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我壮着胆子,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我说,想同经理谈生意。经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告诉我,我是她遇见的第一个找上门谈生意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小婷 《大众商务》2006,(9):40-41
女留学生走进了“美手”培训班 我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留学近三年了。2002年5月的一个星期日,我在给一群前来旅游的日本人做兼职导游时,一位日本女士对我说“导游小姐,你的手长得真标致,很符合做手模特的标准。”原来这位日本女士是从事专业手模特培训的,怪不得她用一种职业的眼光盯着我的手。接着,她建议我说:“我在墨尔本有一个同行,她也是日本人,来这儿开了一家专门培训手模特的公司,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先到她那儿去训练一下,然后再找机会拍广告。”说着,她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你直接找她联系,就说是我介绍来的。”  相似文献   

3.
简君 《新智慧》2009,(1):I0025
认识她时,我太太因病去世已两年多了。人说男人四十一枝花,我的内心还是想找个花骨朵,不是老牛吃嫩草,只是想从对方那里找到久违的青春激情和活力。所以朋友给我介绍她的时候,我很不以为然,毕竟她已经三十七八岁了。  相似文献   

4.
谢海云  林慧 《大众商务》2005,(9S):18-19
2001年中专毕业后,我进入青岛一家韩国人创办的珠宝饰品公司打工。2003年6月的一个周末,我约朋友出去玩,她却说,奔忙了一周不想出去,就想在家里放松放松,一个人对着电视练练拳击,打打乒乓球……我满腹疑惑:一个人在家练拳击?还打乒乓球?没毛病吧你?她却神秘兮兮地说:“过来瞧瞧啊!”  相似文献   

5.
姜志  可可 《新智慧》2007,(8):6-6
看重等级 初到奥地利,印象最深的是奥地利人的等级观念。很多人对他人讲话的语气、方式,都有意表明自己和对方的身份距离,而这往往并非出自内心对对方的喜恶。我工作过的医院里有个清洁女工,不光实验室的清洁做得出色,还帮助大家做很多分外工作。后来她被提拔到检查部门工作,离开时,大家为她开欢送会,我注意到,没有一个人像对其他离开的人那样和她吻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百合 《新智慧》2008,(11):I0003
深夜,女友来电,她带着压抑不住的哭音说:“我不想跟他过下去了,他今晚居然把我丢在路边就跑去打麻将了。” “不想过了?”我反问她,“你前几天不是还在说,这辈子嫁对人了!”女友的母亲上个月生重病急用钱,她的老公三话不说就将手里一只前景很看好的股票套现出来救急。那只股票,她的老公放了三年了,本想卖掉买车的。“这样的好人,你不要的话,趁早打个招呼,我身边有大把剩女呢。”我开玩笑地说。  相似文献   

7.
蜷缩在这个不足10平米的小屋里.听着隔壁房间三十多人“我要成功,我要发财”的口号,两行冰冷的泪水悄然滑落在蔡叶青憔悴多于清秀的脸庞上。误入传销陷阱的蔡叶青在这小屋里病倒了,她好想回家,悔恨与内疚的泪水又一次在她的脸上,也在她的心里翻腾起来。  相似文献   

8.
金国瑞  阿六 《新智慧》2006,(4):28-28
女朋友收拾好她的东西从我们的出租房里搬走了,我没有吃早餐,因为吃不下,我默默打了一辆车向上班的那座大楼驶去。 我的女朋友对我说了上百回,情人节,因为我加班,没能给她送花,关键是没能让她的同事看见我给她送花。转眼她的生日到了,我又得加班,那天不能接她、陪她,恰恰有那么一个混账小子,取代了我。  相似文献   

9.
金钱的灵性     
刘燕敏  李岚 《新智慧》2007,(5):73-73
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说:“我患了心理疾病,并且非常严重。”接着他讲了自己的症状:“女儿出门上学,如果没能按时回家,我就非常担心,猜测她是不是被人绑架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优雅到老     
安宁  小晖 《新智慧》2006,(8):62-62
最喜欢和母亲去逛街,她对衣服独特的眼光,简直可以与服装设计师相媲美。这让我这个生活在繁华上海的女儿,常常会觉得惭愧。我似乎是个永远落在时尚后面的人,不论怎么努力,都会被别人拿来做反面的例子。只这一点,我就佩服母亲,她不像我,最美丽的时候可以用大把的钱尽情地打扮自己。她50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父亲的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她自己的一份工作,也只够养家,照理说没有更多的闲情逸致来装扮清贫的生活。但是母亲。却偏偏让自己,还有我和父亲,有了一份凡俗生活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优雅和情趣。  相似文献   

