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区域内科技型人才聚集、智力资本积累以及技术创新为主体,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2006-2012年中国内地30个省级区域(由于数据缺失,西藏除外)的相关数据,对所提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①区域内科技型人才聚集对于区域智力资本积累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于区域关系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最明显;②区域内智力资本积累对于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于工业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作用更显著。上述结论阐明了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两个关键要素,可为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发展提供路径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业聚集和人才聚集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产业聚集是人才聚集形成的基础,人才聚集是产业聚集的基本条件。本文选取了2007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并进行了简单的整理,构建产业聚集与人才聚集相互关系模型,运用模型分析二者的关系。最后结合模型计算结果对二者相互作用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方式着手 ,探讨了微观(企业)层面和宏观(政府)层面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济增长来源于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学技术以及社会资本的综合作用 ,但是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独立进行的 ,而是密切结合的。而这种结合的力量是什么呢 ,产业聚集就是将这些生产要素结合到一起的一种重要力量 ,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学界对产业聚集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就产业聚集的基本内涵、形成机制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化冲突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具有重要影响。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与文化冲突的内涵,从人才个体文化、组织文化和地域文化3个视角分析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文化冲突的动因及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可拓工程学方法构建了文化冲突模型,应用可拓变换方法生成了文化冲突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科技型人才聚集视角下的知识转移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型人才是特定的优秀群体,也是拥有知识量较多的群体。科技型人才在流动、聚集到聚集效应产生的过程中,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对知识进行选择性转移,使得其知识的转移呈现出一定的偏好。从地理、区域文化、制度、学科、认知、风险方面研究科技型人才聚集视角下的知识转移偏好,旨在有效地聚集科技型人才,提高科技型人才使用效率,提升知识转移的成效,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推动区域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政府在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要素和相关活动在空间分布上总是呈现局部集中特征,科技型人才作为人力资本中最优秀的群体之一,在流动过程中亦会形成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其结果可能出现经济性效应或者不经济性效应.政府在保障和促进科技型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聚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作用的内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政府在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作用,认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调控科技型人才的流向、流速;加强制度供给,完善人才资源配置的法律框架与人才聚集的制度环境;提供良好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聚集地人才吸引力并保证科技型人才的供给基础;通过对人才聚集过程中的适度干预,解决市场失灵,提高科技型人才市场化配置效率,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8.
徐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8):101-103
首先对Ellision和Glaeser所建立的产业区域聚集程度系数进行了调整,然后利用调整后的产业区域聚集度EG系数,对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1988-2006年的区域聚集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考察了行业聚集地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聚集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便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从其变动趋势上来看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从行业聚集地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和上海3省市,中西部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并呈强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科技型人才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研究关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方面的文献发现,目前学者们对拥有高新知识、掌握先进技能的科技型人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缺乏系统的分析。本文在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分析和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科技型人才概念和科技型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样本数据分析了1978~2006年科技型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得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型人才聚集既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关键性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相关研究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在对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科技型人才聚集为视角,提出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复杂系统。通过分析协同创新环境与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系统的作用过程,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相应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并利用拟合优度方法验证系统有效性。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得到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管理启示如下:制定以科技型人才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战略,强化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制度支撑,完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产业集群在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基础的同时 ,对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 ,两者之间有着强烈的互动效果。发展产业集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战略要求以产业集体群为基础 ,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 ,通过对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的大力支持 ,提高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 ,进而形成强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2.
技术预见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科学技术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我国开展技术预见活动就是从未来10年~20年发展需要和具体国情出发,选择那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重大技术予以优先发展、推广和应用,使技术预见成为我国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战略的有效工具,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收集2000—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专利申请及相关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利用QAP 方法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的重要特征是区域非均衡性,马太效应显著; ②强强型关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部分中部地区,弱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与西南地区,弱强、强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少部分北部、中部与南部地区;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及关联影响因素中,投入变量的R&D经费为显著正相关,R&D人员为显著负相关。溢出变量的产学研合作为不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地理距离为显著正相关,FDI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合作既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政策手段。基于此,以27个省(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为支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即科技人才政策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2)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产学研合作的门槛效应,即在产学研耦合度大于0.524时,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加明显;(3)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中东部地区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协同政策组合效应优于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我国各省科技人才政策的精准有效设计、优化产学研协同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05-2013年中国内地30个地区(除西藏外)27个工业行业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不同地区规模下,区域内多样化集聚(Jacobs外部性)、专业化集聚(MAR外部性)和企业竞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地区规模较小时,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与企业竞争都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随着地区规模的日益增大,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小;专业化集聚、企业竞争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创新网络和人才集聚效应是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已有文献很少对协同创新网络、人才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进行研究。基于太原市168家科技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协同创新网络、人才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对人才集聚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才集聚效应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才集聚效应在协同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协同与熵理论,分析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技术创新复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及协同机理。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人才聚集效应与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和有序度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高技术产业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技术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总体上不断提升,协同等级从不协同逐渐转变为优质协同。同时,从熵理论分析视角,解释了复合系统熵增空间的变化过程。最后,提出了促进人才聚集效应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发展关系,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0-2012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各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协同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了测量,并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存在因果关系,各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协同度对复合系统协同度会产生冲击效应,但由于制度创新尚未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求,高技术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提升相对缓慢,需要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的角度提出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与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因子。本文利用1999—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与城市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非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回归结果还表明:人力资本、研发存量与FDI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0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关系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发现,区域内部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效率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门槛效应显著,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支持作用存在阶段性差异;通过测定Moran's I指数值发现,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效率在空间上具有协同变动趋势;政府科技支持、人力资本储备和对外开放度均可推动科技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