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收益的日益重视,利润表成为最主要的财务报表之一.国外一般使用费用性质法的利润表,而我国则使用费用功能法的利润表.这两种利润表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通过分析认为,我国的利润表在一些概念使用上和项目排序上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利润表应该按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在利润表上,费用应当按其性质分项列示”,即主张采用费用性质法,而我国过去一直采用费用功能法。费用性质法在编制基础、具体分类和使用范围上,均与费用功能法存在差别。本文试作以下分析。 一、两法结构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新1号(IAS1)中做了明确规定:费用按其性质(例如,折旧、原材料、购买成本、运输费用、工资和薪金、广告费用等)在收益表内以总额反映,不在企业范围内不同的功能单位之间再分摊。对于费用功能法,IAS1规定:费用按其功能划分为销售成本、销售或管理活动等部分。这种方法通常能向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但将费用分摊给各功能单位可能具有随意性且涉及到相当多的判断。两种编制方法下经营活动利润的具体内容比较如下表所示: 两种方法下编制经营活动利润的项目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费用功能分类法中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是分别列示的,而在费用性质法中,销售成本没有单独列示,而是与期间费用一起合并反映。 二、费用性质法的忧点 IASI着重推荐费用性质法损益表。与费用功能法相比,其主要...  相似文献   

3.
张英明 《新智慧》2006,(8):55-56
一、中外费用概念的比较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10条和《企业会计制度》第99条均规定,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按此规定,我国的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和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但不包括投资业务支出及损失、非正常业务支出及损失和所得税。按照上述概念,人们经常使用的“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是不成立的,因为这里的收入是指营业收入,费用也是指营业费用,配比的结果应该是营业利润而不是利润。我国利润表的结构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4.
梁伟样 《新智慧》2006,(5):11-12
现行会计处理将增值税排除在利润表之外,割裂了增值税与利润之间的联系,破坏了不同行业会计报表的可比性。本文指出了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代理说”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增值税费用化的理论基础——“费用说”,论证了增值税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10条规定:“在利润表上,费用应当按其性质分项列示。”鉴于我国一直采用费用功能法,对费用性质法大多数人都比较陌生,本文对两种方法下的损益表在功能和性质上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各自优缺点作以下比较。一、费用功能法损益表的功能1、反映企业正常经营的获利能力。具体项目有:(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要由三个指标组成,即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以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扣除“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反映了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该企业在未来的经营和获利的稳定性。(2)其他业务利润。该项目实质上是由“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两个指标组合而成。相对于主营业务而言,对其他业务利润采用了合并列示的方法,以使利润表所提供的信息更清晰明了。(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就形成了营业利润,它反映了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资金循环与周转所实现的获利能力。(4)投资收益。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对外投资的获利能力。分析该指标时,应选择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等机会成本指标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刘松义 《现代经济》2007,6(11):24-24,62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其与以前使用的利润表债务法有何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暂时性差异”,而利润表债务法侧重于“时间性差异”;在核算对象、对收益的理解、对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对递延税款的理解和披露等方面他们均存在重大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后更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更有助于使用者的理解和决策。  相似文献   

7.
齐战军 《新智慧》2000,(14):46-46
我国1994年以前,会计法规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一致,所计算的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也基本相等。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出现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不相等,为此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中,对所得税会计处理作了以下规定:①企业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②所得税作为一项费用,在利润表中净利润前扣除;  相似文献   

8.
王京芳  史丽娜 《新智慧》2003,(12B):21-21
利润表涉及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要熟练掌握这些要素的核算内容,需围绕《企业会计制度》对利润表要素的定义,充分理解各要素的性质及判断标准,在掌握一般业务核算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还需侧重把握特殊情况或业务的核算要点。  相似文献   

9.
不同国家寿险公司利润确认原理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上其他行业的会计准则已趋于一致。由于寿险行业经营风险及资产和负债长期性等特点,其会计制度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目前世界各国寿险公司的利润确认方法基本上是从利润表的角度、根据一定的利润确认体系、用损益项目来计算的,但各国保险会计制度在利润确认上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新业务展业费用的处理和债务的评估方法上。  相似文献   

