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备注 l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美国 GDP 进口 出口 CPI 失业率 日本 GDP 进口 出口 CPI 失业率 欧元区 GDP 进口 出口 CPI 失业率 中国香港 GDP 进口 出口 CPI 失业率 新加坡 GDP 进口 出口 CPI 失业率 2 .2 3.0 4.5 3.3 4.0 3.8 4 .0 4.4 10.6 12.6 4.6  相似文献   

2.
我国物价总水平波动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林  李冬连 《价值工程》2011,30(16):142-144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PPI和CPI的结构突变特征,并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刻画了我国物价水平(CPI)的波动路径。结果表明,CPI序列在2003年7月、2007年5月以及2008年7月三个时间点上存在结构突变现象,从而将CPI的运行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另外,PPI的结构突变时点一般较CPI滞后1-2个月,这说明CPI触发了PPI的上涨,而PPI又会给予CPI以上涨支撑。最后,分别对以上四个子样本区的CPI序列波动性进行了建模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间的CPI波动具有条件异方差性,可由GARCH(1,1)模型来描述。而其他阶段的CPI波动均可由AR(1)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CPI舆情指数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标: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构建CPI舆情指数辅助预测CPI。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构建CPI低频与高频舆情指数的统计方法,并通过选用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的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指标具有领先CPI的预测作用,依此建立的CPI舆情指数有助于改进CPI预测精度。研究创新:揭示了基于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指标与CPI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门限回归的CPI低频舆情指数构建方法;使用动态因子模型估计出了CPI高频舆情指数。研究价值:预测CPI时可辅助利用基于大数据构建的CPI低频与高频舆情指数信息。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1996年1月~2011年2月间我国月度CPI和PPI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PI和PPI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且CPI与PPI呈正相关关系,而且系数较大,表明PPI对CPI具有显著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CPI与PPI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但从短期来看,CPI的变动受自身的影响较大,且与PPI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1996年1月~2011年2月间我国月度CPI和PPI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PI和PPI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且CPI与PPI呈正相关关系,而且系数较大,表明PPI对CPI具有显著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CPI与PPI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但从短期来看,CPI的变动受自身的影响较大,且与PPI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1990年到2013年的CPI、M1和上证指数的年度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上证指数和CPI、M1之间的关系。经过检验,上证指数和CPI、M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CPI的上涨和M1的增加都会刺激股价的上升。  相似文献   

7.
马克  舒眉 《乡镇论坛》2008,(6):10-12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07年儿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了10年来的纪录。其中单食品一项就让CPI涨了6%,换句话说,CPI的九成涨幅由食品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与CPI协整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2005年1月到2010年12月的CPI与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与CPI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对CPI的长期弹性为0.436,短期弹性为0.1626,误差修正系数为-0.8844;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对CPI的作用当期比滞后期大,当期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增长1个百分点,CPI将平均增长0.165个百分点,CPI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滞后一期的CPI增长1个百分点,当期的CPI将平均增长0.815个百分点。因此,抑制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控制CPI上涨的最有效的途径。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和调控应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3,(3):157-160
基于1985年至2009年的年度数据,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FDI、CPI、OFDI之间的关系,得出CPI与FDI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PI与OFDI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FDI变动是CPI变动的Granger原因,但CPI变动不是FDI变动的Granger原因,CPI与OFDI之间的Granger因果性不显著,原因可能是FDI中存在大量投机资本引起了通货膨胀;我国OFDI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经济影响不明显。最后提出可以通过监测FDI的流向,增加OFDI规模来控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CPI上涨下的薪酬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过CPI."这是目前广为传播的一句戏谑.自2007年以来,CPI上涨速度一路高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2008年一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8%,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消费的价格上涨了21%.居民的生活成本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CPI历史数据、狭义货币供给量(M1)、贷款利率、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作为自变量来分析1994年1月至2010年3月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应用ARCH、GARCH、TARCH建立模型分析CPI的波动性,说明CPI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TARCH的非对称项系数为负,带来的冲击减小CPI的波动,表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能够调控物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近18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变动分析,实证研究了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这段相对稳定期间我国的货币供给变化率和CPI变化率的关系,得出在此期间M1变化率和CPI变化率之间存在正相关,而M0和M2的变化率则与CPI变化率不存在正相关的结论,体现出活期存款的变化对于CPI的变化在短期内存在正相关,而现钞和定期存款变化对于CPI变化在短期内的正相关性则不显著。该方面的分析结论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供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屡创新高。根据我国1990年-2008年的CPI时间序列,首先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确定输入向量,然后应用改进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分别预测出2011年和2012年我国CPI将分别为104.9和105.2,实验结果证实了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CPI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热轧钢材产品价格是反映我国钢铁行业景气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公开发布的CPI数据对其变动情况进行预测,对钢铁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CPI指数建立热轧钢材产品价格预测理论模型,利用1997年至2012年的CPI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热轧价格与CPI数据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可以利用模型与CPI数据对未来热轧钢材产品价格波动进行预测。相关结论对钢铁企业合理安排产能与治理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2004年CPI步人上升通道起,2006年中期呈现加速上扬的趋势,2008年的2月CPI达到了近年来的历史最高点8.7%。从2009年开始,进入2011年,CPI逐月攀升,7月则达到6.5%,创近37个月来的新高,远高于政府年初制定的4%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标:基于波动性-持续性的核心通货膨胀测度方法是否适用于中国核心CPI的构建。研究方法:使用中国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CPI相关数据,利用基于波动性-持续性的方法测算中国核心CPI,并与其他方法构建的核心CPI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基于波动性-持续性的三重加权法(包括V-P-E法和T-RMSE法)构建的核心CPI是无偏的;三重加权法具有较强的追踪趋势通货膨胀的能力;在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能力方面,三重加权法具有较好的表现。总体来看,三重加权法是测算中国核心CPI的优良方法。研究创新:使用同时考虑波动性和持续性的方法构建中国核心CPI,并验证了其优良性。研究价值:基于三重加权法的核心CPI可作为测度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志红 《数据》2013,(2):64-67
本文以货币数量论和需求供给模型为理论依据,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选取北京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MPI)和货币供应量(M2)的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验证了货币供应量与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短期内影响较弱;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建模分析,得出CPI对自身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其他变量,M2对CPI的影响存在2个月的时滞;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出MPI对北京市CPI变动有较大影响。根据模型计算出2013年全年12个月的CPI预测值,预测2013年全年CPI增速为4.48%,今年重质量、增效益、控物价的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以来,我国CPI与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了长达18个月的反向走势。2012年,在生产资料出厂价格、销售价格分别下降2.5%、5.6%的同时,CPI上涨2.6%;2013年上半年,在生产资料出厂价格、销售价格继续分别下降3%、5.5%的同时,CPI继续上涨2.4%。回顾  相似文献   

19.
自2009年11月CPI指标由负转正以来至今,CPI同比增长已超过23个月,特别是进入2011年以来,CPI更是以平均5%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CPI指标的持续增长不但说明我国通货膨胀在持续恶化,更增加了人们对我国未来经济通胀的预期。如何正确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找出应对对策,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企业》2008,(7):13-13
越南经济恶化的根源在于CPI。”越南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首先表现在通货膨胀上。今年5月,越南CPI涨幅达到25.2%,创下1992年以来最高水平。“一旦CPI涨幅超出民众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