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潘欣怡  郑小刚 《浙商》2010,(3):94-98
“我要盖一座玉石皇宫,那里有一个博物馆,将放满我毕生所藏以及天下最宝贵的翡翠珠宝。”这个拟建于浦东的“中国现代玉雕珠宝城”——上海艺博园,已成为上海张铁军珠宝(集团)郁艮公司董事长张铁军毕生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人们对珠宝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国内也开始渐渐创立起了一些珠宝品牌。随着大量国际珠宝品牌涌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研究发现没有一个国内珠宝品牌在珠宝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文以改变现阶段我国珠宝品牌在全球的不利地位为目的,对美国珠宝品牌蒂芙尼不同时期的营销策略以及其珠宝设计风格和不同时期的创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胡颖 《商务旅行》2012,(1):54-57
如今人口约12万的小城佛才姆(Pforzheim),有"黄金之城"的美名。它在历史上曾拥有全球第一所珠宝学校、又在随后的岁月里成为欧洲的珠宝中心,却因二战又衰落。如今,这里有2000人从事珠宝相关行业,其中有100人直接在Wellendorf工厂工作。  相似文献   

4.
戴尔德 《大经贸》2009,(6):83-83
在2007年中,我就感觉到危机的到来。往年都要拉闸限电,每家工厂都自备发电机,但从那时开始,电力供应就不紧张了。之后,广东那边工厂倒闭的消息接而连三传来。同时,我的工厂订单连续减少,三个月以上的单不敢接,我也把握不住波动的汇率。  相似文献   

5.
Alfie  LEE 《商务旅行》2011,(5):73-74
差不多三十年前,加拿大小伙子JohnHardy刚刚迈进25岁,他准备着一场环球旅行,但是旅行刚刚开始就结束了。他在旅程的第一站遇到了未来的妻子Cynthia,两人一见钟情,同样让他们着迷的还有发生邂逅的巴厘岛。因为两人同样对珠宝设计有极高的热情,他们在巴厘岛买了土地,建起自己的房子和工厂,共同创造了珠宝品牌、JohnHardy。巴厘岛的风土人情影响着夫妇二人的创作风格,也使他们在珠宝界的名气越来越大,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JohnHardy由一个很小的公司,变成拥有1200  相似文献   

6.
我有过一次珠宝变废铁的教训。2000年的股票市场,一片红火,我手里正好有点私房钱,心里未免有点儿蠢蠢欲动,经“金手指”指点,在这年7月以16.80元买了500股“达尔曼”(600788)。我之所以选中“达尔曼”,是因为国际市场石油的欧元、贵金属价格大幅攀升。珠宝,作为天然的财富象征,必然也是资金理想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7.
交班与接班     
在我17岁那年,某日,我父亲找我谈话,大致的意思是:他计划在退休后,要交给我或者我大哥一个小有规模的公司。彼时他经营着一个集成电路板工厂,做着珠三角常见的来料加工业务,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唐小宁 《浙商》2005,(12):88-89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总,在工厂烟囱冒烟不冒烟的问题上,前后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以往回家时,担心烟囱不冒烟,因为冒烟说明生产正常;后来却担心烟囱冒烟,如果冒烟就有问题,不正常。我多次在会议上讲,环保是高压线,又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导航仪。”[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珠宝产业的转移与重组步伐的加快,我国珠宝产业正从一个加工产业基地转型为综合的珠宝产业集群,尤其是钻石税收政策的逐步优化,带动我国钻石产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作为闪耀在广东这条“珠宝带”上最璀璨的宝石——广州南部的番禺迎来了珠宝业风雨兼程20年后的再一次飞跃:广州市钻汇珠宝采购博览中心(简称钻汇中心)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上海钻石交易所、广州市政府、广州海关等有关部门,以及上海、香港等相关业界人士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筹建,已于2006年9月1日成功启动了保税业务营运的仪式。  相似文献   

10.
去年,辽宁省工商部门接连接到消费者及知情人士的举报,反映珠宝玉石经销行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质量问题严重。今年,该省在第一季度对三个市的珠宝玉石进行商品质量监督抽查。本文对抽查中发现的及执法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定名不符合标准(一)人工宝石不标注“人工”字样,冒充天然宝石。所谓“珠宝玉石”简称“宝石”,可分为:天然宝石和人工宝石两种,两者特性、特征、价格等差距较大。天然珠宝玉石又分为: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按照国家珠宝玉石名称标准规定:(1)天然宝石直接使用其基本名称或者其矿物…  相似文献   

