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受教育水平、教育回报率与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均收入的差距受人力资本差距影响,人力资本差距越大,人均的收入差距就会拉大。同时如果教育差距体现在高等教育水平上,则收入差距会拉开更大;若教育差距体现在初级教育水平上,则收入差距拉开会相对前一种情况要小一些。中国教育回报率的变化不同于国际上的一般趋势,更多地表现为教育程度越高、教育的边际回报也越高的趋势。教育水平,教育回报率与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要减小收入差距必须加大教育投入,缩小教育及其回报率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中国收入分配与“人口红利陷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影响中国收入分配的各个层面入手,通过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探讨了贸易全球化、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金融深化、科技进步、教育水平等对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全球化短期内会加剧中国的收入差距,原因可归结为人口红利陷阱,但长期内将有助于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也会扩大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与深化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受教育程度提高和劳动力由低阶部门向高阶部门的转移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3.
孙宁  李明真  李达  王永路 《技术经济》2023,42(10):38-48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在重塑行业内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群体的“技能-技术”匹配关系和收入分配。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制造业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探讨其内在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技术进步扩大了行业中的性别工资差距,但使整体工资水平趋于上升;(2)技术进步使低技能群体的性别收入差距缩小,但却扩大了高技能群体的性别收入差距;(3)制造业中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教育程度、行业内性别偏好、女性精细化能力优势以及低技能工作对体力技能需求下降的方式影响性别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对国内企业产生不利的需求冲击,那么员工收入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呢?企业是否会通过降低员工收入来转嫁这种不利冲击呢?本文首先构造一个理论模型,分析汇率变动对员工收入的影响,发现汇率升值会通过进口竞争、出口收益和进口成本三种不同的渠道影响员工收入。然后,我们利用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样本验证理论机制。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1%将会导致员工工资下降1%,其中,进口竞争效应导致下降0.6%,出口收益效应导致下降0.5%,进口成本效应造成上升0.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收入的汇率弹性在不同类型的企业(生产率差异、所有制差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汇率调整还影响企业间的员工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从收入结构视角,考察我国城乡居民分项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样本区间内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入结构上的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2004年前后表现出相反的结果;工资性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差距拉大,逐步促成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的扩大;东中西各地区的收入结构上的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李实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如果仅看货币收入差距,或者名义收入的差距,津巴布韦的城乡收入差距比我国稍高一点,但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1]。刘安萍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曾有所缩小,但自1988年以来,总体上在波动中呈现扩大趋势。198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7:1,到2000年扩大为2.9:1,2002年为3.1:1,2004年扩大为3.2: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6:1。2004年,全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周玲 《发展研究》2013,(11):19-23
1985年以来,从整体上看福建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上升的,但在部分年份有下降的现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1991年以后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低于全国,并在1993年后两者之间的差距趋于稳定.本文借助1985-2011年福建省的相关数据,定量分析了对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起贡献作用的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众多的影响因素当中,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财政支出、教育水平、外商投资水平是影响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想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内生家庭谈判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当前婚姻匹配中梯度匹配与结构性失衡并存现象。本文认为,由于在养育孩子投入中自然的性别差异,择偶倾向上出现性别差异,女性存在向上匹配倾向,而男性则存在向下匹配倾向。当受教育程度性别差距缩小,尤其是高学历人群中男女性别比降低时,出现梯度匹配与高学历女性的匹配困难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收入差距扩大与中国内需不足: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理论模型。接着,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性地考察了三类收入差距变量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发现,这三类收入差距变量确实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Granger原因,并且在样本区间内,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分别可以解释居民消费率下降幅度的33.6%、18.3%和42.8%。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但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政府经济行为和投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并运用1990- 2008年的非平稳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动态面板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一期对当期有明显的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的负影响;教育水平、政府经济行为以及投资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收入差距拉大和腐败犯罪率下降是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在转型新兴经济体中国显现出的两个最突出的现象。本文统计分析、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地方官员腐败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腐败不是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而收入差距拉大对腐败行为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这一关系虽然与国内外许多已有研究结论有一定差异,但与中国现实是吻合的,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收入差距与腐败的这一特殊关系进行了理论解释,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讨论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估计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并对收入定义、样本权重结构、抽样偏差以及地区间货币购买力差异进行调整,试图得到比较客观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本文利用了帕累托分布修正住户调查抽样偏差对收入差距指标的影响。本文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达到了较高的程度。高收入人群样本的偏差导致了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严重低估,也导致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和全国收入差距的较大程度的低估。  相似文献   

