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取消农业税后,县乡基层财政运行将更加困难。本文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着重分析农业税取消后县乡财政受到的影响,从制度创新和完善的角度提出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合理划分县乡财权事权,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构权力均衡体系,建立健全克服“买税卖税”行为发生的制度基础等。  相似文献   

2.
中美财税立法体制及支出结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中美财政税收立法和支出结构的比较,认为中国目前财政税收体制还有较为浓厚的计划经济和生产建设色彩,立法还较粗糙,各方的制约不科学,支出结构中生产建设和行政公务费用开支比例较高,特别是税外收费规模较大.这种体制抑制了创业和就业,国民经济的负担较为沉重.因此,需要建立财政税收立法方面的科学制衡关系,从目前生产建设和行政公务事业吃饭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财政转型.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 青岛开发区下辖五个街道办事处,自 1996年对街道财政体制进行了改革,打破了以前财政包干体制,实行分税制,增值税、营业税、农业四税实行分成,城建税上划,所得税及其他税种全留( 2002年所得税上缴 50%).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基层增收的积极性,财政收入逐年增长, 2002街道财政收入达到 12500万元,占区级地方收入的 25%.  相似文献   

4.
2.基层财政困难的原因地方财政收入过多地集中在省市级财政。分税制体制的一个自身特点就是在中央与地方分税的基础上加大中央财政收入所占比重,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在这种制度内在的要求下,我国实行分税制前后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央财政的实力大大加强。这种形势促使大多省市级政府误认为分税制体制就要求财政收入的向上级集中,于是省市级财政盲目的将地方财政收入向本级政府集中,这就导致了虽然地方财政收入在连年增加,但是富起来的是省市级财政,基层财政收入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1994年以来省级财政年均…  相似文献   

5.
推进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一是要通过体制调整解决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二是要通过转移支付改革实现地区间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均衡.应设立长远目标,以及与目标相关联的评价标准,避免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产生更难解决的长期问题;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则应尽快进行.  相似文献   

6.
殷立辉 《北方经贸》2007,(12):66-67
基层财政困难根源在于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对称。解困的根本途径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创新财政体制的前提条件是简化现有过多的政府财政级次。以地方财政体制变迁为视角,推行"省管县"改革,简化财政层级,可为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彻底解决基层财政困境,为地方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财政环境。  相似文献   

7.
黄钢平 《财贸研究》2006,17(5):73-77
我国实施财政分税制,是适应政治、经济、财政等大环境,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和正确选择。1994年实行分税制,划分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并希望通过逐步深化改革来解决省以下各级的财力分配问题。十余年过去了,省以下的分税制改革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由此导致非规范化运作的负作用逐步放大。分税制改革无法深化,是因为遭遇到在现有体制下无法破解的“难题”。要解开这一“难题”,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将五级政府、五级财政“扁平化”为三级。中央、省、县三级政府三级财政三级分税,是我国分税制的出路,也有利于解决我国政府体制、财政体制中诸多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3,(9):9-9
1994年.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分税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力。焉襄行分税莉改革后.我国搭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在分税制接下来十余年的运行过程中,这个体制框架发挥出了一系列的正面效应.同时也逐渐显露和积累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曾庆珠 《现代商业》2008,(3):229-229
财政审计,即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和“上审下”财政决算审计,是各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龙头”。当前财政审计逐步暴露出不能满足党委政府决策需要、审计范围受到重大限制、财政决算审计间隔时间长和覆盖面小等弊端。因此,适时提出了将各级国税部门纳入同级预算执行审计范围、改革目前国税和地税两套机构人马的税收征管体制、强化审计机关双重领导体制功能等改革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我国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诸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分税体制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等问题,应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税制、调整税收优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一系列财税政策,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的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但不能期望仅此改革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省直管县改革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府转型构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持续动力。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重建分税制财政体制亦需摆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The controversies over the reform of the German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equalisation system generally concern the equalisation formula at the last step of the tax-sharing system. In order to achieve a financial architecture that truly corresponds with the task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he states and the municipalities, the tax-sharing schedules also need to be reconsidered. To share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according to proportional tax rates for the states and municipalities and to leave the progressive tax rates to the federal level would not only deliver horizontally more equal tax revenues for the sub-federal tiers of government but also increase the vertical flexibility of tax distribution if the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then had the right to change “their” tax rat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the Bundesrat or Bundestag.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总结1994-2010年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基本特征,从经济税源基础、财税体制制度、税收征管机制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税收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文章进而分析"十二五"时期中国税收可持续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经济税源增长趋缓、税制建设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财政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以及征收管理能力的瓶颈制约等;最后提出建议:实行有减有增、总体减负的结构性税制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壮大税收可持续增长必须的税源基础;推进税费改革、统一规范政府预算、深化分税制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巩固税收可持续增长的财税体制;推进全社会依法治税、实施政府综合治税、提升税收征管能力,以强化税收可持续增长的征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杨怀君 《商业研究》2002,(14):100-102
地方税体系是相对于中央税体系而言的 ,它是地方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也是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 ,基本上奠定了地方税体系的基础。但是从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标准及实行分税制以来实践来看 ,我国目前的分税制体制仍不规范、不科学 ,现行的地方税体系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延中  龙玉其 《财贸经济》2011,(1):13-20,13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仅财政支出的总量不足,而且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不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文 《财贸经济》2011,(1):130-135
在对不同时期土地规模经营与土地效率二者关系进行考察后,本文发现规模经营与土地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时期有着方向上的变异性。因此,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进而提高土地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外在约束性条件。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使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损耗的困境。通过建立影响土地流转供需双方决策行为的模型,本文分析了影响土地流转的各因子及影响程度,旨在为制定更有效地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略论政府职能与财政功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光 《财贸经济》2003,(10):21-25
通过今年上半年抗击非典的斗争,我们比过去更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经过讨论,比较倾向性的意见是,政府职能和财政的功能要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在这个转变中,可以探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孰轻孰重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经济建设,也包括社会建设.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手段.发展的政策目标应当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增强人的能力,提高人类发展水平,而不仅仅是人均GDP水平.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进程,为政府职能、财政功能的转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市场经济主体不应再由政府承担,转应由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来承担.政府应更多地把注意力和公共资源投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转向为社会发展政策提供财政保障方面来.政府应当是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提供主体,而不是经济建设的主体.由于多年来我们没有把财政的行为目标锁定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经济建设费用过多和公共支出的虚耗,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侵蚀了政府的财力,在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方面,政府行为与财源分配严重失误)方面投入太少,欠账太多,因此社会问题越积越多.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普遍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我们政府要加快从那些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抽身,降低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的比重,压缩越位的公共产品和非公共产品的支出,把更多的公共资源真正用到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修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天勇  张弥 《财贸经济》2011,(2):5-11,136
本文从我国土地体制改革和立法的目的入手,阐述了土地体制改革中应调整好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粮食安全与房价等社会安全的关系、土地改革和立法与财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农民土地保障与推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和形成合理的地方政府房地财政收入渠道、延长土地使用年期、形成稳定的土地物权以及开征房地产交易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