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求家庭因素对校园贷的作用机制,文章就家庭、消费观、校园贷之间的影响,提出"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观的差异造成大学生校园贷使用趋向不同"的假设,建立"家庭—消费观—校园贷"相关性影响分析模型设计相关研究方案,通过问卷收集相关数据,以"家庭—消费观—校园贷"相关性影响分析模型分析中国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大学生对校园贷风险的规避对策,从而提出有效方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校园贷"随之如火如荼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信用消费市场混乱等问题,文章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关于"校园贷"信用认知程度及自我防范意识的分析,研究"校园贷"在大学校园泛滥的根本原因和推动因素,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对于"校园贷"的防范和信用认知以及合理开发大学生信用消费市场提出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非法校园贷在大学校园的飞速发展,泥沙俱下,乱象丛生,屡屡突破法律的底线,严重威胁了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成长。在对非法校园贷行为展开法律分析时,应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把握,分别是借款合同主体适格是合同有效成立的前提,严重虚假宣传可导致合同可撤销可变更,利息过高可以导致利息条款部分无效,借款合同中不能出现违背公序良俗或违法约定,违法催收严重的可构成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校园贷引起的校园惨案层见叠出,校园贷乱像也屡禁不止,其为大学生提供资金的同时,引起了诸多问题,如何采取有效对策控制校园贷已成为现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文章从数据得出,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观的差异造成大学生校园贷使用趋向不同,分析影响大学生校园贷的原因,得出相关结论及对策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校园贷"迅速崛起,其市场良莠不齐、行业乱象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金融监管力度的薄弱、大学生扭曲的消费观、财经素养的缺乏加上借贷平台自律性不足等,导致"校园贷"乱象频出。为此国家和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校园贷"的整顿,网贷平台应加大自身的监管力度,学校也应落实好对学生的财商素质教育,相信"校园贷"能走上正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大学生校园贷款盛行、信贷安全事件频发的形势下,为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校园贷款行为,文章从校园贷运作流程入手,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利弊,归纳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高校大学生校园贷款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校园贷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大学生的资金需求,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消费观念不够理性,加之校园贷处于发展的初期,致使各种乱象丛生。文章对比分析了美国和我国校园贷的差距,就如何规范我国的校园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校园贷"是一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针对高校大学生推出的消费借贷形式,具有门槛低、手续简、到账快的特点。在现今"利益大、处罚轻、风险小"的高校市场中,不良"校园贷"极大地损害了高校学生的权益,妨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各方主体需要重视校园网贷的创新与风险的防范,并且要加强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力度和法律规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下,校园贷依托移动互联平台蓬勃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校园贷引发的大学生受骗、自杀、裸贷等事件频发,逐渐演变成新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校园贷问题的现状,对校园贷引发的校园金融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社会多主体的角度提出协同培育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市场作用下的网络贷款泛滥曾渗透到大多数高校,"谈贷色变"的校园贷引发了一系列校园金融危机。校园贷的终结,也正是校园金融秩序的重新构建。通过分析校园贷兴盛的原因以及校园贷隐藏下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清醒地认识校园金融存在的重要性。进入新时代,高校应当推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金融价值取向教育,建设教、学、管、引、疏等立体式协调教育机制,确保校园金融的正常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1.
当下的大学生具有消费快节奏、社会交往快、追求时尚、前卫等特点,且存在较大差异或超前消费。大学生消费市场是一个规模、潜力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和合理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由于大学生消费乱象而引发的"校园贷"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我们应致力于创建正规保障APP,利用其中记账、财务投资虚拟操作系统、存钱以及小额无风险个人信用贷款等功能让大学生远离"校园贷",学会管理个人财务以及拥有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校园网贷作了概述,剖析了校园网贷引发的系列问题及大学生校园网贷的心理状况,提出了引导大学生远离校园网贷的相关对策。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消费观念;提高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与家庭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京东"、"淘宝"等线上购物平台蓬勃发展,各种P2P平台快速扩张,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现象。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消费需求热切、自制能力差的无产阶级,恰恰与那些试图抢占市场先机的校园贷款公司不谋而合。加之过度消费,无法按时还款的违约金,最后买单的还是学生家长。文章通过对"校园贷之乱"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校园贷"的出现给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信用安全教育有待加强。高校学生信用安全教育方面还存在认识度不高,金融信用安全知识普及度不够,缺乏培养借贷风险意识的机制等问题。要通过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普及金融法律常识,加强诚信教育,建立风险防范监管体系等措施加强大学生信用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持续升温的互联网金融热浪影响下,校园P2P平台呈现爆发式的发展态势。受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校园贷"P2P平台乱象频出。针对近年来校园贷的发展现状、乱象频出的原因进行思考,提出了拯救校园贷乱象的风险防范与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网贷平台逐渐深入到高校,被在校大学生广泛利用。由于相关监管措施不健全、平台自身问题以及大学生意识缺乏等因素,校园网贷产生了较多问题,文章对校园网贷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行研究,为防范校园网贷风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贷一类的借贷平台在方便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隐患,如"裸贷"等非法或不规范借贷事件频发,对大学生群体和整体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大学生作为购买力旺盛但资金有限的群体,具有违约率较高、风险较大的特点,但市场上缺乏有效且完善的大学生征信体系,传统金融机构对此也不够重视。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借贷习惯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负债与信用的重要因素,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两个维度提出衡量大学生信用水平的三类定性指标;最后对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给出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科技与网络的覆盖下,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为网络贷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信贷市场中的信用卡业务被叫停后,网贷平台作为替代品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年轻人紧跟潮流的消费欲望和超前消费意识,使得他们对资金需求较大。随着网络消费的普及,校园网络贷款顺势兴起。大学生使用资金的有限,因此当网贷平台以"放款快、利率低、金额大"等噱头出现在视野中时,易被诱导。近年来随着校园网络借贷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原本就褒贬不一的校园网络借贷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19.
何沙  卜芯  李洁 《理论观察》2011,(6):122-123
近几年,大学生校园暴力问题的频发,不仅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更严重影响到师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五个方面来探析当代大学生校园暴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以期达到缓解或阻绝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刘冰 《新西部(上)》2014,(3):99-99,102
高校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抵御和防范非法宗教校园渗透形势的严峻性,克服工作难点,建立抵御非法宗教校园渗透联动机制,筑牢防范和抵御非法宗教渗透的思想防线;注意群防群治,建设“平安校园”;加强对学生正面教育引导和生活关怀;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察力度;坚决做好反邪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