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能源产业是一个正在兴起并富有巨大前途的新型产业。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有利于破解能源危机,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我国具有发展生物质能的巨大潜力,但受制于生物质原料资源的特性、技术屏障以及政策激励机制不足等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需要发展水电、天然气和煤的净化燃烧技术,改变常规能源的供给与消费结构;更要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推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源替代需要经济、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使利益诱导成为替代能源开发的基础机制,并在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中通过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限制或激励能源使用与替代能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产业能源使用结构的改善与替代能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需要发展水电、天然气和煤的净化燃烧技术,改变常规能源的供给与消费结构;更要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推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源替代需要经济、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使利益诱导成为替代能源开发的基础机制,并在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中通过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限制或激励能源使用与替代能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需要发展水电、天然气和煤的净化燃烧技术,改变常规能源的供给与消费结构;更要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推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源替代需要经济、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使利益诱导成为替代能源开发的基础机制,并在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中通过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限制或激励能源使用与替代能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王晓明 《调查研究报告》2006,(175):3-17,F0004
目前来看,我国生物质能主要以传统方式利用为主,利用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开发。今后15-20年,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实现生物质能源从传统利用方式向现代利用方式的跨越,是我国发展现代生物质产业的重要方向。围绕这一目标,要加强法律保障和政府引导;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竞争机制;结合企业发展,强化技术创新;推动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利用资源。在具体措施上,要建立和完善服务配套体系,加强税收、融资等方面对生物质产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并带来了能源危机。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是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抉择。新能源产业应运而生,方兴未艾。近几年来,位于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取代化石燃料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将是我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分析了京津冀未来的主导优势产业,并根据这些产业的低碳程度,构建出京津冀产业低碳化的模型,得出京津冀产业的改造、鼓励、提升和淘汰等低碳升级路径,最后归纳出能源替代、产业替代、节能减排、固碳技术等低碳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近几年,我国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发展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生物资源包括林业、农业、废弃水、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资源,其化学成分相差较大。生物资源可以通过直接燃烧、物化、生化、化学转化等方式转变成为生物质能。本文介绍了生物质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及化学组成,通过分析提出了合理利用的措施,以期指导今后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种可持续再生的清洁能源,对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不久前国家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10.
在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的时代,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能源紧缺、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关键技术的创新是降低发电成本、实现我国新能源应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新能源领域发展概况和最新动态的基础上,结合浙江杭州、江苏无锡、江西新余等地新能源产业企业的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了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在机制、政策、企业组织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对石油和天然气来说,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我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世界上煤炭资源开采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这种格局是由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煤炭是中国最可靠的能源,但是,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文章针对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促进我国煤炭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参与国内与国际竞争的焦点.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组织,对促进技术进步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优势.文章系统分析了产业技术联盟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总结出产业技术联盟在激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巨大效应,由此应该得到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技术的一体化发展,以技术革命、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进步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并把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现实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我们迎接全球经济浪潮,增创新优势的正确选择。 高新区的建立是被赋予发展经济、承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殊使命的区域,本身就是改革与创新的产物。创新是开发区与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前严峻能源形势,中关村海淀园以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对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以及路径分析,探索出了中关村海淀园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在技术路线图的框架下,中关村海淀园涌现出了一大批通过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发展的成功案例。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将促使中关村海淀园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过度使用化石能源的“高碳经济”模式导致了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普遍战略选择。面对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杭州市也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谋定能源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创新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产业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战略6个维度深入分析江苏南通市"十二五"期间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成效,探究目前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适应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文章研究并提出了"十三五"加快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快产业技术突破、发展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优化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和加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力度等七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剧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力开发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今后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煤炭由于其在全球丰富的资源储量,加快其洁净化开发利用,发展煤基气态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2008年9月16日,在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煤炭新产业与资本化高峰论坛”上,山西省煤层气行业协会会长张亮向与会专家、学者阐述了中国发展煤基气态能源产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刘冬辰 《中国西部》2014,(21):39-40
能源问题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类生存问题,资源消耗过大,并逐渐呈现出能源危机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各类能源能耗中,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能耗在能源总消耗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建筑节能对于节约能源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发展建筑业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较深入地分析了建筑节能中采取的采暖通风设施,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节能,怍为一个与政府、企业和个人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让大家感到了其紧迫性。在世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中国能源危机不仅规模在增太,而且令人日益担忧。从能源紧缺导致能源危机的诸多事例来看,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头等大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可谓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