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蔓 《经营者》2013,(5):100-103
苏庆菊和爱车建立的情感联系已经不能用紧密来形容了,她自己把这种感情称之为“敏感”。弗洛伊德认为,人具有多面性。而生活中的我们也会发现,工作中的自己能够口若悬河、谈笑风生,生活中却惜字如金、不苟言笑。在我们眼前的苏庆菊“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相似文献   

2.
记得.央视著名主持人罗京的去世,给了我们很大的震动,很多人在惋惜之余,也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一丝恐惧:现在肿瘤怎么这么多?  相似文献   

3.
古人说:“志不会,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一个人的生活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份构成,物质生活是基础,精神生活是灵魂。精神生活的核心就是理想和信仰。理想和信仰是精神的动力,一个人要是没有理想和信仰,那是十分可怕的。人生很短暂,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40年左右。在这样短促的人生旅途中,要做什  相似文献   

4.
经历磨难少的人们习惯于小题大做。我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起源于无法放松随事情自然发展,而是从“自我”观点来看待每件事,再把这些没有实质性问题的事务小题大做。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许多困难后,才不会小题大做陷入恐惧。  相似文献   

5.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上班都是生活,生活就是烦恼,而禅就是菩提。现在的人们,做事情时会有很多痛苦,但换个方式去看这些事情,会发现之所以有这些事情,是因为有很多人需要你。换个角度看,你就可以快乐地去做。  相似文献   

6.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每天,我们都会不断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暗示,这种影响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和信心,有时又会使人觉得郁闷不安.以下几种快乐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03,(7):52
测试说明: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人际网络之中,在这个人际网络之中,有些人喜欢控制他人,有些则喜欢受他人的控制,还有些人连自己也无法控制。要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就应该充分掌握自己的生活,善于控制自己。你是那种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呢,还是你的生活受外界的支配?本测试将帮助你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经常出现我们意料不到的事,往往是当时我们并不介意,过了好久才会咂出一些绵远悠长的味儿来,并让我们打个激灵。1994年,我在一家公司打工,老板是位广东人,对下属非常严厉,从不给一个笑脸,但他是个说一不二的,该给你多少工资、奖金,不会少你一个子儿,...  相似文献   

9.
写给自己     
为自己感动 有时觉得令人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了,在工作节奏加快,思想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人们都在为生计而忙碌,谁还顾得上做些高尚的事儿让别人感动? 没有感动的心灵久了便会变得麻木不仁,变得没了激情,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应学会自己让自己感动,让自己的心灵时时溢满温馨的激动。 当夜深人静,为工作忙碌了一天的  相似文献   

10.
在工作和生活中,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不是件容易的事。朋友大军大学毕业后进了领导机关。起初,他铆足了劲,学业务刻苦认真,干工作勤奋努力,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广泛赞誉,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党员。然而成家后,他的精力逐渐发生了转移,用在工作上的热情持续下滑,而用在家庭生活上的热情却在持续上扬。时间一长,于本职工作成了应付差事,忙生活上的琐事成了堂堂正事。对这些变化,领导有感觉,同事也有看法,可他自己却毫不自知。  相似文献   

11.
罗斯福说:“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是与人相处。”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的,那么如何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呢?  相似文献   

12.
正人生就像是一面镜子,当心中常怀怨恨,生活就会充斥抱怨与愤恨;相反的,当心中常怀感恩,每一天都可能出现奇迹般的幸运。透过镜像,我们可以发现自己无法发现的东西,镜子让我们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以自己最希望的样子出现在世界面前。镜子里的那个自己,是我们投射到镜子里的一个镜像,我  相似文献   

13.
职业女性其实没有任何固定的标签。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脚踏实地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当自己心怀动力,拥有一个宽容积极的心态时,就可以由自己的内在发出光来,照亮周边。  相似文献   

14.
守住自己     
守住自己,譬如守住一方麦田,一本好书,抑或一面飘扬在我们心中的旗帜。因为四周纷纷扬扬的铜钱雨,我们曾经把手伸出去很长,来不及收回的双手却因此而失去了出击的力量;因为空中闪闪烁烁的繁华美景,我们的目光已经变得游离和散漫,我们的双脚也正在远离我们脚下平朴而坚实的土地……赶上一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只要我们攥紧拳头,世界就在我们手心里握着。不幸的是,年轻的我们在过分追求人生自我价值体现的同时,又错误地选择了急功近利。茫茫人流中,随处可见的是浮躁不安的忧烦和力不从心的疲惫!  相似文献   

15.
丁选 《企业文化》2007,(2):9-11
行走职场的人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不尽如人意的事,上司的责难、升职加薪总是遥遥无期、同事间的勾心斗角……这一切让我们觉得工作是那么的不快乐,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够找到一些快乐的因素,如果把这些因素无限放大,我们会发现,快乐职场其实简单又平常。  相似文献   

16.
看过每期《乡镇论坛》后我的心情都不平静,特别是读了那些反映乡村干部工作、生活、政治待遇等方面内容的文章,我总是萌发提笔说一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乡镇生活的冲动。  相似文献   

17.
某市心理科专家程飞说,近年来有很多男士前来就诊,他们多是在社会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如科学家、厂长、外企老板等,他们终年如一日般的工作,几乎从不休息,长期在紧张和压力下工作生活,致使最终出现不良的心身反应。  相似文献   

18.
25年前,美国杰出的心灵导师露易丝·海出版了她的代表作《生命的重建》(该书被译为25种文字,至今仍在35个国家和地区热销不衰)。在书里,她说:“我们真的会变成我们自己所想的那样。我们认为自己好,自己就会更好;认为自己坏,自己就会更坏。所有我们生命中的痛苦和愉快,都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哲人说:上帝在关闭一扇窗子时,又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子.事实的确如此,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现象:如果一个人双目失明,你就会发觉他的听觉较一般人要灵敏得多;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双手,你就会发现他的双足竟会变得灵活无比,除了行走外,还能帮他吃饭、写作、做家务.而且世上还不乏用口衔笔足做画,功成名就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20.
接到《财务与会计》杂志的邀请,和行业内的各位女性同仁们共同分享如何平衡工作、学习与生活这个话题后,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哪些状态可以分享?少女时代的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做一名独立、自信、优雅的女性,这也是我矢志不渝的目标.如今已过不惑之年,蓦然回首,欣慰自己没有蹉跎岁月,还好仍然是年轻时想要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