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点选登     
创纪录的中国并购年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有必要也有能力开展海外并购活动。外国公司正全力在前景看好的中国市场拓展业务,对中国国内的投资也在加速。中国目前是亚太地区继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后第三大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2.
王立新  胡挺  胡素芬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135-141
国内企业海外矿业并购大战已经拉开大幕。在中国铁和建铜陵有色联手收购厄瓜多尔铜矿这一案例中,究竟谁是最大的赢家或输家?联合海外并购的动机是要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增加企业利润。文章从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两方面研究中国铁建和铜陵有色联手并购产生的经济效应,并购公告市场反应显示中国铁建和铜陵有色股东财富增加。财务指标也有明显的好转。但长期经济效应还得看进一步的整合。企业和政府都应为海外并购系统性做好充足工作。  相似文献   

3.
月度大事     
《新财经》2007,(2):13-13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并购交易网共同举办的2006“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于日前揭晓。本次活动评选出了2006年度“十大并购人物”以及“十大并购事件”。榜单显示以本土资本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并购事件占据了一半以上。来自国内外多家专业机构的数据调查也显示,2006年前十一个月,中国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数量和交易金额大大超过外资在中国并购市场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的并购还大量是横向并购,大量的民营企业远远没有成长到头,国企的“扎堆”运动也方兴未艾。然而纵向并购的数量也很多,因为中国存在很多“天然”垄断的行业,在这轮并购潮中,这些“天然”垄断的行业有着向上下游纵向扩张产业链的强烈需要,成了这一轮并购中的主力军。以财务为主导的混合并趵也有市场,这是由于中国市场割裂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企业成长的“天花板”很低,同时由于行政权力的存在,各行业之间的利润率差别很大,那些成长到“市场”极限的企业,往往会根据其所能取得的行政支持来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市场已成为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主要场所,外资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都可以在产权市场上进行交易,产权市场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6.
跨国并购在我国早已初见端倪。世界著名胶片生产商美国柯达公司在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时,为了对付当时已有48%市场份额的日本富士,就是通过并购中国胶片企业而迅速发展壮大,最终历经4年实现了全行业跨国并购;法国达能公司也是通过收购中国最大的桶装水生产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静 《特区经济》2007,219(4):198-200
近年来,中国企业较大规模的跨国并购频频发生,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障碍,不但影响了并购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还有可能对企业的原有根基造成动摇乃至威胁。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分析和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这是促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整体竞争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如何参与海外并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危机已经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资产定价重估,总结目前全球并购市场并研判其发展趋势,对危机中指导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将有很大帮助。当前海外投资现状随着危机不断深入,考虑到安全性和其收益性,投资者持续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已影响到并购的方方面面,最终也使得去年全球并购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王博 《新财经》2008,(2):64-69
2007年是中国经济的并购年。巨大的并购交易额、一系列与并购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规章制度的颁布、实施,显示出并购在中国的强大市场,同时,也预示着资本力量将成为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0.
媒体     
1《财经国家周刊》2013.09.30中国:群体性并购在钱塘江观潮时节,中国资本市场内一场并购重组的浪潮也正蓄势待发。业内预估,未来的大并购主要发生在产业上下游的整合中,这也是基于价值链的延伸和协同效应产生的,并能促进行业的市场份额或品牌的集中。尽管到达鼎盛时期预计"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但受IPO实质性关闭、并购溢价上升、经济增速下行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的并购重组热已可谓"先声夺人"。作为产业并购支点的金融手段也在政策的摇篮和实践的沃土中成长、成熟。在有了金融手段作为有力支点后,产业并购将可能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并购要闻     
《上海国资》2007,(5):95-95
中国中国并购市场有望达到500亿美元规模4月19日到21日,国际并购集团将自己的首次亚洲年会定在了北京召开,这足以表明资本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国际并购顾问联盟主席汉斯·贝特格介绍,全球并购的规模大概在4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市场今年的规模有望达到500亿美元,其中包括中国企业之间的并购以及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并购。  相似文献   

12.
夏芳 《浙江工商》2009,(7):29-29
近些年来,中国本土企业并购大戏频频,各行业的并购活跃度都大大增加,海外并购市场中也常现中国企业身影。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并购整合更是成为政府和企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复苏迟缓的背景下,中国海外并购面临重要契机,同时也蕴含巨大风险。如果将评价海外并购成败的时间节点扩大到并购后,那么并购后营运情况不良的海外并购都应当被认为是失败的。目前中国的对外并购存在对海外项目的扭曲需求、对市场不熟悉的过高溢价、并购战略落后、管理层虚荣倾向与责任机制缺位以及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不利影响等失败因子。因此,有必要从中长期目标失败的原因来研究如何优化升级本国海外并购战略。  相似文献   

14.
刘羚 《产权导刊》2011,(2):46-48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并购市场受到重创,相比之下中国的并购活动明显活跃.而近几年风力发电行业发展异军突起,也出现了相继并购国外企业的事例.本文就近两年中国风电企业跨国并购事件进行分析,总结了中国风电企业跨国并购的驱动因素,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跨国并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敏 《中国经贸》2012,(6):18-19
截止2011年11月,中国并购市场再创新高,1—11月中国企业实现海外并购106起。战略性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最有效进入海外市场的手段.面对如火如荼的海外并购,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曾轰动一时的TCL的海外并购。2003年和2004年,中国的TOL公司分别并购了德国施奈德公司、法国汤姆逊公司、阿尔卡特公司。虽然并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依然放缓,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市场环境与2013年相比并未有明显改善。但中央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监管层大力推动并购重组的态度,以及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的需求,继续推动并购市场发展。虽然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数量同比减少,但平均交易规模大幅增加。截至6月30日,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发生863宗并购交易,同比减少24.83%;交易总金额达3445.65  相似文献   

17.
并购作为企业进入新市场后快速扩张的手段之一,无论是在中国企业之间,中外企业之间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并购仍旧是一个较新的名词,对如何开展并购活动,中国企业仍在摸索着前行。而外国企业的经验积累及其成功的运作模式值得众多面临着并购的企业关注和借鉴。本文将从一家外资企业在中国成功并购一家中国企业的案例着手,与大家分享其在并购前期(即并购协议达成之前)阶段,如何有规划地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逐步提高,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受各种因素影响,2013年中国并购市场发生了并购狂潮,传统行业并购火热,新兴行业也呈现出并购活跃的局面,跨国并购案例规模巨大。2014年将继续延续2013年的火热势头。  相似文献   

19.
研究有中国特色的产权市场,与单纯的研究国外并购重组一相比,更能了解中国经济深层的问题,也能获得更多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新财经》2005,(1)
谁在奏响2004 年中国并购市场的最强音?中国并购WTO 时代将展现怎样的好风景?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和中国并购交易网主办的2004 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评选,以清晰的脉络和客观的眼光,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国并购市场上的并购大事所留下的轨迹。作为该评选结果的发布媒体,《新财经》希望能够借助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推广,共同推动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帮助中国企业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和建立全球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