13.
薛继亮 《技术经济》2014,33(9):104-111
利用2000—2012年中国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数据,测度了全国和各省区的城乡居民在收入结构中分项收入上的差距对其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省际层面来看,城乡居民在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上的差距较大,与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不一致;不同分项收入对总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同、影响性质相异;城乡居民在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上差距的拉大是导致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经营性收入差距的缩小可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最后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和未来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城镇失业严重和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的经济和社会难题。从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看,据经济普查,2004年对乡镇企业缩水后的中国劳动力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为59∶21∶20,此就业结构为日本1915年时的水平,韩国1965年左右的水平,中国台湾1955年的水平。按照2004年人均GDP水平和GDP的三次产业结构衡量,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偏差:农业劳动力高15%~20%,工业低6%~9%,服务业低8%~12%。不包括在城镇务工的11000万农民工,农业产业中还剩余15000万劳动力。从城镇就业形势来看,如果按照1990年的城镇人口从业水…  相似文献   

15.
鲁钊阳 《技术经济》2016,(2):102-108
在理论剖析正规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3年中国2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OLS回归方法对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正规金融发展和非正规金融发展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等也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分位点,正规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而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等的影响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智能化技术应用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式,而在追求共同富裕的时代愿景下,智能化技术对不同部门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未来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显著扩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从地区异质性看,制造业智能化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西部地区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从劳动力市场结构异质性看,制造业智能化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在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尤为明显;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劳动力就业极化是制造业智能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传导机制。文章最后为我国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发力方向,也为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决策参考,指出不同地区应对智能化产业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防止其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解释:1997~2005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2005年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以2000年为转折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要素分解分析表明,1997~2000年地区收入差距的下降完全归因于分配效应;2001~2005年地区收入差距的上升主要归因于结构效应。样本分解分析表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是形成农村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费景汉-兰尼斯分解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地理位置、教育、物质资本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共解释了地区收入差距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运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结合Heckman样本选择方法,估计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的收入方程,结果发现,垄断对行业收入的影响远大于性别、教育、工作经验等个人特征。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考察各因素对我国城镇内部行业工资差距的贡献,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分行业看,人力资本因素能够解释垄断行业收入差距的一半左右,管理岗位对竞争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性别因素对竞争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高出垄断行业两倍,非农户口在解释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时的贡献要远大于竞争行业。因此,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亟需打破行业垄断壁垒,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减轻劳动者地区间流动障碍。  相似文献   

19.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出现巨大差异。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利用夏普里值分解法分析各种微观因素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定量分析各因素对不同区域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1999—2010年,区域因素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显著并呈下降趋势;职业因素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最为主要且日益重要的因素,并且对不同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均有重要影响;受教育程度、年龄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明显,对于不同区域内居民收入差距各因素贡献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吴建民  丁疆辉 《经济地理》2011,31(10):1604-1609
基于2000-2009年全国各省份城镇居民收入数据,依据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种方法测度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程度,结果显示2000-2006年差距略微上升,但2006-2009年逐年下降,发现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没有必然的一致性,即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以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代价,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也并不必然牺牲经济的发展速度。通过基尼系数把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解为收入结构差距,揭示了工资性收入是总差距的决定因素,但其对总差距的贡献度在不断降低;转移性收入对总差距的贡献程度也在降低,二者对缩小总差距有积极作用。通过泰尔指数把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解为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发现区域间差距是构成总差距主体,但是从时间序列看,区域内对总差距的影响程度逐步扩大,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城镇居民收入的差异对区域内差距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