11.
实践出真知     
每个人都有一个思维定势,以为自己懂的人人都懂,自己会的人人都会。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旁边有位女士打开笔记本电脑,她用的是360安全桌面。我看她用的是360的产品,就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忙?她回答说桌面上文件太多,找起来麻烦。我说,360安全桌面就有“桌面整理”功能啊,并在她电脑上一点.文件即井井有条。她很惊讶。我问她:你从来没点击过这个?她说,因为不熟悉,所以从来不点击。  相似文献   

12.
感受国外     
我的美国室友 刚来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在系里听到风言风语,说是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有一次有个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语怎么提高?怎么能了解美国文化?为了不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我就铁心找了个美国室友。第一个美国室友也是个在读博士。不过她搬家的第一天,就和我遭遇文化碰撞。看着她搬家进来,  相似文献   

13.
胡旭  多多 《新智慧》2006,(4):32-33
“厨房里的油瓶倒了,我肯定不会去扶的。我会把保姆找来。让她自己总结油瓶被碰倒的原因,下次她就会把油瓶放到一个更合适的位置。管理就是管人!我是只管人不管事的。”在安徽省举行的一次企业家论坛上,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这样比喻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14.
变化中的关系,成长中的人脉王丽,药业集团售后服务部经理我和燕子是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她是我的顶头上司也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女强人。同事私下告诉我,燕子的学历低,所以对学历高的女同事有些敌视,让我小心。一次,燕子在应酬中喝多了,我送她回家,一路上听她讲了不少事。她把我当朋友看,我很惊讶也有些高兴。虽然知道了她的很多“秘密”,但我一直对别人守口如瓶。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想象中,法国是一个时尚国度,许多我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品牌都来自这里.原以为法国人一定是个赶时髦的群体,可当我来到这里才发现,法国人很多时候是在跟时尚对着干.” 上班第一天,我就见识了法国人的不时尚.那天正巧有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公司,我不会法语,接待时自然用目前最通用的英语跟她对话.没想到她却用英语对我说:“对不起,我不会说英语,请你说法语.”后来她坚持要求请个法语翻译.  相似文献   

16.
我家附近有个菜市场,我以前很少去那,后来有一天刚好顺路经过,刚好也想卖点菜晚上吃,于是我就进去逛逛。我发现其中一个菜摊的生意非常好,而她旁边的一些菜摊生意却很差,我很是好奇,想这个大姐一定很会做生意,她生意之所以这么好一定是要么菜很新鲜,要么她很有人缘,要么就是她的菜摊摆很久。  相似文献   

17.
“我女儿最爱大耳狗了,你看,这是我自己买布帮她缝的,有铅笔盒、便当袋等。”喜欢DIY的陈太太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二嫂的店”挑卡通布。她边挑布边兴奋地跟老板李佩君说:“这里的布很流行、款式也多,虽然单价较高,一尺约200元(新台币,以下同),但免费教缝制,很多人都上这儿挑布,同时交换心得。”  相似文献   

18.
青岩佛缘     
表姐是佛教徒,我常常戏谑她:大字不识一个,还涉足那么高深的佛文化。她说:只要心中有佛! 这个周末,她说要去拜歪脖老母,我不知所云。便追问了她几句,这下倒好,东一句西一句的打开了话匣子,听她说还是不觉得清楚,便查到了网上。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壮着胆子,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我说,想同经理谈生意。经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告诉我,我是她遇见的第一个找上门谈生意的中国人。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景泰蓝瓶、湘绣什么的,她的态度挺好,看了看,客客气气地说:"你有公文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天地》2010,(2):89-91
“你曾失去过身边的人吗?” “我母亲。” “我很遗憾!还记得她最后一次在房子里的神情吗?最后一次理发的样子?人总有最后一次,不是吗?但我们自己通常不知道。所以每做一件事都要把它当成是最后一次。比如,也许,今天此刻是我最后一次牧羊的清晨,而你是我最后遇见的陌生人,你刚才的泪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的眼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