企业会出现破坏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共存的现象。以“突触”为原型建立了在位企业的破坏性创新双通道突触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在位企业两种创新之间的竞争机制。以双通道突触模型为基础,分析了组织长时记忆和组织交互记忆的运行过程,构建了在位企业的组织记忆模型,并指出组织记忆对在位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位企业克服组织记忆的措施,以增加破坏性创新的成功几率。  相似文献   

9.
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概述了心理契约违背、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内涵后,通过对249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了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如何对心理契约进行动态管理和有效引导组织公民行为,最终促进工作绩效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知识共享、组织学习与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引入情境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探讨在情境因素的作用下,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和研发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和研发合作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完整理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组织结构、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信任均对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和研发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可以指导企业通过有效的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提升企业研发合作绩效,保证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企业对外部关系网络的结构性嵌入,有利于其获取更多异质性资源,这为组织绩效提升奠定了基础。在构建结构嵌入、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混合模型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结构嵌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嵌入与组织绩效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结构嵌入具有“拐点”效应,过高水平的结构嵌入不利于组织绩效提升;环境动态性在结构嵌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中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结构嵌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中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网络和组织行为理论,以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为调查对象,实证分析了企业网络能力与前摄式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以及主动组织遗忘的中介作用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网络关系管理能力和网络配置能力都对前摄式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②主动组织遗忘在网络关系管理能力与前摄式商业模式创新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而在网络配置能力与前摄式商业模式创新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③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网络关系管理能力与前摄式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而在网络配置能力与前摄式商业模式创新间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创新成为保证企业发展活力的第一动力。以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制度基础理论,探究组织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惯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组织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作用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动态能力实现,当组织惯性程度高、动态能力强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也会相应增加;制度环境在组织惯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向关系中起强化作用,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越好,组织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组织资源基础理论,探索性提出以组织整合为中介,以创业导向和组织情景为阶段性调节变量的间断平衡向情景双元平衡收敛的动态过程模型。通过对高科技企业210名员工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发现:①组织间断平衡正向影响情景双元;②组织整合在间断平衡对情景双元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③创业导向在中介的前后两个阶段均起调节作用;④组织情景仅在中介的后一阶段起调节作用。该研究从静态平衡拓展到情景双元平衡形成的动态收敛过程,揭示了情景双元形成的内在作用机理,对企业有效实现双元平衡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据构型理论方法,并结合战略管理领域的动态能力理论与组织管理领域的变革理论,探讨了组织变革规模、变革过程及变革战略3个重要议题。研究发现:变革规模(一级变革、二级变革)的不同,其所运用动态能力(要素能力与建构能力)也有所不同;变革过程(解冻、推动与再冻结)的不同,其所运用动态能力(组织流程、资源位置与发展途径等能力)也有所不同;变革战略(组织重组、重新定位与改造重生)的不同,其所运用动态能力(能力取得、能力配置与能力更新)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组织惯例更新是企业进行组织优化和迭代以适应外部动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先动型市场导向—组织学习—组织惯例更新—动态能力—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框架,探讨组织惯例更新触发因素与影响效应。通过对191家科技型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发现:①先动型市场导向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组织学习在先动型市场导向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②组织惯例更新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在组织惯例更新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组织惯例更新触发因素、丰富组织惯例更新结果研究,并对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服务成为价值交换的核心要素,企业研发工作的重心从产品创新延伸到服务创新。在服务创新背景下,市场需求、关键资源和创新模式的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以应对挑战。然而,目前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尚不充分。分析并验证了制造企业组织柔性对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支撑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组织文化柔性、组织结构柔性和人力资源柔性,分析了组织柔性通过增强企业动态服务创新能力(服务需求感知能力、服务方案开发能力和服务系统重构能力)提升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反映上述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组织市场(B2B)作为研究背景,面向制造企业管理者收集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柔性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市场动态性分别在二者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最后,就企业如何提高组织柔性,增强动态服务创新能力,进而改善服务创新绩效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在此背景下,平台生态圈成为一种重要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其功能可概括为不同用户群体创造和交换价值的界面。为了进一步揭示平台生态圈构建机制和行为过程,厘清其与企业组织变革的关系,从生态学视角,采用理论推演与案例分析方法,对平台企业界定、平台生态圈构建机制以及如何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平台生态系统等问题展开研究,最后以海尔集团平台生态圈的构建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生态圈构建必须经历双边市场定位、网络效应激发、盈利模式选择、平台生态规则制定等关键环节,在该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平台生态圈规则,从认知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3个方面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该新型商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卫武  何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9):139-146
组织知识必须依附于一定主体才能实现转化,环境一旦成熟,知识和资本就可以进行良好的结合,个人、团队和组织知识则分别转化为人力、团队和组织资本,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基于相关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选取武汉各高校 MBA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基于高新技术、传统制造和服务业相关数据,对各主体层次知识转化、知识资本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结构方程求解和验证。结果显示,各主体层次知识资本对相应层次知识转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服务产业人力、团队和组织资本对各主体层次知识转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也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高新技术和传统制造产业则无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