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在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和管控由网络动态级联效应产生的网络风险,实现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稳固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首先,从相继故障理论视角构建协同创新网络风险评价体系,然后,基于粗糙集理论确定属性权重方法,构建了集群协同创新网络风险评价模型,并通过大连高新技术园区软件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案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相似文献   

2.
从软件产业知识型特征出发,提出软件产业园区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创新系统,产业集群、空间和创新网络构成了软件产业园区知识创新系统的3维特征,嵌入在区域和全球知识创新系统下的3个特征的演化,构成了整个园区演化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主导其最终向知识创新区域演化和发展的路径。进而,从软件产业知识系统的非均质出发,分析了软件产业园区进入集群阶段后的群落化和虚拟化的高阶演化形态,并提出了发展软件产业园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专业技术孵化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作用模式,研究了专业技术孵化器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具体作用模式,即核心载体模式、技术支撑模式和规范提升模式,并以大连软件园与软件产业集群、大连理想光电创业孵化中心与光电子产业集群、大连轴承孵化器与轴承产业集群为例,对各种作用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连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软件产业对于高技能型软件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采用曲线拟合度分析方法对大连经济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大连软件产业发展预测模型和软件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科学地预测了未来大连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并提出了适应大连软件产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连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大连市实现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优势,从三个方面即:官助民办、坚持国际化和人才第一战略等特色发展大连软件产业,并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四大瓶颈,进而提出实现大连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中小软件企业规模小、技术弱,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现状,提出大力发展软件产业集群是提高我国中小软件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后,给出了软件产业集群定义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介绍了软件产业集群现状,总结了软件产业集群的特点;最后提出发展软件产业集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探讨出发,应用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成长机制理论,说明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客体机制的构建,要从企业集群创新的投入产出来认识,以实现企业、政府与环境战略目标的基本一致,最后用案例阐明云南科技园区软件产业集群创新是当地政府顺应时代发展,形成了核心企业群,转化了产业组织关系,加强地方行业协会的服务,弘扬企业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产业集群理论的观点认为,软件产业由于资源依赖程度低,对区位指向因素的依赖性不显著,因此这种软件产业集群易于复制,即复制硅谷是可能的。而在实践中发现复制硅谷模式远比复制其他产业集群模式要困难的多,培养和扶持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难度超出了人们的理论预期,软件企业的地理集中,不能自动产生一个创新中心。这说明软件产业集群与传统的产业集群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软件产业集拜机理的认识还不深刻,对软件产业集聚经济实践存在的困惑亟待理论研究给出合理解释。本文将从供应链的角度对软件产业集聚的本质进行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产业比较得出形成原因,并对软件产业集聚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尝试对实践存在的困惑进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由创新网络和企业衍生概念入手,将衍生效应分解为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竞争关系3个维度,将集群创新网络分解为"质"、"量"两个维度,以北京、大连、济南、天津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衍生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的"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适度竞争关系与创新网络的"量"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由创新网络和企业衍生概念入手,将衍生效应分解为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竞争关系3个维度,将集群创新网络分解为 “质”、“量”两个维度,以北京、大连、济南、天津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衍生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的“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适度竞争关系与创新网络的“量”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与一般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有其特殊之处,且创新环境在不同创新阶段影响不同,然而既有文献对此关注较少。将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研发和市场转化两个阶段,运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2011—2016年中国各省份及经济区域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两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且都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技术研发阶段效率逐年递减,市场转化阶段效率逐年递增;区域产业规模对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非常显著,呈倒U型关系;区域研发资源和区域研发环境正向影响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区域经济资源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市场环境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大部分经济区域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但没有促进东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创新效率;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中国各经济区域的市场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0—2019年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中介效应与门槛模型考察科技推广服务业对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呈逐年提升态势,且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效率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推广服务业不仅有助于直接提升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还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驱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科技推广服务业对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科技推广服务业对拥有不同创新能力或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具有异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及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均对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有显著积极作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通过提升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政府创新偏好在创新资本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以及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两类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结论对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主导路径,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采用2008—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嵌入式服务化数据与专利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对企业创新数量、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现代服务嵌入对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具有提升效应,传统服务嵌入仅对创新数量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创新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特征,传统制造业和成长期企业能够从服务化转型中获益更多。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主要通过调整企业要素结构和优化企业创新行为影响企业创新表现。其中,创新要素投入和探索性创新是主要作用渠道。  相似文献   

15.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6.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技术创新离不开合理的技术来源选择,而选择技术来源必须考虑行业实际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技术创新。鉴于此,采用2003—2019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按照技术水平进行分组回归,实证检验不同技术来源对不同技术水平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对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且在高技术行业中的作用更突出;对于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实质性创新,自主研发仅在非高技术产业样本中存在创新激励作用,在高技术产业样本中,技术引进则发挥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的影响发现,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会抑制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增长,而技术改造和自主研发会促进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增长,且其作用效果在低技术行业中更为显著。结论可为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针对性选择技术来源、优化技术创新策略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以及消费升级和研发投入强度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升级、研发投入强度分别在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中表现出单一门槛效应和双重门槛效应。进一步的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仅对中西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起到提升作用,消费升级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别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与单一门槛效应,研发投入强度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均表现出单一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数字普惠金融应用于高技术制造业相关研究,为高技术制造业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创新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竞争的加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区域产业集群及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丹阳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实证研究,提出了涵盖产学研合作、R&D投入、专利质量、知识溢出、军民融合产业效率、创新环境6个方面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建立了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各主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评,针对各集群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制度理论,利用2000-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数据,遵循“制度—资源—绩效”思路,将市场化水平、网络嵌入和双元创新纳入同一框架,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了多重网络嵌入和双元创新的关系,并检验了市场化水平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组织的创新网络嵌入对探索式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而对利用式创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②知识网络嵌入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倒U型影响;③市场化水平能够促进网络嵌入对创新的倒U型关系,降低网络嵌入对创新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