11.
<正>一、珠宝企业做电商的痛点(中国最成功珠宝电商佐卡伊高层总结给我的)1.流量红利时代已过,流量成本很高,加之珠宝本身的属性就决定了珠宝的成交率比其他品类低,目前也就千分之三左右。所以很多商家定位短频快一开始就不对,所以一碰到困难就放弃了(不愿意继续投入)而电商需要坚持,而很多人不能。2.珠宝做电商,货品周转与积压太消耗公司资金链,要投入专业的团队部门来运营;没有一定实力很难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传统珠宝产业以黄金和翡翠为主,钻石几乎不被人们认识。启动这样一个"遥不可及的舶来品"的市场需求,是一个见功力的大举动。在启动需求、引导消费上戴比尔斯做到了、做好了,因为他们专业。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关于珠宝业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去学习、去解读。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在北京东三环富顿中心28楼的办公室里,北京隆昌盛德国际珠宝有限公司总裁张峰豪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当记者要求他对自己目前的现状给予一个评判时,张峰豪淡定地说:“2008年夏天能否将自已旗下的品牌打造成国内玉石行业的前十强,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光彩》2015,(7)
Q/我和朋友合伙开了一个蔬菜半成品加工厂,目前共投资30万元,我投资少,主要负责管理.由于业内企业都是做熟人生意,我们入行晚,人脉上没有优势.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工厂状况不是很理想,客户不多.为了改变局面,我考察了蔬菜成品加工市场,发现只要质量和价格适中,市场不难推广,利润也不错.我提出自己先投入一部分资金,少量生产蔬菜成品投放市场,如果赚到钱,利润算我们两个人的,工厂以后改做成品;如果赔钱,我自己承担,工厂以后继续做半成品.但合伙人坚决要等回本后再转行,我和合伙人的想法哪个更可行?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市场周刊》2014,(1):156-156
时尚品牌近年爱开Pop-up Store(快闪店)的风气也蔓延到美食了。意大利珠宝腕表品牌宝格丽近日在海港城开设了巧克力快闪店“IL CIOCCOLATO”,从1月13日至2月16日限时一个月的时间里,贩售珠宝级的顶尖巧克力。“IL CIOCCOLATO”快闪店内部以原色作配衬,突出马赛克式玻璃地板和墙壁的对比概念。每颗Bvlgari巧克力都采用传统的纯手工工法,在日本表参道的巧克力工厂制作而成,每道制作工序,包括原料的采购及加工,以至印有Bvlgari标志的精致包装盒的选配,  相似文献   

16.
陈婷 《中国会展》2012,(7):40-43
如今,国内大大小小的珠宝展会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贯穿全年,如同它们展示的缤纷多彩的珠宝一样让人眼花缭乱。在众多的展会中,深圳国际珠宝展、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和北京的中国国际珠宝展已经各自壮大,从南向北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拥有一个好的营销战略是一个珠宝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珠宝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珠宝企业为实现长远利益而不断追求的目标。对于中小型珠宝企业来说,更是一项攸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本文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小珠宝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这些企业的发展道路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孙景华 《光彩》2014,(2):41-41
正不防盗的潮宏基的核心思路是信任员工,并且不让他们吃亏广东有两家完全不同的首饰加工厂。第一家工厂在员工上班时如临大敌,每个员工都要先依次走进更衣间,脱下外衣,穿上没有口袋、没有任何金属饰件的工作服,并穿过一道金属感应门,才能进入生产区域。在工作的8个小时内,没有特殊情况,员工不得中途离开生产区域,就连吃饭也必须在工厂食堂内。以上这些还不是全部。如果在工作时间内,员工上厕所的次数过于频繁,或者经常出现在过道上,就会有保安跟踪而来,用手持金属探测器对其进行检查。下班时,员工还得再次穿过金属探测门。要是一个不巧,探测门报警了,那就得在众目睽睽下,接受保安用手持金属探测器对其进行检查,严格程度丝毫不亚于机场安检。如果哪天工厂的黄金和珠宝有所丢失,所有相关人员就都得在保安的监视下被搜身,先由管理人员搜工人,然后管理人员再互搜。和上面一家工厂相比,另一家工厂似乎从来不担心员工盗窃问  相似文献   

19.
在我还没有讲述我被骗的故事之前,我先介绍我的个人情况。我在还没有开厂之前一直是从事工厂的高层管理工作,大小工厂都有做过。在前几年的时间里,我投资了几个公司,现时的工厂是硅胶制品厂,在同行中,我厂的规模算是中等吧。由于我是从事工厂的管理工作的,对产品的销售就不是我的专业了,也可以说我一直都是在学习之中,前段时间我也招了有关此产品的一些销售业务员,大家都在公司中学习中成长。以下就是我在业务中给大家介绍我被骗的真实故事,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以防再受骗。  相似文献   

20.
, 《光彩》2013,(10):42
我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有时会在网上接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大订单.我曾试过把一个大订单拆成几个小订单发给合作工厂生产,顺利完成了订单.但很多大订单客户下单前会要求来看厂,如果发现工厂规模不够大,就会对我们的生产能力产生怀疑.我该如何打消客户的顾虑,取得他们的信任? 导师 余庆:作为小企业主,你应当体谅客户的想法.很多时候,小企业将大订单分拆成小订单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也是客户看到小企业工厂规模后撤单的主要原因.既然你有那么多同行业、同等级的合作工厂,为什么不和他们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大企业呢?规模上去了,客户的信心指数提高了,订单自然就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