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7月11日是我国古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纪念日,为此,由中央1 5个部委办共同举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及相关纪念活动将在南京举行.为了这个特殊的日子,南京市有两个重点建设项目要在这个纪念日之前完工:一个是郑和宝船厂遗址公园,一个是复建的天妃宫.这两个项目的建设理由都无庸质疑,一是纪念郑和,二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两个项目从开工伊始,就一直遭到文物部门及专家的不断质疑.了解情况的人说,这两个项目是在“骂声“中,依然故我地一天天“长大“的.眼下,离这个纪念日越来越近,专家的责难也愈来愈急.一位文物专家甚至义愤而满怀忧患地说:南京人怕是要丢脸了!……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11日是我国古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纪念日,为此,由中央15个部委办共同举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及相关纪念活动将在南京举行。为了这个特殊的日子,南京市有两个重点建设项目要在这个纪念日之前完工:一个是郑和宝船厂遗址公园,一个是复建的天妃宫。这两个项目的建设理由都无庸质疑,一是纪念郑和,二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两个项目从开工伊始,就一直遭到文物部门及专家的不断质疑。了解情况的人说,这两个项目是在“骂声”中,依然故我地一天天“长大”的。眼下,离这个纪念日越来…  相似文献   

3.
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他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7次远渡重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书写了世界航海史一段不朽的传奇。郑和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及其航海盛举,自然受到了人们的极人芙注,尤其是作为郑和出生地的云南人民。  相似文献   

4.
读到熊思远教授发表在贵刊2005年第4期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一,笔在了解了郑和的生平及航海历程之余,总有一些困惑挥之不去: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动机,影响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15世纪的郑和7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成功秘诀在于拥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心。郑和不是为了单纯的出海而下西洋,个人的愿望是去麦加朝圣。他肩负的使命则是传播大明文化,这是郑和成功的精神支柱。此外,郑和还有一艘坚固的“宝船”。据史料记载,郑和的船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6.
6月25日,在云山诗意举行的“2005‘方圆杯’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广东省航海模型大赛”上,麦广铿以教练员的身份带领几位航模爱好者参加了比赛,他的朋友兼“学员”、同是从事 IT 工作的郭威,夺得了“F5-S 级”帆船比赛的第一名。麦广铿从小就是一名航模爱好者,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去少年宫,看到各种漂亮的飞机舰船,他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住了。父亲看到他很喜欢,就领着他加入了少年宫的航模训练,进入少年宫第四年之后,麦广铿被广州市航海模型运动队录取,成为了一名航模运动员。1989年时,“转正”成为了一名职业运动  相似文献   

7.
郑和下西洋的"走出去",带来万国朝贡的盛世。而一个国家要进步,最做不得的就是"闭关锁国"。上周去无锡讲课,顺道去了附近的太仓。目的只有一个,参观郑和纪念馆。太仓是一个富足、宁静的江南小城市,而在六百年前,这里却是无比喧哗的“六国码头”——这里竟然有全世界最大的造船工厂。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从这里启航的。  相似文献   

8.
15世纪的郑和7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成功秘诀在于拥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心.郑和不足为了单纯的出海而下丙洋,个人的愿望是去麦加朝圣,他肩负的使命则是传播大明文化,这是郑和成功的精神支柱.此外,郑和还有一艘坚固的"宝船".据史料记载,郑和的船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航空母舰",坚固无比,这样才能抵御风浪,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9.
虽然《会计法》颁行20周年纪念日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但各地的纪念活动仍余音未了.各类座谈会、学术报告、评选表彰鳞次栉比。纵观《会计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悉心听取各方财会专家、研究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并根据广大基层财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实施《会计法》所遇到和反映的问题.本刊“特别策划”隆重推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颁行20周年专题——直面《会计法》.就如何健全《会计法》等话题,探讨《会计法》的局限与完善,追溯我国会计法规的历史渊源.鉴析西方会计法规,回顾会计法规走过的沧桑与辉煌.以飨读者.也算是对纪念活动做个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从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开始,全球化进程经历了跨国贸易、跨国生产、跨国创新3个阶段,当今,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发展速度加快,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重新洗牌,孕育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中国企业该如何乘此良机,在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11.
最早召开党开党代会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举行的,因敌人侦探干扰,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进行,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最早把“七一”定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毛泽东同志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演说时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纪念日”。1941年6月3日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延生20周年抗战4周年纪念指示》中,正式确定“七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历史上第一次“七一”纪念活动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来纪念始于1938年,这…  相似文献   

