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研究联合体的合作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感受到资源需求压力,意识到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密切关注竞争环境性质的变化;越来越感受到利用稀缺资源缩短研发时间,加快市场进入,获取竞争优势的迫切性。研究联合体(RJV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中小企业RJVs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影响合作伙伴选择,一方面需要一套合适的程序去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需要收集待选伙伴在核心能力、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具体信息;同时,伙伴奉献精神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供应链合作,建立同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成为其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发展策略。信任是合作关系的基础,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培养企业间的信用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所以中小企业供应链要想长足的发展,应该从建立信任机制着手,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合作关系。本文在分析信任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信任在供应链合作关系中的作用,提出了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联合体(RJVs)视角,研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对增强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对赛特斯集团、宏微科技公司和迅雷公司进行理论假设和译码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机制、外部机制和协调机制是提升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3个主要机制。基于此,构建了中小企业RJVs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模型,明确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拟对企业集群的信任机制进行共生理论、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角度的分析,揭示信任机制对企业集群发展中的功能,并提出完善企业集群信任机制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是世界范围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近些年,中小企业集群在我国取得了很快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由于其根植性和产业专业化等特征,与单个游离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银行融资方面具有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银行信贷风险等优势。本文通过借鉴博弈模型,从信任机制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的融资优势。  相似文献   

6.
信任是影响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的重要因素,我们着重论述电子商务中的信任机制,从第三方信任、信任图章、安全认证、公证服务/交易履约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中的信任机制及应用研究进行了梳理,进而为信任机制在电子商务中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虚拟企业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炜 《技术经济》2006,25(6):105-107,99
信任机制是虚拟企业运作的重要基础。它可以有效减少虚拟企业运作的交易成本、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虚拟企业的反应能力与运作效率。从虚拟企业内部及其外部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通过建立虚拟企业成员共同愿景、建立合作信任文化、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机会主义防范机制以及建立社会信任机制、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培育良好的社会信任文化等手段构建虚拟企业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8.
冯德连 《生产力研究》2006,51(1):214-216
信任是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之间联系的隐性媒介,是中小企业集群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信任来源主要有连续性多次交易、理性计算、信誉、制度、关系和文化。  相似文献   

9.
赵延东  杨俊 《经济管理》2007,(21):83-86
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信任结构极大地影响着研究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方式和效率。本文认为.信任机制是决定研究机构与中小企业合作是否成功的基础,并从理论上剖析了转型期信任机制的转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信任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减少企业间合作的交易成本.又可以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本文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内涵和作用.并基于信任机制的信任源原理,探讨了构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机制的二层模式.即个体层面的信任构建和组织层面的信任构建.这两个层面能相互促进,推动供应链中信任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评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政府、金融机构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率的特点,从企业现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潜力两个方面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联合体(RJVs)作为一种有效的合作创新模式,已引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然而,其概念如何界定、与其它合作创新模式相比的区别与特征优势等问题尚无定论。在广泛研究国内外RJVs分析文献与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对其概念从合作主体、面向客体以及特有性质三方面进行了科学界定,并讨论了其性质和类型划分;同时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了RJVs较COD以及CLA等其它合作创新模式的特征优势,从而为将RJVs在我国由理论层次带入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众创团队簇多阶段信任关联中存在的主体地位差异性、信任情景不确定等问题,以网络信任惯例为切入点,系统提出了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分析框架。以网络信任惯例研究的复杂节点信任行为、循环交互信任模式和拓展演化信任路径为分析维度,从多团队协作互信存在的多主体、多阶段、动态性信任情景出发,总结了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概念,并梳理出机制研究关注的多元信任对象、动态信任基础以及信任机制的长效稳定性导向。借助和谐主题辨析的EOL模型,归纳出多团队协作创新在初创期、发展期和转型期面临的知识位势、角色互惠以及能力跃迁要求下的协作能力互信主题,构建了包括面向初创期认知信任、发展期结构信任以及转型期情感信任在内的互信机制,拓展了网络惯例内涵的应用范围,解构了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的概念特征和问题导向,基于和谐主题辨析方法,丰富了协作信任效应的研究思路,对建立完善复杂动态竞争环境中的多团队间创新信任协作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信任、专业化分工与家族企业治理机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和专业化分工是影响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机制选择的主要变量.本文通过动态地阐释我国家族企业的信任结构、家族主义信任的拓展及信任、专业化分工程度对家族企业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基于信任与专业化分工双维度的家族企业治理机制选择的综合性描述框架,即家族企业主在权衡受信任程度影响的交易成本和受专业化分工程度影响的企业效率的基础上,相机地选择古典式治理、泛家族式治理、网络式治理和现代式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优化人才与技术的组合,将经济资产与科技资产结合,重组,在保证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长期维持真正意义的科技企业地位。并就创业板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了讨论,探讨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动因及方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一方面从竞争优势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获取集群竞争优势是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集群竞争优势由交易成本优势、外部经济优势、创新优势、整体品牌优势和金融贷款优势所组成。另一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的主要形成方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联合体作为企业合作研发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创新通过全球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流动,可放大创新资源的价值,实现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因此,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联合体合作研发的必然选择。然而,研究联合体的成功率并不高,运行机制的低效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构建了开放式创新下的研究联合体运行机制框架,并对运行机制包含的8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只有各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研究联合体运行机制的稳定,并发挥研究联合体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广东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它包括外向型国际化和内向型国际化两个方面,对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针对广东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特点,提出了用生产依存度、贸易依存度等7个指标的加权指数测量中小企业内向型国际化程度,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广东中小企业内向型国际化程度已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与广东经济开放水平密切相关,外向型国际化已有了初步发展,但有待进一步深化,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有利于对国际化程度的深入了解,为制定有关发展策略和扶持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Supporting and accelerating the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amongst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SMEs) is a major challenge to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er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whilst SMEs possess high flexibility, their innovative capacity may be limited to incremental changes within their existing technology system and network. Twenty case studies examining the innovation adoption process in SMEs in four sectors and in five countries within the ENVIS project (commissioned by the EU) revealed great variety in factors driving this proces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is varia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haracter of the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the specific business opportunity, the regulatory setting and pressure experienced by the sector.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suggested, whereby the environmental innovative capability of SMEs is conceived as the result of an interplay between the competencies, the network relations and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the company (the 'dynamic triangle'). This indicates that policy to support SME's adoption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has to take an integrated form, i.e. addressing and developing competence, networks and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SMEs simultaneously whilst remaining systemic and context sensi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