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时代》2013,(6):104-104
随着金融行业飞速发展,人才问题,尤其是中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国内高校的金融研究生项目在课程设置上仍更接近国内传统意义上对金融概念的理解,更侧重银行利率、证券市场、货币汇率等宏观方面,培养模式也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教育,也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积极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完善、更先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各类人才。文章从高等教育中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根据金融领域的一些新的发展情况和现有的发展状况,提出关于我国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构建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企业数字转型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业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地,金融业务的种类及参与金融业务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局面。这些变化对供应链金融人才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供应链金融人才成为高校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对此,该文主要以“数字转型”时代供应链的特征为起点,分析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构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及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的供应链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的高端金融人才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还存在模式单一、“校热企冷”等问题.本文介绍校企合作金融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深入剖析了校企合作培养金融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现阶段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原因,并从企业、政府和高校三个角度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开发》2016,(16):100-102
海洋金融是金融业在海洋经济方面的具体体现。海洋金融人才的业务能力、自身素质对上海海洋金融服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上海海洋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人才素质、英国海洋金融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上海海洋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为上海培养海洋金融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曹健 《活力》2011,(8):111-111
人才问题是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业面临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金融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进一步加强金融人才工作,是抓住关键战略机遇期、加快黑龙江省金融业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增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应对日趋激烈的金融竞争的根本途径。我们应深入分析在新形势下黑龙江省金融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要求,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发展的金融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重庆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对重庆地区的金融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但也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这为重庆某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总结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汤筱娴 《中外企业家》2013,(9Z):177-178
培养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高专金融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国家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笔者从建立仿真实训室在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入手,紧密结合本校建设金融实训室的建设成果,总结了金融实训室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适时地提出了金融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几点建议,为在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如何改进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关系到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地方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地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朱毅鑫 《活力》2023,(1):115-117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金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企业发展中财务金融困境分析及管理人才培养问题。首先,本文分析了企业发展中的财务困境,确定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其次,本文明确了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需求与实际的差异;最后,本文提出了企业在职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求通过不同的培养途径提高企业在职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升企业财务金融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的跌宕起伏.世界范围内金融机构的版图正在改写,中资银行纷纷由幕后走到台前,加快海外并购和国际化发展。上海开始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准备比肩纽约、伦敦成为金融新高地。世界各地金融精英也都将目光瞄向中国,国际化金融人才逆势中成为最抢手的“山芋”。鉴于此,就如何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问题,我刊特约记者王慧仪女士专程采访了台湾知名金融专家周瑞青女士。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8,(4):167-168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对高端金融外语人才,即"金融+外语"、"外语+金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渐急迫。目前,河南省市场对于金融外语人才的需要与河南省金融外语人才的数量之间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探索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使河南省金融外语教学能顺应市场的潮流,为市场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金融和教育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金融高等教育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适应开放形势,在教育观念、金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金融人才情感锻炼和师资队伍上进行合理改革,为社会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14.
张惠茹 《价值工程》2010,29(25):36-38
闽台高校"分段对接"联合培养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采取"3+1"培养模式,引入三分之一的台湾金融专业课程并加以吸纳和整合,不仅有利于打造学生的金融专业理论功底和金融实务操作技能,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金融科技的发展给金融从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分析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所存问题,提出认清行业发展趋势、建设全方位的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人才内生培养体系、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应采用不同招聘方式、支持高层次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职场     
《财会通讯》2005,(11):I0006-I0008
越努力工作越易发胖;学历越高上网时间越长;天津悄然兴起“爱情顾问”;财务高管千金难求;金融人才争夺战悄然升温;职业信息师前景广阔;国内RFP人才缺口达20万。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人力资源终身保值和增值的教育理念,分层次、阶段性地进行金融人才的培养,本文就现今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时代环境下我国培养金融人才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人力资源终身保值和增值的教育理念,分层次、阶段性地进行金融人才的培养,本文就现今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时代环境下我国培养金融人才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第一件棉衣——人才储备计划 目前,华尔街一些金融领域的高管纷纷飞向中国寻找商机,国家银行及一些大型国企也在远赴海外,招揽大量的金融人才,以图后备。可见,人才储备是一项战略计划,优秀的企业都在储备人才、留住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表面上是为人才付出了很多,其实上稳定了人心,确保了工作的持续和后续性。没有人才的企业只会是外强中干,经不起风吹雨打。  相似文献   

20.
一、金融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人才的竞争日益增强,用国际通用的英语来思考、工作交流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如何顺应这一潮流,培养和造就专业知识和语言水平都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人才,一直是各高等院校共同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高等院校对金融专业学生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的有效路径之一,《金融市场学》课程是教育部明确的金融学六大主干课程之一,所以本文以高校《金融市场学》课程为例探讨一下双语教学的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