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传统耕作和免耕不同覆盖措施下春玉米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各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抽雄期达到最大。传统耕作条件下,地膜+秸秆覆盖净光合速率最高,秸秆覆盖最低;免耕条件下,地膜覆盖净光合速率最高,平均为33.81μmol·m~(-2)·s~(-1),比不覆盖平均增加3.7%。不同耕作覆盖措施下叶片蒸腾速率(Tr)表现为:抽雄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乳熟期苗期成熟期。春玉米气孔导度(Gs)在苗期较低,抽雄期达到最大,传统耕作条件下,地膜+秸秆覆盖保持着较高的气孔导度,平均为260.63mol·m~(-2)·s~(-1),比不覆盖平均高46.0%;免耕条件下,地膜覆盖的气孔导度最高,秸秆覆盖最低。  相似文献   

2.
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力  王晓霞 《魅力中国》2013,(14):388-388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方法:选用郑单958和浚单20这两种玉米品种在河南省商水县的试验田开展试验,将其种植区分为四个小种植区,每个种植区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在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测量叶面积、株高以及茎的粗细情况。以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越密,玉米各个生长发育时期也面积指数数值越大,但是等到开花以后。高密度区域比低密度区域衰减的速度要快;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单株叶面积会有所下降,但群体叶面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开花以后,密度较高的群体叶面积指数衰减速度明显较快;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空秆率也越来越高:商品穗的数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结论合理的密度能够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还能增强玉米光合作用。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3.
玉米和大豆是勐伴镇主要的旱地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大春播种时少雨干旱及部分香蕉地退蕉还田之后,两种作物年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稳定在2.2万亩左右,占全镇粮豆播种面积的67.1%。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2012至2013年,在勐伴镇钟山村指导群众进行玉米、大豆作立体间作高产栽培模式种植(即起厢种植大豆,隔沟起厢种植玉米)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凉州区农村残膜污染治理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致宗  瘳永宏  蔺志越  宋双 《发展》2009,(10):54-55
一、凉州区农村残膜污染的现状 被誉为现代农业“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业节水、增产和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地膜”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武威市凉州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栽培技术,随着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地膜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地膜覆盖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及蔬菜等。据调查,全区农用地膜使用面积约为50余万亩,地膜使用平均为3.5~4公斤/亩,每年的使用总量达200多万公斤。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玉米的产量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农业将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早熟;(2)增产;(3)积极改善农田生态环境;(4)促进收入。不得不承认,推动农业科技中相关推广工作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地膜玉米的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2)深耕;(3)水肥管理;(4)栽植;(5)田间管理等。基于此,为宁夏利通区地膜玉米的生产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高粱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应认识到高产高效栽培方式的重要性以及突出作用,并能结合高粱作物培育生长的实际需要以及特点,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科学栽培技术,实现高粱产量的增加。文章就高粱结合再生高粱的高产高效类型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陕北地区盐碱地整治后种植作物成效及灌溉方式选择,以定边县堆子梁镇小滩子村盐碱地开发治理项目为例,结合当地种植习惯,通过测定在整治后的盐碱地上分别种植玉米、高粱、油葵、糜子、稗子五种作物并采用平作漫灌、垄作覆膜滴灌、垄作覆膜沟灌三种不同的灌溉方式下作物生长状况、产量及整治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垄作滴灌条件下油葵生长状况最佳且亩均收益最高;同种作物不同农艺措施下土壤pH值和全盐量指标降低幅度依次为垄作滴灌垄作沟灌平作漫灌;在垄作覆膜滴灌农艺措施下,不同作物种植土壤的PH值指标降低幅度依次为油葵糜子稗子高粱玉米,全盐含量指标降低幅度依次为油葵糜子高粱稗子玉米。以此可为当地作物种植及灌溉方式选择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作为一项有效的农业生产增产措施,已广泛得以应用。资料记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从用天然材料覆盖地而栽培作物发展而来。1、蔗叶覆盖种蔗经多年多点调查结果表明,用蔗叶覆盖种植甘蔗比对照没有用蔗叶覆盖种蔗的农艺性状有明显的优势,其主要表现:(1)宿根发株率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裸地)提高6%。(2)分蘖率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提高4%。(3)茎长增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增高19cm。(4)茎径增粗,蔗叶覆盖的比对照增粗0.07cm。  相似文献   

