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亮 《中外管理》2011,(7):82-83
为员工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以制度进行保证,辉瑞让员工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彻底拆掉了外企的"玻璃天花板"。作为一名外企员工,你了解自己的潜力吗?传统观念中,销售代表的终极职业目标是销售总监,行政前台的最高期望值也不过是升级成为总裁助理,外企的"玻璃天花板",  相似文献   

2.
公司动态     
《中国新时代》2007,(5):130-131
FESCO 2007年植树节2000余名外企员工及志愿者参加为深入开展“微笑北京”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外企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外企服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1,(4):153-153
普华永道25岁美女硕士入职半年猝死 近日,微博上一则"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引起网友关注,仅一晚上就有近万人转发。帖子中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一名入职仅半年的员工由于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  相似文献   

4.
清敏 《新前程》2009,(1):36-37
近日,广州某外企公司为员工安排了一个很特别的培训:上厕所培训.300名员工都要接受这项培训,并要签字确认是自愿参加.  相似文献   

5.
魏刚说自己是当年进入外企时年龄最小的一名外派员工,同时也是最早当上外国商社首席代表的人. 当年外企为年轻的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当身边的人只能凭想象了解外面的世界时,他就拥有了走出国门大开眼界的机会."外企给了我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让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拥有了深厚的人生阅历."魏刚对<中国新时代>说.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2003,(6):82-83
上海外企普遍采用隔离措施,但是最不愿意送返外籍员工;香港的外资企业使用口罩比例比广州外企和上海外企都要高得多, 同时最普遍地采用员工弹性工作制  相似文献   

7.
叶紫 《企业文化》2005,(9):79-80
Do what you say,say what you do,做你说过的,说你能做的。这是在外企工作的员工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外企员工因为不同的工作文化造成了他们的职场经历也不同,那么在外企他们的生活、工作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本期话题将特别请一些在外企工作的职员来说一说他们的职场经历。  相似文献   

8.
前传 人才服务最早可以溯源到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外企纷纷开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由于当时外企用工受到政策的限制,类似于"外企服务公司"的机构应运而生,为外企招募当地员工,但这并不能代表人才服务的开始--因为招募的外企员工关系还被挂在"外企服务公司"名下,只不过是劳务派遣性质而已.  相似文献   

9.
如今外企一直是就业者的首选之处,但深圳华为公司(简称华为)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在华为8000余名员工中,大学学历以上的员工占到85%,并且从事产品开发的科研人员达3200多人,这其中70%以上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华为人才济济的表面原因是,华为提出员工待遇向外企看齐,高收入引来了优秀人才,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华为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人力资源原则。 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分配体系,为公司系统内尊重知识与个性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大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华为基本…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1日,天涯网上出现一个标题为“腾讯大幅降薪裁员“的帖子,该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腾讯公司内部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迅速被腾讯公司员工私下广为转发。事实上,此前一天(3月31日),腾讯公司员工已经从公司的一份全体邮件中获悉了相关内容,但这个帖子显然点燃了公司内部对薪酬改革方案的不解和怨愤。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家外企的中国区总经理和秘书的信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外企员工中广为传阅。很多人读后的感叹是:这位秘书太“牛”了。而事件的结果是:秘书辞职,总裁被调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家美资存储器生产商的中国区总裁回办公室取东西,发现没带钥匙,而秘书已经下班,自己被关在门外。他给秘书发的谴责信中,要求她今后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都要跟每一名经理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代》2010,(4):16-16
相较于其他企业,外企为了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留住人才激励员工,除了富有竞争力的工资之外,完善的福利计划也是外企重要的人力资源战略。尽管每一个企业的员工待遇要根据具体企业的效益而定,但外企的国际身份,基本代表了其背后所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待遇的大体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第一季度,在华跨国企业在北京地区的人才需求量较2010年第四季度明显上升,而外企员工的流失情况则有所回落,使得外企员工流动指数达到53%,是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历史最低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11,(6):26-27
中国员工的敬业度状况究竟怎样?什么样的因素在影响员工敬业度?如何有效提高敬业度?近日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简称:外企调查)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敬业度调查结果出炉,对目前中外企业广为关注的员工敬业度进行全新解读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外企竞争力已远不如以前” 2月5日,英特尔宣布调整在华生产运营计划:未来12个月内,将其位于上海浦东的封装测试工厂整合到成都工厂,预计将使约2000名员工的工作受到影响。仅仅一周后,2月11日,摩托罗拉确认在中国区进行裁员,该公司称裁员将是一个持续评估过程。“以前总觉得世界500强的企业既稳定又风光,但现在看来,外企的竞争力已远不如以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企业对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视,普遍引入了外企使用的多种员工绩效考核方法,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分析了员工绩效考核中比较典型的三类方法,指出了我国企业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并尝试给出一种适合我国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外商投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有科技理论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而且还有企业精神的培训。通过企业精神的培训,促使员工热爱企业,把自己的荣辱、利益、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多作贡献。这里介绍一下我国境内的外企对员工进行企业精神培训的几个事例,其他企业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训。企业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是外企特别注重的。这关系员工对工作负荷和节奏的承受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于是,外企采取种种形式培养本企业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例如,中韩合资三星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对新招聘的员工首先就是进  相似文献   

18.
邓展 《新前程》2006,(6):56-57
“这件事传得太广,我都找不到工作了。”离4月9日瑞贝卡给他的老板回复邮件仅仅十几天时间,“邮件门”的当事人瑞贝卡就发生了这样的感叹。仅仅一周左右的时间,一起老板和员工闹矛盾的公司内部的“家事”就传遍了全国几乎所有外企,成为各大外企员工和网络舆论谈论的热点。这让瑞贝卡始料未及,从上面的言语中,不难看出当事人有些后悔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李靳 《企业文化》2005,(1):67-69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到中国,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也会走 进去,与各种肤色的老外一起工作。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来到 了,就让我们快快乐乐地在外企茁壮成长。 寻找最佳生存状态 戚丹24岁 芬兰某集团北京分公司 戚丹虽然在外企才呆了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但是她已经脱掉 了学生的青涩,愈发地干练和成熟了。谈到在外企的工作经历,戚 丹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兴奋。在外企工作,工作时间内员工之间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两个外资密集区——广东省东莞市和江苏省苏州及昆山市。将两者为外企提供的人力资源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差异:苏州的政府官员有企业家经历,东莞的没有;苏州外企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有懂经营管理的本地人,东莞的基本上是外地人;苏州外企的员工有25%是从国有企业、乡镇企业转移来的本地人,东莞的基本上是外来的农民工。苏州的特点使外企逐渐融入当地社会,东莞的特点使外企与当地社会出现了隔阂,东莞需要调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