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厦门市能源、水和土地等资源十分稀缺。99%以上的能源从外地调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61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量的40%,城区供水系统80%的原水靠外来水源调配;人均耕地面积0.23亩,远低于全国人均1.43亩的水平;只有20余种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筑材料和水、热矿产为主,且规模达到大、中型的不多。固有的资源状况,使厦门较早地意识到资源与发展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厦门市致力发展循环经济,依靠创新持续地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孙志华 《中国物价》2005,(11):25-29
一、引黄供水工程是山东人民的重要水源 山东位于季风影响的半干旱地带,现状水资源时空分布少且不均,主要特点:(1)总量欠缺。全省年均降水量不足680mm,本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350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比世界公认水危机国家以色列人均占有量还少116m^3;农业水资源亩均占有量不足370m^3,是世界耕地水资源亩均占有量最少的地区之一。(2)分布不均。年均降水量鲁东南约计850mm左右,鲁西北约计550ram左右;年均径流深鲁东南约计250mm左右,鲁西北约计50mm左右。(3)地貌悬殊。鲁东南多为沿海丘陵,地表主水相对丰富,河流较多而且具备拦蓄地形,径流量大而且富有持续时间;鲁西北多为黄泛平原。地表主水相对匮乏,河流较少而且缺少拦蓄地形。径流量小而且限于短暂汛期。  相似文献   

3.
论现期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风峰 《商业研究》2006,(5):117-118
我国的能源及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很低,而且利用率一直不高,近年来资源约束问题凸显,资源供给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要不断地解决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达到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四川物价》2005,(10):1-1
据了解,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几乎是发达国家的4倍。资源利用率低下与浪费在生产和生活中十分普遍,成为当前资源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资源价格较低,又是加剧浪费现象产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我国能源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将逐年加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将达25—33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两倍,随着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攀升,能源供需矛盾也将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均资源匮乏,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全球范围内资源供求和价格的变化,为我国探索建立新型的资源战略体系提供了条件。本文首先回顾了世界格局变化中的资源供求和价格形势,其次分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前景及基于这一背景的资源供求和价格形势,最后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消耗问题,并提出抓住全球危机所引发的世界资源价格深幅调整这一机遇,加快制定长期内动态调整的资源战略。  相似文献   

7.
绿色采购问题及政府经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红 《商业研究》2006,(15):196-198
21世纪,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将面临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另一方面,资源使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因此,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应建立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采购制度,来作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从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从单纯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资源价格不反映其价值、资源价格形成非市场化以及资源价格监管缺失等问题。深化资源价格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应以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为目标,以构建资源价格监管体系为重点.从实施节能降耗资源价格政策入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从转变经济发展观念、打破资源垄断经营、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健全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中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谦 《财贸经济》2003,(9):86-90
21世纪,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将面临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另一方面,资源使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立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收制度,将作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资源与环境的特征、税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接着,介绍了西方国家构建绿色税收制度的实践;最后,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致富天地》2005,(7):46-48
蔬菜业呈现新动向;农产品物流大有可为;福州菜价比肉贵;蔬菜纸有了前景;马铃薯全粉需求量大;我国六种蔬菜称雄日本市场;饲草料加工新亮点;市场看好发酵粉;蔗梢利用有新路;收获玫瑰 品味芳香;我国人均猪肉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参考消息》曾刊载过一篇文章指出,如果说二十世纪的竞争是石油的竞争,那么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将侧重于水资源。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率非常低。2007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一次主题报告中透露,我国的人均水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因此水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方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城市供水价格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水资源短缺 ,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居于世界第 110位。按照人均 2 0 0 0 m3为严重缺水的国际标准 ,我国人均只有 2 2 0 0 m3 ,已到了严重缺水的边缘 ,被列入全球 12个贫水国名单。城市缺水更为严重 ,全国 6 99个大中城市缺水的有 40 0多个。据水利厅提供的资料 ,陕西水资源总量 44 5亿 m3 ,总量贫乏 ,居全国第 19位。人均只有 12 80 m3 ,加上地域分布和年内分配不均 ,泥沙和水质污染等问题突出 ,处于绝对缺水线以下。如何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有效地配置水资源 ,促进节约用水和减少水污染 ,就成为一项严肃而紧迫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资源产权问题和资源价格问题是我国资源产业发展的两大基础性问题,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资源产权与资源价格的关系,对科学合理利用我国资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系统论述了资源产权与资源价格的关系,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现阶段的资源需求呈明显上升势头;二是我国很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依赖进口,三是资源作为商品的价格与资源的稀缺性处于不对待状况,资源利用率不高,在许多方面浪费惊人,四是环境保护对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压力加大,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促进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建立资源约束型社会,成为我国当前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全面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资源价格改革必须综合配套,积极稳妥地进行。 本期我们推出“资源价格改革”专栏,交流我省各地的调研成果,以期推动资源价格改革顺利进行。[编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使中国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从而使中国不得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通过资源价格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利用资源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建立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正处在人均GDP收入1000—4000美元的社会转型时期,处在重化工业期、城市化加速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这一时期是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最严重的时期。而目前广东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能源消耗率过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承载能力下降。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废物排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王青青 《中国物价》2005,(11):66-68
三季度,工业品价格呈现涨势趋缓的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其中9月份上涨4.5%),涨幅比上半年减少0.7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9%(其中9月份上涨7.1%),涨幅比上半年减少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为国家所重视。总体上讲,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  相似文献   

19.
在国民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价格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价格均呈现上升的走势,价格运行呈现新的特征。国家统计局2007年11月13日公布的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5%,比上月上涨0.3个百分点。1—10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4%。统计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7.2%;食品价格上涨17.6%,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食品依然领涨10月份CPI。10月份,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7.6%。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煤炭市场资源稳定增长,供需大体平衡;价格由于季节性因素呈小幅回调的走势。一季度煤炭新增资源50922万吨,同比增长15.7%;同时煤炭进口增势依然不减,出口继续萎缩。三月份中国煤炭当月进口567万吨,同比增长53.2%,首次超过当月煤炭出口额,为月度历史最高水平,遂令中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