12.
<正>从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开始,全球化进程经历了跨国贸易、跨国生产、跨国创新3个阶段,当今,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发展速度加快,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重新洗牌,孕育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中国企业该如何乘此良机,在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13.
王曦 《中国企业家》2014,(19):84-86
"这事太严重了,变成了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事了。"王潮歌说去年这个时候,中国导演王潮歌还没想到,她能和马来西亚历史古城马六甲发生任伺关联。马六甲王朝始建于1403年,由苏门答腊王子拜里米苏拉国王建立。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五度到访马六甲。从1511年开始,马六甲先后沦为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地。1956年2月20日,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端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西亚独立.独立仪式就选在马六甲的草场隆重举行。因此,在马六甲这个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90万的海边小镇里,碰撞着风格迥异的建筑和文化:葡萄牙人为抵御英国海上舰  相似文献   

14.
谈资     
《新远见》2010,(8):10-13
1打黑:文强之后7月7日原本是中国人民自抗日战争结束以来一年一度纪念抗战爆发的周年纪念日。然而,2010年的7月7日,因为一个特殊人物的死显得尤为特殊:这一天,曾经喧嚣一时的重庆黑社会保护伞头目文强在山城重庆被执行了死刑。  相似文献   

15.
思念柳青     
今年7月2日,是我国著名作家《创业史》的作者柳青诞辰9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不由回忆起曾两次见到他的情形。时间虽已久远,但至今想起来历历在目,令人久久难忘……头一次见他,是1961年的寒冬,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这天,我去西安市建国路陕西省作协大院《延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19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拙著《马克思传》的出版,是我本人向伟大的革命导师致以崇高敬意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无意中听到一个乡镇干部讲:“二万多人一个乡,我得罪你一个人没有关系”。这句话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日本东京,有一座阳光大厦。在这个地方有个电梯,电梯的门口有两位服务员。每当顾客过去的时候,他们总要向顾客鞠躬,往往要鞠躬两次才能进到电梯里面,在鞠躬时还面带笑容地说:“欢迎到本社参观,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当顾客从电梯间出来时,这两个服务员又要向顾客鞠两个躬,嘴里说:“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可是他们鞠到第二个躬时,人已经走出电梯间相当远了,但是他们还是认认真真地向顾客的背后鞠躬。有人问:“你们向人家背后鞠躬,有什么意思啊?”他们说:“你们不是看到了吗?”这表明,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8周年纪念日,为此,本刊精心选择了牡丹江市的两个景点作为推荐,供大家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里,追忆战争年代,缅怀革命英烈.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人们按照简单、常识性逻辑的想象,认为没地种的农民才叫过剩劳动力,而是如果这个劳动力追加到土地上导致平均生产率降低,那么这个劳动力就是过剩.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道理:一个人种一亩地打600斤粮食,理论上的解释是人均年实物生产率600斤,两个人种一亩地打了700斤,用经济学理论化的语言解释说,叫人均年实物生产率350斤,生产率反而大规模下降了.那么显而易见,这其中的一个人就是过剩劳动力,应该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投入到非农产业,投入到城市中去.  相似文献   

20.
百岁照     
康健 《秘书工作》2020,(2):80-80
我年长妻子几岁,有一年她四十八岁,我五十二岁,两人年龄相加正好一百岁,并且这一年还是我们结婚二十五周年,即所谓的银婚之年。无意中发现这个奥秘,顿觉兴味盎然,心里有了主意。与妻子两人随即去照相馆,很正式地照了合影,美其名曰“百岁照”。我俩一致认为,这个创意可谓别出心裁,这样的纪念也可谓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