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把握经济全球化浪潮推进下的国际服务外包业发展势头,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是上海加快建设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海要在全面审视国际发展走势和格局的基础上,根据上海自身特点和优势,明确服务外包业的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并进行政策聚焦。  相似文献   

2.
市场竞争从来不迁就弱者,品牌竞争更是如此.现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市场上,中外企业在各个行业中的品牌竞争都不可避免.对中国企业来说,创国际品牌关键是要采取行动,尤其是对那些已经放弃自主品牌或还没掌握自主品牌的企业,更是到了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提升竞争力的巨大压力。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目前主要遇到了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核心竞争力匮乏的难题。我国应该建立健全企业法制,从法律机制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企业国际竞争力开发与维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拥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借助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仅能够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能够为本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中央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作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要着力打造国家竞争力基础,在国际竞争中为中国赢得发展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使我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面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弱势,我国企业应该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与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特点,认为它是一种新型合作竞争理念。文章指出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是当今国际市场中企业竞争之利器,以此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意义巨大。本文还就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面融入全球化的形势,提出实施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马军 《发展》2007,(3):44-4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日益步入信息技术极速发展、技术升级日新月异、世界市场自由开放、各国竞争激烈残酷、机遇挑战同时并存的新环境.企业要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谋求长期生存与稳步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到核心竞争力是其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企业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国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培育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当前国内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必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文章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当前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品牌化、集团化、归核化、信息化、内涵化等五大战略选择,以有效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强国国际竞争力的评估理念与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强国应具备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一个正在走向强盛的经济大国,应当伴随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逐步提升。今年5月与10月,两家国际竞争力权威评估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先后发布了《世界竞争力年鉴(2007)》和《全球竞争力报告(2007~2008)》,公布了各参评经济体国际竞争力的最新排名。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这两大国际竞争力报告的评估理念、指标体系和最新排名。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术界在深入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更强调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本质。本文创新地提出经济效率是由生产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和边际收益率所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组合。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定义内涵的基础上,本文自主设计了由"经济效率"核心评估指标与"经营管理"、"制度环境"、"资本市场"和"跨国经营"等四个关键评估指标所组成的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或称"蝴蝶模型");"经济效率"核心评估指标的实质内容具体反映在"经营管理"、"制度环境"资本市场"和"跨国经营"等四个关键评估指标运用时所产生的生产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和边际收益率上,或者说"经营管理"、"制度环境"资本市场"和"跨国经营"等四个关键评估指标的运行结果都将体现企业"经济效率"核心评估指标,从而体现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历史时期,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条件的战略机遇期。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极为迅速,于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跃居世界第三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但是,作为一个崛起的世界贸易大国,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和面临的困难。从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来看,仍远远未能从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数量的粗放型转化为依靠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集约型。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世界贸易强国,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全球贸易竞争格局下,SA8000标准的出台可以说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本性和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充分暴露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用社会标准替代技术标准的新游戏规则的本质。如何化劣势为优势,获得SA8000标准利好的一面,这是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所面临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制造业凭借其自身良好的工商业基础,充分利用政府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廉价、高素质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及毗邻上海、地处长三角经济带的良好区位优势,产生了一批以外资为主导的并已形成一定产业集群效应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带动了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江苏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国际联盟博弈的参与方,其夏普里值仍然很低,整体上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且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相应的生存发展及创新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够强,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全球化所伴生的激烈竞争,与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全球化情况下的企业品牌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品牌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更加严峻.我国品牌经营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品牌自身的竞争能力,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构建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寻求适和自己的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与当地化相结合的品牌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一、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定位 北京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艰难探索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提出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到1997年提出“首都经济”发展战略,把首都经济定位成以“三个中心”和“四个服务”为特征的服务性经济,第一次明确了北京经济发展思路,实现了首都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再到2002年提出“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战略,进一步拓宽了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但是如何扩张首都经济总量,实现首都与周边城市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创新。“总部经济”理论的提出,丰富了首都经济的内涵,是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化。这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发展,目的就在于发展北京经济,增强北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然而,由于“三个中心”定位的提出,致使许多人一直强调北京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地位,而忽略了北京经济功能的强化。但是,作为一国之都,作为一个拥有1538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不可能没有很强的经济功能。北京巨大的消费能力、发达的第三产业、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以及“买世界,卖全国”的贸易中心地位等,就足以表明北京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况且北京还有着较为庞大的制造业体系。据北京市经贸委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11月,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有159家在京投资。2005年初,全市共有外商投资性公司119家,占全国总数的55%。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9家,各类研发机构50多家。据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统计,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有5家,即中石化、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华、中粮等,它们的总部均设在北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北京也是中国大型跨国企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逐步演变成全球化的竞争。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了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中硬体条件固然重要,但是软体条件更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我国的许多企业对后者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本文将阐述人本管理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品牌,超一流公司卖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标准对企业的意义日益重要。企业掌握了标准,就等于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搞替代加工。国际贸易新壁垒的核心是技术标准。各种标;隹背后隐藏的是企业竞争力,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是争夺市场的较量。  相似文献   

18.
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国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今年召开的两会和通过的我国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建新型国家体系,特别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要创建和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现代企业,这些都已纳入了我国“十一五”规划建设之中,成为新一轮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策。  相似文献   

19.
谭晨辉 《珠江经济》2005,(11):90-96
在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应对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中国的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呈现产业集群化的特点,产业集群的概念越来越热。迈克·E·波特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的时候,通常会考虑宏观政治经济、行业发展、竞争情况、产业链角色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陶聪 《上海经济》2014,(7):40-41
引言:从高层制度设计层面我们不难判断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协同发展,尤其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推动长江沿江经济带建设领域合作交流、促进长三角地区在更高水平上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必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和新引擎!在此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民间企业组织如何积极参与或成为本轮发展潮流中新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