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管人”,企业各种资源能否有效使用都有赖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和主动性的发挥,企业管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立企业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与民主决策机制,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的防止员工“精神危机”的发生,并能形成企业对员工的强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杨娟 《企业文化》2008,(10):53-54
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全面提升企业整体凝聚力和向心人,公司组织了福建航天信息员工户外拓展活动。本次活动紧紧围绕航天信息“以人为本,协同创新”的企业理念,以“团结、和谐、协同、进取”为活动主题,旨在通过员工的亲身参与,体验其中的人际关系、信任、配合等团队形成中不可缺少的各种技巧。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企”字是“人”字为头的,企业要想成功,要想兴旺发达,就不能不重视人和人际关系。而这种重视,则是以是否存在感情投资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4.
杨国君 《活力》2008,(5):37-37
黑龙江鹤岗矿业集团在当前工作中把“围绕一个主题”列为工作重点,“围绕一个主题”的中心内容是构建和谐企业,建设政治生态和谐、企业环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总体发展和谐的企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构建和谐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叶紫 《企业文化》2004,(8):39-40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从业者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让广大职场人士和企业经理人“饱受折磨”。不管是分工合作,还是职位升迁,抑或利益分配,无论其出发点是何其纯洁,公正,都会因为某些人的“主观因素”而变得扑朔迷离,纠缠不清。  相似文献   

6.
公益,就是公共利益,公益营销是企业结合公共利益而开展的营销,狭义的理解是将公益营销看作一种活动营销,是通过公益活动和公益事件形成新闻爆发点,然后将其进行放大,其实,公益营销的本质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当“公益”遭遇“营销”,有的做了“有名的烈士”,有的成了“无名的英雄”,在公益营销过程中,不是“为了脸面好看而做好事”,而是自觉地“既要做得好,又要做好事”“尽全力去做更多的好事,而不仅仅是做些好事”。当公益遭遇营销,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那么。企业该如何开展公益营销呢?  相似文献   

7.
漫说关系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组织制度在变,组织结构形式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企业里。员工的人际关系的类型在拓展、在延伸,从根本上讲是员工的人际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儒家强调“和为贵”、“知和而和”,道家倡导“知足”和“不争之德”。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和谐”的价值理念,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注重建立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思想道德体系.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理想杜会。  相似文献   

9.
名牌,是一个企业在产品、包装、经营信誉和文化特征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其最基本的外在表现便是产品字号和商标。日本一著名策划大师说过:商标、字号是企业的脸面。“脸面”当然得竭力呵护。然而时下,名牌却颇有“名不聊生”之尴尬。一是恶性抢注。前些年看重抢注知名商标,而今已开始发展到恶意抢注知名企业的名称字号上来。  相似文献   

10.
品牌企业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个“有”、“无”循环的过程,以实带名,以名促实。中国企业只要深刻领会老子的“有无”观,就能很好地推进品牌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07,(6):12-20
大浪淘沙,唯有文化生生不息。《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为人格化的企业,企业文化也应“观乎人文”。以文化来行销品牌,借品牌来提升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从税法的角度看,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性质,有“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周宏高 《审计月刊》2005,(12):22-23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企业审计实践发观,一些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沿着企业内控制度、财经法纪的边缘走,不按事实列报成本费用,不断翻新手法、虚开发票,让部分违规经济活动朝着“合法、合规、合理”方向发展,这些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擦边球”问题危害性较大,是企业滋生腐败的又一“黑洞”。审计发现,企业经济活动中“擦边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相似文献   

14.
会计委派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洪涛 《广西会计》2003,(10):36-37
概括中外有关企业会计人员的委托权界定的理论主要有受托人权益观、委托人权益观、国家权益观、双重主体权益观 (委托人和受托人联合委托 )、三重主体权益观 (委托人、受托人和国家联合委托 )、会计独立观等六种观点。现行会计人员的委托权在于企业最高管理当局 (即受托权益观 ) ,这种方式的缺点日益凸现 ,美国的“安然事件”和中国的“银广夏事件”正是这种体制弊端的反映。我国试行企业会计委派制度方式 ,加快了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但这种体制既表现了它的优点也表现出了其致命的缺点。一、企业会计委派制度的机理我国国家在国…  相似文献   

15.
董清清 《经营者》2004,(9):124-125
高技术企业竞争激烈,风险大,更需要这种“高感情”管理。它是医治企业官僚主义顽症的“良药”,也是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16.
“财力”,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实力的财务表现,即从价值形态上表现的企业实力。它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在本时期可以动用的现实资源,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企业继续获得这种现实资源的能力。笔者把它们分别定义为企业的“现实财务”和“潜在财力。”  相似文献   

17.
薄熙来 设法降低企业人际关系成本,任正非 冬天又要来了!李如成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18.
营造“人人成为超越者”团队文化.是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倡导“超越观”,将文化力与竞争力相结合,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团队文化作为企业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同样对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和员工素质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李煜 《企业研究》2007,(9):17-18
在我国,研究企业人际关系相关的文章还不多,研究主要涉及:协调企业人际关系的意义、企业人际关系的模式、和谐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影响企业人际关系的因素、企业人际关系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等等。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企业结构进行宏观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管理者与员工人际关系的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复合型内耗。工作缺乏总体规划,操作不求实际效果,诸如伴随地方和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出现的那些名为改革,实为形式应付、欺上瞒下,以“旧酒换新瓶”的“翻牌公司”;既无资产,又无场地和机构的“三无企业”、“拉郎配企业集团”;为标新立异、徒俱虚名,超越自身承受能力而对比开发、建厂设店,搞一个“饭碗”你争我夺的蚀本经营等。当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各种三产与经济实体间的项目开发和盲目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