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五四"运动前,<圣经>汉译经历了唐、明和清三个阶段.译者主要采用了文本内翻译策略和文本外翻译策略.文本内翻译策略包括政治适应性、翻译并行性、文学趋向性和翻译渐进性;文本外翻译策略包括增译、减译、替代、注释、音译、直译.这些翻译策略对<圣经>文化的传播、读者的培养和后来<圣经>汉译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借鉴意义.<圣经>汉译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信仰基督教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翻译事业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翻译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圣经》具有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写作时间、不同作者、写作地点、不同文字等;其次表现为翻译版本多、发行量大;其三表现在经久不衰和不断遭受改动上。《圣经》的文字价值有四:第一,文字的准确性堪称楷模;第二,问题的多样性灿烂夺目;第三,对其它文献的影响历史深远;第四,对英语学习者拓展背景知识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作家、翻译家,他提出翻译应该要遵循三条标准,即"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本文首先阐述了林语堂的翻译观,接着介绍了林语堂的翻译观在其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信"、"达"、"雅"是通行已久的翻译原则,但往往因为译者自身的语言文学修养、文字功力、对原作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等诸多方面差异,在翻译这样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中,丧失或改变了某些信息或面貌,对正确理解原诗作造成障碍或误导,这在对波兰著名诗人辛波丝卡的名诗《博物馆》的翻译中表现得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他己有不少研究,其中不乏洞见,但从译者的修养与责任对其翻译思想的相关研究尚鲜。见鉴此,本文参照严复翻译《原富》的经验,通过作者对译者的"选择"、"信"与"达"、"通"、"责任"这四个方面的理解,对译者的修养与责任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圣经》英译表现出对语言性别政治的关注,出现了性别中性化翻译的新实践。译者们对《圣经》原文中的、或传统译本中的用于泛指的阳性词语予以系统的中性化处理,使新译本呈现出独特的文本形态,但也由此引发了激烈的论争,性别中性化翻译是否适用于《圣经》、中性语言能否准确地表达原意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关键词"仁""礼""君子"的翻译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外国读者是否能准确理解这部伟大的著作,而且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翻译策略。目前这三个关键词的英文译文均没有体现出原文的真正涵义,误导了外国读者,不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采用音译加注释的"和谐翻译原则",既能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特色,又不让外国读者误会为"文化威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翻译学研究和译作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生态翻译学理论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突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的翻译方法是侧重"三维"间的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还要实现文化内涵的传载和交际意图的传递。与以往从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美学理论等角度的分析不同,本文采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转换角度评析唐诗《春晓》的英译文本,分析每一译本在"三维"转换方面的得与失,并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最佳译文。  相似文献   

9.
马丁·路德孜孜不倦地从事《圣经》翻译工作。他的德文《圣经》版本最终成为权威性版本。路德的德译 《圣经》工作,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在德语的统一规范乃至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奥兰多》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女权主义代表人物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属于特殊类型。代表其思想的两部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和《奥兰多》,分别融括了她对女性独立的思考和对女性价值的评判。本文以《奥兰多》为中心,结合其思考观念的脉络,探讨《奥兰多》中提出的"双性同体观"及其对女性主义的判断和思想。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理论及其研究对翻译学和翻译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语境又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影响译者对原文词语及句子的正确理解和表达。理解原文必须紧扣语境。本文首先概述了翻译的本质和语境的有关内容,然后从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角度说明了语境在词语翻译、语法判断、句子翻译及翻译表达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指出充分了解语境对译文的影响是正确进行翻译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翻译课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专业能力培养途径。"导游翻译"课程具有强烈的本地民俗特征,材料选择上应系统选择当地旅游中的典型材料,设计理念上应凸显逆向的训练方式,着力在从实践到理论的方向上使学生获得扎实的文化翻译基本功,形成对核心翻译理论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的本质,认为翻译是从文本分析出发,而终于文本的再造。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翻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商标名的翻译极为重要,商标不仅关系到商品的形象,而且与营销宣传产品有联系的商标名的翻译能给予消费者良好的印象,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打开销路,加强市场占有率。本文通过分析商标翻译的基本要求,讨论出口商品商标译名的翻译的原则和常用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意接合法、改译法等。  相似文献   

15.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当把中文旅游文本译成英语时,往往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文化不可译性。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分析旅游文本文化不可译性的成因,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翻译技巧,帮助实现文化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中词义的理解与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奈达的翻译理论,从英汉互译的角度,通过一些翻译实例,阐明只有正确把握词汇的多义性以及字词在不同文体中的最佳表达,才能使翻译成为一种成功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7.
作为重要交际工具的翻译技能是语言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翻译基础理论和技巧,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实用型的人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翻译离不开对原文上下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