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随之带来的是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逐渐恶化。企业的减排工作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在其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本研究以政府和企业为对象,在“理性人”的基本假设条件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计算二者在不同策略下的期望效用,解出企业和政府在不同情况下会做出的选择。结论表明,减排总成本的降低、政府补贴的增加和环境税收的增加会激励企业落实减排工作;政府征税成本的降低、环境税收的增加以及给企业的补贴的增加会提高政府监管企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食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本文从有无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对食品市场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情况进行分析。在无政府监管情况下,企业生产劣质产品,消费者以低价购买劣质商品;而在政府监管下,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劣质产品的概率降低,因此,在食品市场中,政府应加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4.
创新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主体——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本文以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法为工具,构建了创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在创新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策略互动及其均衡。本文证明:政府的有效激励会促使企业选择创新,而企业的创新热情将促进政府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博弈的进化均衡是政府从制度上确保降低企业创新的外部成本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企业则选择持续创新以追逐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日渐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话语,通过模型求解和比较静态分析,文章集中揭示了监管机构的监管强度、企业的合谋程度与对监管的再监督、监管业绩评价和企业的本质能力等方面的有机联系.研究指出,环保实际上是牵涉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建设与中、微观角度的社会主体培养是推进环境保护过程中都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李璐  王玺 《特区经济》2005,(12):75-76
在我国,股票市场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截止2004年底,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377家,股票总发行股本7149.43亿元,其中流通股本2577.18亿元,深沪两市市场规模(总市值)达到37055.57亿元,成交额达到42333.95亿元。股票市场为国民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支持国民经济的增长等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企业孵化器市场不是很完善,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孵化器企业和入孵企业都会存在非公平的行为而使对方遭受损失.有必要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来规范经营活动中孵化器企业和入孵企业的非公平行为,并呼吁政府出台这种监管制度和相应法规,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完善孵化器市场.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存在最佳的政府补贴区间[10.77%,14.69%],政府补贴强度与企业绩效呈现最强的正相关关系;政府补贴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则存在着门槛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2014年年末沪深两市祭出史上最严退市制度以来*ST博元、欣泰电气等A股上市公司已因违反新规而遭到永久退市。文章通过选取地方政府与监管机构两个利益相关者,运用博弈论理论,深入研究地方政府与监管机构就A股上市公司退市与否之间的博弈。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应减少对上市公司的退市干预,与监管机构共同维护良好的退市制度。我国证券市场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上市公司合理进入和退出A股市场机制,最终要实行注册制,而退市制度的严格实施是顺利实施注册制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载体。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探索管理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探索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与国有资产经营单位之间的博弈过程,提出了一些关于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two‐period model in which one firm operates in two markets: a monopoly and a duopoly. Assuming that this firm has private information on the 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between the products sold in both markets, it limits its quantity supplied in the monopoly market in order to make its rival in the other market believe that entry into the monopolized market is unprofitable. As a result of this strategy, the average prices observed in both markets increase.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entry deterrence on consumers' welfare are stronger than those predicted by previous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金融科技平台粗放式监管“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周期性波动困境,以及精准化金融监管的路径演化问题,通过构建金融科技平台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计算得出极限环周期解成为演化均衡的条件,并讨论金融科技平台监管陷入困境的关键因素,最终提出化解金融科技平台风险的精准化监管策略及其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粗放式金融监管模式是造成金融科技平台监管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有效化解金融科技平台监管困境、促进金融科技行业良性发展的对策是实施精准化、实时动态调整的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平台经济中垄断等行为是公平竞争和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由垄断衍生出信息价值扭曲, 市场竞争失序等问题成为平台经济治理的当务之急。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多参数的演化博弈模型,采用MATLAB 对政府监管与平台企业的行为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体意愿、社会公共效益、平台企业收益、政府监管成本是影响博弈双方行为策略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主要从政府监管视角,提出制约平台企业垄断经营收益,提高企业规制行为收益,降低政府监管成本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发行地方公债的经验分析,阐述了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则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竞争逐渐加强,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不少商业银行将小微企业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客户。然而,小微企业收入不稳定、财务管理不规范、抵押物不足等问题提高了对其授信的风险,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信号传递模型,来模拟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在申请、审批等信贷活动中的动态博弈情形,并通过对均衡的分析,对商业银行应该如何控制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提供对策,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平台经济治理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一个具有多参数的演化博弈模型,采用MATLAB 软件对多主体行为策略演化博弈进行仿真分析,从而优化政府、平台企业及平台用户的行为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当创新监管成本较高时,政府难以维持更有效的“创新监管”而倾向于选择“传统监管”。(2)在演化初期,政府对平台企业的处罚对提升创新监管概率有正向作用,而随着时间演化处罚力度小的会率先收敛于稳定策略点。(3)平台用户在面对平台企业不合规经营行为时,只有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且投诉成本低于维权收益时,才会选择投诉。通过对政府、平台企业和平台用户等多主体行为策略研究,分别从不同主体不同影响因素视角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行政成本的多维观察: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欢 《改革》2011,(12)
从理论依据、成本成因、成本概念、成本攀高的诱因以及治理策略等方面对国内外政府行政成本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对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进行概括,并对我国行政成本研究的趋势、研究的方法等作出简要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considers Selten's famous chain store paradox and its solution by Kreps and Wilson, which is based on entrants' uncertainty concerning the incumbent monopolist's predisposition to fight entry. Following Milgrom and Roberts, we interpret the predisposition to fight entry as the result of a rationally chosen commitment. However, commitment is imperfectly observable. Other assumptions are maintained. We show that a rational monopolist never fights entry, even if he may commit himself to an aggressive course of action. Entry occurs in all markets and is never fought. Hence, Selten's chain store paradox comes back in full force.  相似文献   

19.
雷宇 《特区经济》2010,(2):122-124
考察了非理性行为、市场垄断势力及正交易费用下从市场失灵到政府规制的理论逻辑。现实经济中往往存在规制过度和规制不足,即"规制失灵"。这时就要求在放松规制的同时加强规制,达到最适规制的效果,即"重新规制"。  相似文献   

20.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采购人作为采购需求方期望采购到质量高、尽可能满足其使用需求的商品,但由此会提高政府采购价格。我国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降低采购价格,促进公共财政节支。因此,社会公众、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会通过其监督作用约束政府采购价格尽可能低。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采购人与社会公众监督管理部门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两方的博弈均衡结果,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