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辋川     
知道了王维,也就知道了辋川。知道了春的辋川“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知道了夏的辋川“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知道了秋的辋川“飞鸟去不尽,连山复秋色”;知道了冬的辋川“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辋川在陕西蓝田境内终南山北麓,距古长安城仅百十里。许多介绍大诗人王维的传记上都说他晚年隐  相似文献   

2.
王维以其诗名盛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纵观王维的一生,青年时他豪情满怀,充满济世之志,挥墨书写咏政诗,边塞诗,篇幅短小,语言精美,为世人广为流传。中年时他归隐山林,在佛理和山水中纵情余生,自然的山水风光与禅宗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赏诗便是观景,观景亦能悟佛,悟佛才知人世的道理。透过王维的诗与禅趣,静析鉴赏其对世间万物在宗教思想高度上的思考与创作。  相似文献   

3.
三仁乡,在浙江遂昌县有一定名气,一因它是畲族自治乡;二是革命老区乡中第一个小康乡。小康乡在丽水市所管辖的山区还真不多。乡的名气大,但乡党委书记王根森的名气好象不如乡的名气大。好几次他到县委汇报工作,被门卫拦住要求登记;有一次是他乡里的一般工作人员进去了,他却被拦了下来,他至今没搞清楚是什么原因,想了半天说可能是因为他总穿胶鞋,衣着不够“现代”。  相似文献   

4.
惠安县辋川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明朝中期,辋川就已是闽南一带闻名的商贸港口城镇,境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辉煌的文物胜迹把辋川装扮得绚丽多姿,丰富的文化底蕴更使辋川锦上添花。这里南音久负盛名,北管独树一帜,元宵花灯、清明风筝、端午龙舟竞渡、侯卿大鼓等习俗历代相传,诗书画盆景艺术得到承传与创新。今年元旦,辋川镇又举办了文化节,这是辋川镇几十年来的一大盛举,以文化促发展对辋川新一轮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辋川镇地处湄洲湾南岸,全镇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7万余人。它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投资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5.
王维的诗,不论是山水田园诗,还是抒情诗都善于将主观的情与客观的境融合统一,既含蓄蕴藉,极富“言外之意”,又传神优美,具有自然之美。王诗不仅融入了画家和诗人的情思,又渗透了深刻的禅思体悟,因而达到了一种心境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的纯美境界。在他创造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明精致的画面,又有飘渺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这种镜花水月般的诗歌意境表现的是诗人静观寂照时感受到自然界的宁静优美,是以动写静,喧中求寂,超以象外而入于诗心的空明与寂静之禅悦之境。虽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多带有禅意和禅趣,但像王维那样直接契入空灵禅境的并不很多。王维诗独具特色的宁静和谐与空灵意境,使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也成就了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  相似文献   

6.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浓厚的禅味.这得益于他中后期吏隐与禅隐的统一,也得益于他自觉将禅的观照移入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7.
孙蕊 《新西部(上)》2007,(6X):192-192,198
王维的诗,不论是山水田园诗,还是抒情诗都善于将主观的情与客观的境融合统一,既含蓄蕴藉,极富“言外之意”,又传神优美,具有自然之美。王诗不仅融入了画家和诗人的情思,又渗透了深刻的禅思体悟,因而达到了一种心境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的纯美境界。在他创造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明精致的画面,又有飘渺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这种镜花水月般的诗歌意境表现的是诗人静观寂照时感受到自然界的宁静优美,是以动写静,喧中求寂,超以象外而入于诗心的空明与寂静之禅悦之境。虽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多带有禅意和禅趣,但像王维那样直接契入空灵禅境的并不很多。王维诗独具特色的宁静和谐与空灵意境,使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也成就了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  相似文献   