9.
1、背景技术马铃薯与玉米套种,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栽培。一般适于在丘陵、山区发展种植。过去多采用单行或窄距套种模式,由于窄行使玉米不能早播,不便于管理和收获,以及光照彼此影响等,所以逐步向宽幅多行间套方式发展,即宽幅套种模式。如今,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己成为西南山区的主要栽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蚕豌豆是云南省秋冬季栽培的主要豆类作物,全省90%的区域都有种植,其中以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较多,占全省栽培面积的80%。蚕豆常年播种面积在480~520万亩之间,亩产量在120~280千克之间,主要作为水稻的后茬作物,栽培在平整而肥沃的田里;豌豆常年种植面积210~280万亩,干籽粒产量在80~120千克/亩,分两种种植模式,一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大白菊和小白菊挥发油的表征进行了分析。目的:盐城洋马是我国大宗菊花药材产地,产量占全国菊花的70%以上,分析盐城洋马基地杭菊花的2种栽培变种(大白菊、小白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栽培类型的确立提供佐证。方法:提取大白菊和小白菊的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相对含量,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从大白菊和小白菊挥发油中检出色谱峰分别为204个和198个,鉴定出化合物各为65个和58个,占挥发油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0.52%和68.45%。结论:大白菊和小白菊挥发油中共有成分为蒎烯、桧烯等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的是石竹烯氧化物,在二者中的含量分别是15.7%和13.1%。结果为盐城洋马菊花栽培类型的确立提供了化学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2.
1、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2、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如果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但引起病害严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马铃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马铃薯与水稻、玉米、小麦、大麦等植物轮作增产效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AquaCrop模型在黄土高原模拟夏玉米生长和农田水分的适用性,本研究利用实测的两种土地整治培肥方式的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和产量数据,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通过AquaCrop模型模拟夏玉米生长和土壤水分的模型参数,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无水分胁迫条件下,AquaCrop模型对夏玉米的贮水量及产量的模拟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对土壤贮水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在15.9~26.3mm之间,相对误差为4.8%~8.0%,夏玉米实测产量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为6.5%~9.7%。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土体改良作用的机理,本文选择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作为典型实例,设置不同砒砂岩与沙的复配比例(1:1、1:2、1:5)田间试验小区与沙地进行对照,于2010-2015年连续监测不同处理土体的质地、有机质、水稳定性团聚体、矿质氮以及玉米产量变化。结果表明:砒砂岩的加入能将沙地土体中的粉粒和粘粒含量分别从3.21%和2.73%提升到20%和5%以上,满足作物生长的颗粒需求,因此适宜于作为一种沙地土体有机重构的材料;在6年的耕作管理中,0-30 cm表层的粉粒和粘粒缓慢向下层迁移,增加30 cm以下沙地土体的粉粒和粘粒含量,复配土土体0-30 cm内有机质含量从0.5%以下提升到3.7%以上,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则从18%-28%提升到20%以上,0-120 cm深度土体内矿质氮储量提升4.5倍以上,玉米产量随种植季数稳步提升至11000 kg·hm~(-2);其中,1:2复配比例上经6季种植后玉米产量达到14234.4 kg·hm~(-2),最适宜玉米生长。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系统分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机理,也为其它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的机制探讨和技术路线制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的核桃生产在全国核桃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云南核桃的栽培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1/3,核桃也是云南省栽培范围最广、面积最大、产量产值最高的干果经济林,位于滇西地区的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楚雄州的南华县、大姚县以及保山市的昌宁县、临沧市的凤庆县均是云南著名的核桃产区,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核桃之乡"。云南核桃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不同还田材料在废弃宅基地土壤复垦中的熟化效果,研究了添加粉煤灰、有机肥和熟化剂三种还田材料后土壤电导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连续种植三季后施用有机肥处理耕作层土壤的保水性较其它两种处理有所提升,电导率下降较多,深层土壤电导率增大,能够减少次生盐渍化风险。不同还田材料的作物产量存在差异,与其它两种还田材料相比,施用有机肥能够较好的熟化废弃宅基地复垦土壤,促进冬小麦及玉米产量增长。  相似文献   

17.
云南海拔在1200~3800米的高原上适宜地膜覆盖玉米种植,其种植技术如下:1、精细整地,规格种植要土细墒平,为地膜紧贴地面,增温保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实行规格化种植,间套种的规格,一般200cm开墒,行比2:2,其中窄行50cm种2行玉米,株距33.3~40.0cm,每亩2000塘,每塘播3~4粒,3~5叶期间苗时留1株,每亩3300~4000株,宽行150cm间种2行豆类或其他作物,行距50cm,塘距33.3cm,与玉米相距50cm。净种地一般墒宽100cm,每墒种2行,行距50cm,塘距  相似文献   

18.
借助污泥堆肥的方法,将污水厂脱水后的污泥作为肥料用于园林花卉的栽培,为解决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出路,避免二次污染,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污泥高温腐熟、干化,将其配制成不同营养土,分别在小苍兰、一串红、瓜叶菊上进行筛选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营养土对小苍兰的生育和切花的产量与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背景技术红麻是一种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木浆造纸原料的理想替代产品。福建、广西、广东是我国三大红麻留种基地,繁育麻籽供北方麻区种植,可发挥"南种北植"的增产效果,红麻留种后的麻杆没有充分利用而被白白浪费,利用本栽培技术即可收获较高红麻种子产量,又可收获高的麻皮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栽培技术方面有收麻皮  相似文献   

20.
塑料大棚丰产栽培与食用菌常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现与典型的低温品种香菇、典型的高温品种紫木耳以及大多NT中温型品种的平菇为代表,采用塑料菌袋栽培的方法,现将大棚综合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