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号消费视角下广告的功能和符号意义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看轻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而更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符号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他们通过符号消费来表征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而广告是在消费社会中为商品创造符号价值的主要工具,所以本文试图从符号消费的视角来探讨广告的功能和符号意义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是以商品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从消费社会的角度来看,广告文化具备符号化、视觉化、时尚化和鼓励炫耀性消费的特征。在消费社会,广告通过建构商品符号意义,强化、误导目标受众的身份认同,刺激消费者的欲望,来助推消费心理,夸大其对心理满足的功能。它深深地受到商品逻辑的制约,反过来以商品逻辑瓦解原有的社会价值结构和秩序,并在与媒介的同谋中,广泛而持续地干扰媒介传播,刺激着消费社会以及社会文化的负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蒋叶 《北方经贸》2012,(4):28-29
鲍德里亚作为西方后现代理论的先驱之一,对于消费社会的探索和研究,被认为是对当代社会学的一大贡献。他在当代西方社会背景下,研究消费社会的特征。他认为,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从生产社会发展到了消费社会,同时也从物的消费发展到符号消费,消费不仅成为了社会中心,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积极的建构方式,而大众传媒对消费方式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服饰作为一种典型的消费行为更加全方位地牵引着社会的时尚潮流,其符号的价值倍受大众所关注.本文阐述了符号消费的内涵,指出作为艺术符号的现代服饰已异化为符号消费,服饰品牌成为身份特征的第一标识,现代服饰符号消费的意蕴正在加深.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符号消费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萍 《商业时代》2011,(20):27-28
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商品还处在品牌度低、附加值小、收藏价值不高的状态,为了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提高民族旅游的旅游附加值,必须从民族文化符号消费入手,了解符号消费的本质,做好旅游商品的符号价值体现。旅游者购买民族文化旅游商品是典型的符号消费行为,做好符号消费,使旅游者购物追求的是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从而带动民族文化商品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俞帆 《广告大观》2003,(12):70-71
现代社会商业化的高度发达造就了广告的迅速发展。当商品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时候,当现代信息媒体以”仿真“组构起一个再现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的时候,符号消费开始进入消费体系。广告是一个符号确立、塑造、实现的过程。因此,对现代的广告的研究,就无法回避符号。  相似文献   

7.
符号化消费是现代社会中消费行为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本文对符号化消费的产生、发展以及与现代营销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般性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以符号学为基本理论,分析了符号化消费对营销研究发展的推动性,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以符号差异为基础的新的营销策略理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消费领域的消费者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人们的购物和消费行为也不再是仅仅只为了产品的功用,更加重视商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美感、档次、情调即这些商品符号所代表的"内涵"。酒店这类服务功能集中性较强的服务环境也不例外,酒店顾客除了对服务、菜肴、住宿等基本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外,对整个酒店的环境、档次、氛围也有着来自不同消费层次群体所体现出的不同要求。在这样一种"符号消费"的趋势下,酒店的陈设品对整个酒店空间氛围及文化的营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透过成都酒店陈设现状以及不同酒店顾客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分析,并结合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研究成都地区各星级、类型酒店的酒店陈设品产生的符号价值并综合研究结果提供相关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自由竞争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的主要经济特征,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当今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重大变化,一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加入生产过程,知识要素因知识产权的存在而成为垄断产品;二是精神文化产品在社会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提高,文化产品具有垄断性质;三是消费社会的到来使商品消费过程不仅是实现商品功能价值的过程,更是实现商品符号价值的过程.每一种商品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符号价值,这也使商品具有了垄断性质.社会中垄断商品与非垄断商品同时大量存在,使得商品交换过程更加复杂.要正确地说明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将马克思经济理论中许多粗略提及但是未能重点论述和展开的经济原则深入研究和挖掘,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不再局限于单纯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符号意义的体验也成为主导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与此种符号消费观相适应,人们对于商标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商标不再只是用于识别产品来源的工具,还发挥着承载、表彰商品符号意义的功能.然而,无论是传统的混淆理论还是淡化理论均不能为商标的表彰功能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为此,应当在混淆以及淡化理论之外寻求保护商标符号意义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1.
蒋敬  张杰  江雨 《商业观察》2022,(3):39-42
在"符号消费"的背景下,非遗作为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的一种文化形态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喜爱.游客购买非遗相关的旅游商品,消费的不仅仅是旅游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其背后的文化价值.文章以绵竹年画旅游商品为例,调研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消费偏好,了解旅游者喜爱的文化符号类型、特征、价值等信息,以期为绵竹年画符号化的转化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告传播与消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志耘 《中国广告》2007,(4):148-151
文章认为广告传播的深层目的乃推行消费文化,并提出了广告推行消费文化的途径:广告把商品使用价值转化为符号价值,借助符号价值使消费者仿佛“生活在别处”,消费者变得消极和顺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被广告控制操纵,消费文化形成。在推行消费文化的过程中,广告和大众传媒合谋。跨文化传播中,广告推行消费文化的深层目的不变,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元宇宙虚拟商品作为人类脑力劳动的产物,其内容构想、开发制作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劳动,归属商品范畴,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及与此相关的理论视野,具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及符号价值。本文研究发现:虚拟商品的使用价值将通过“平行世界”的方式呈现;交换价值为虚拟社会的构建提供抽象框架与理论体系,也在虚拟商品的交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虚拟商品的交易以消费商品的象征性价值为主,现实世界的阶层、金钱、地位的符号象征被编织进元宇宙商品。最后,本文基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符号价值为元宇宙虚拟商品市场的开发提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符号消费视角的品牌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逐步进入"消费社会时代,"符号消费成为消费社会的突出特点。在现代营销领域,品牌消费是符号消费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企业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整合、重组品牌营销策略,突出品牌的符号特点、彰显品牌的符号意义、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西方消费理论的三个层次,并分析了在这一消费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以及主体自我认同的途径。继而运用主客体范畴分析了后现代社会中符号价值消费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品牌和符号是任何人也无法抗拒的一个现实存在,商品经符号的聚焦而放大了意义,文化直接加入到了商品增值的博弈中,同时文化自身的意义在与符号的叠加中随符号一起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证明。当下亟需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品牌形象联想转化为“符号经济”。从而实现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文化经济。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日渐成为一个消费社会,消费已经逐渐从"物的消费"过渡到"符号消费"。消费成为一种操作性的符号,个体通过对符号的追求满足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需求。笔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租生活"的符号意义,认为租赁物在"租生活"一族看来是一种符号,他们通过租赁各种高档物品建构一种暂时性的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贾军 《消费导刊》2009,(24):4-6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成为社会分层越来越重要的标准。大众传媒凭借其巨大的象征符号生产能力,培养消费者需求,赋予商品以象征性的社会意义,成为消费主义的主要工具。以消费主义为桥梁,大众传媒通过培养消费群体、建立分层标准、倡导品味情趣等途径对消费分层进行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后期消费文化的兴起,消费之风在世界盛行。从传统的角度而言,身份的建构与消费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到了现代社会,消费主义影响了人们建构身份的方式,人们身份的建构越来越依赖于人们的消费活动。消费行为不再仅仅是出于温饱生存的需求,更是为更高层次的、有关人生和价值等需求所驱使。消费社会是一个符号激增的社会,每一次符号消费都在无意间体现一个人的品味、个性、身份、地位。为了剖析消费在现代社会人们身份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符号消费的角度剖析现代社会中消费与身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崔鑫 《现代商贸工业》2022,(11):100-101
消费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以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为思想基础,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深刻剖析消费异化得出的系统理论,以消费异化理论剖析当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消费异化问题,着眼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为助推大学生理性消费提供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