10.
戴志刚  张霞 《新智慧》2007,(3):27-28
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利润分配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传统的利润分配表,不论是作为独立的财务报表,还是作为利润表的附表,都起着沟通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桥梁作用,即利润分配表一端连接利润表的净利润项目,另一端则连接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利润分配表作为一张独立的财务报表,在我国已存在了几十年,为什么新会计准则要取消利润分配表?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宏明  郭冰 《新智慧》2006,(12):18-19
利润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它不但是衡量企业作为经营主体所取得的业绩的主要指标,而且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分配的重要依据。与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个显变化就是利润确认标准和利润表包含内容的变化,这势必会影响企业业绩在利润表中的反映,进而影响信息使用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利润表经历了数次变革,从利润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到损益表,现在又回到了利润表。在新准则发布之前的几次变化中,大体也就一些内容方面的变化和调整,没有触动实质性的变化。而现在的新利润表引进了公允价值,可以说是一种会计思路的变化,也因此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3.
晨歌 《大众商务》2010,(6):38-38
利润表经历了数次变革,从利润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到损益表,现在又回到了利润表。在新准则发布之前的几次变化中,大体也就一些内容方面的变化和调整,没有触动实质性的变化。而现在的新利润表引进了公允价值,可以说是一种会计思路的变化,也因此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4.
利润表经历了数次变革,从利润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到损益表,现在又回到了利润表.在新准则发布之前的几次变化中,大体也就一些内容方面的变化和调整,没有触动实质性的变化.而现在的新利润表引进了公允价值,可以说是一种会计思路的变化,也因此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5.
肖凌 《新智慧》2007,(3):24-25
一、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在所得税税率或计税基础变动时,必须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根据本期应交所得税倒挤出利润表上的当期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6.
车玉珑  胡浩 《新智慧》2004,(9B):61-61
我国的损益表是按费用功能法编制的,而在德国,除少数跨国经营的大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由于传统的原因仍采用费用性质法编制损益表。中德损益表中,“收入”、“其他经营收益”、“经营利润”这三项是相同的,因而差别不在收入上,而在费用上。两主要有以下区别: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企业对外币报表折算依据的是《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它要求采用现行汇率法进行折算。笔者认为,根据《暂行规定》,我国的合并理论主要以母公司理论为基础,若按传统的折算理论分析,采用现行汇率法则意味着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都暴露在汇率风险下,并把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按当地的效用来计量,因此,不能体现母公司理论下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而且,考虑到现阶段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大都是销售母公司的出口商品、汇回货款并向母公司分利,属于母公司经营活动的延伸,也不适用现行汇率法。另外,《暂行规定》中所采用的现行汇率法与美、英及国际会计准则所采用的现行汇率法并不完全相同。从外币报表各项目所选择的折算汇率来看,两者最大的差别是利润表“应付利润(应付股利)”项目所选择的汇率不同。我国规定按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而美、英及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对该项目采用“特别做法”,即按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日的汇率进行折算。笔者认为对于利润表项目,在现行汇率法下,一般可以按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予以折算,由于收入、费用等是大量、频繁发生,也可以按平均汇率进行折算。但对于应付利润(应付股利...  相似文献   

18.
孙敏 《新智慧》2008,(11):63
一、关于会计恒等式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有两大恒等式: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②收入-费用=利润。第一个恒等式奠定了会计处理的基础,体现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第二个恒等式则说明了利润表的构成,对一个企业来说,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就等于企业的利润。如果结果是个负数,则为企业这一时期发生的亏损额。从广义上看,这一恒等式不存在问题,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基本准则》)重新定义了收入和费用的概念,从而使“收入-费用=利润”这一恒等式变得不恒等。  相似文献   

19.
以2018年"研发费用"在利润表单独列报这一变革为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研发费用在表内单独列报的首个年度其价值相关性反而降低,且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研发支出费用化比例升高、"非四大"审计、研发投入占比较低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这表明,研发费用在利润表单独列报虽然方便了投资者获取该信息,但在首次执行新规定的年度却...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在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前,对所得税的核算采用的是利润表债务法。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纳税调整差异表现为当期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准确理解当期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区别是正确计算各期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