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宁 《中国经贸》2009,(21):28-29
危机的影响没有结束中国正面临严峻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的形势,出口回升缓慢 2009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国际经济呈现逐步企稳回升态势。但与此同时.危机后期以来国际贸易保护的案件却正在大幅上升。近两个月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贸易救济案件有.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特殊保障措施、对中国无缝钢管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欧盟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正式反倾销税等。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使中国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1970~2008年美国进口倾向变化的统计分析,探讨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真实经济周期(RBC)理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奥巴马推出"购买美国货"这一保护性措施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并提出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深陷经济下滑泥潭中的美国政府在全球经济面临危机的时刻竟然推出了“购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等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保守政策,使各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也变得扑朔迷离。怎样解读美国的贸易政策,中国政府和中国的企业该怎样应对?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旨在提醒处在危机中的各国政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只会让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各国在自练内功的同时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危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危机中负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  相似文献   

4.
姚紫璇 《魅力中国》2011,(18):243-244
目前,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随着中美经济交流的不断加深和发展,美对华的贸易逆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和特保措施,最突出的是“轮胎特保案”。本文先回顾美埘华贸易保护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再以“轮胎特保案”为例分析其实施贸易保护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2008年初至2009年1月底,中国就遭遇来自以美、欧为主的22个国家和地区103起贸易救济调查,影响出口约65亿美元.新贸易保护频繁针对中国有多方面的原因,对中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要趋利避害,积极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随着中美经济交流的不断加深和发展,美对华的贸易逆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和特保措施,最突出的是"轮胎特保案".本文先回顾美对华贸易保护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再以"轮胎特保案"为例分析其实施贸易保护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拖.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国际贸易保护加剧和贸易争端增多。美国率先对中国轮胎制品采取特殊保障措施,这无疑是向世界发出贸易保护主义的信号,同时在中关两国关系中挑起了新一轮贸易争端。文章以轮胎特保案为例,从多个层面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并对此次轮胎特保案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金融或经济危机,各国都往往会有一种冲动或本能,即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使自身置于危机之外,或切断危机传导,或转嫁危机影响。当下正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否也会导致类似的贸易保护主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短期对策和中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执政以来推行兼具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实用主义的贸易政策",其对华贸易保护政策效应的日益显现也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幼稚产业论的短期分析发现,奥巴马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贸易保护,短期内使美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并引起就业规模扩大,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和就业面临较大负面冲击。对中美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分析发现,奥巴马政府单方面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将造成国内消费市场萎缩和失业人数增加,而中国劳动力就业数量不降反升。面对奥巴马政府贸易保护政策和"再工业化"战略的冲击,中国政府部门应与美国积极开展战略经济对话并鼓励国内企业通过"走出去"增加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下半年,呼啸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中国经济从四季度开始,贸易、投资大幅下滑,整个经济处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中,为应对危机,国家及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多以来,经济回升态势比较明显,经济回升的速度、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都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