8.
刘晓楹 《魅力中国》2014,(18):116-116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淡雅,意境空灵宁静。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这与他在诗歌中所运用的色彩有一定的关系。王维在诗中多采用青、白、红和水墨色描景状物,对于其青、白和水墨色的用法,许多学者进行过探讨分析。但对于红色意象的运用则较少提及。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联系王维的从官隐逸之路浅析王维红色意象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宣汉县王维舟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枚以红军战士头像为图案的邮票,它是1934年由时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亲自设计的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邮票。这枚邮票对研究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发现】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邮票是《中华集邮》杂志主编符纯孝收藏并捐赠的。从宣汉县走出去的符纯孝,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广州从事文物收藏时,收集到了这枚十分罕见的邮票。后来,他以20万元的价格将邮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细品研读王维的作品集和唐代诗人王维的有关女性诗来看,由于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受母亲教育的影响,把对母亲的爱转化为对女性的关怀和尊重乃至理解,并把这种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加之王维作为长兄,承担起了诸多家庭义务,自然就多了一份担当和理解.为他以后以独有的视角、敏锐的思维来描写女性起到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中国山水诗创作的辉煌时代,而王维正是这个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以景做诗,把诗情画意赋予山水景物,生动地描写自然风光,使读者悠然神往。王维的诗具有意境美、田园风光美、景观美和音响色彩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提起河北省武安市车辋口村,可说是远近闻名,一个夹在山旮旯里的村庄,一个十几年前还是全市三大穷村之一的村庄,而如今却一跃成为“全市十强”村,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村”,究其腾飞之奥秘,车辋口人如是说:因为我们有一个致富路上的带头人——王中安。 王中安,从小在穷苦中摸爬滚打,造就了他倔强的性格和坚强的毅力。一九八三年,支部改选,他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他胸怀满腔热忱和许多美好的憧憬走马上任了,可严酷的现实却摆在他面前……。  相似文献   

13.
吴家阳 《开放潮》2001,(3):40-41
农民按时上下班,按月领工资,应用现代化的机械在农田里耕作。这样的情景,你不要以为是在看科普电影,也不要以为是幻想。在惠安县的辋川、张坂等镇,当地的农民现在就是这样的劳动方式。 从福州往泉州走,到惠安辋川-带,可以看到一片平坦而又广阔的田野。这里,被称为走马埭,是惠安县稻谷的主产区。1989年,在许多人提出开发走马埭的呼声中,这片耕地被有远见的领导者保存了下来,划入重点耕地保护区内。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福建途经此地时,语重心长地说“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对这片保护区给予高度评价和…  相似文献   

14.
王琨返乡记     
在海南的时候,他有自己的企业,有豪宅娇妻,可是,他却离开了那里,回到了西部故土。这一回来,还真让他得到了更多的东西。在陕西省合阳县,王琨的名声早已超过了当地的达官显要。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地方,花400万元承包荒山,花300万元办一所学校,而且又有一个“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称号,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名气呢?可是,人们只知道王琨的名气大,但又有谁能知道他为此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申玲玲 《魅力中国》2013,(14):118-118
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广大士卒,这是高适诗歌创作的两大主题,也因此使他的诗歌透着一种“悲壮”的美,他在后人心目中也接近于拥有爱国热忱渴望奋勇杀敌的英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封丘作》)也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然而,高适的干谒之作,却着实给他高大的形象染上了污点,甚至有人因此认为高适是一个心口不一、虚伪至极的人。唐朝类似于高适这种情况的大有人在,如骆宾王、王勃、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岑参、韩愈、李商隐、杜牧、韩促等都曾为入仕或入幕创作干谒诗。那么。干谒究竟能否作为评判诗人人格的因素呢?它与诗人的人格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6.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孟浩然的诗清新俊逸,流畅华美,广为流传。有些诗作口语入诗,语淡而味浓,彰显其浓厚的生活底蕴与超脱闲适,隐逸自安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小故事 《发展》2013,(5):48-48
有家报社面向社会招聘一名副刊编辑,先笔试,后面试。笔试分数最高的是个25岁的中文系毕业生。他写作天分极高,仅短短的几年间,就有数百篇作品问世;随着他在本地文人圈子中名气越来越大,作家协会准备吸收他为新会员。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青年接到通知前去面试的时候,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却告诉他,半个小时前,总编已取  相似文献   

18.
王维的山水诗格调高雅,他博采楚辞、乐府、陶渊明、谢灵运之长,并加以推陈出新,使自己成为山水诗的巨擘。他的部分山水诗暗蕴禅意,则是山水诗中不多见的,这与他的身世和坎坷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王维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博陵崔氏虔诚奉佛三十多年,这对王维影响很大。王维幼年即通音律,善属文,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春风得意,因伶人舞黄狮子牵累,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又因张久龄案受牵连,而出使塞上;安禄山攻陷两京,王维被迫受伪职,  相似文献   

19.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终南别业》一诗。在1000多年后促成了一桩“有文化”的生意。  相似文献   

20.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终南别业》一诗。在1000多年后促成了一桩“有文化”的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