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建设生态文明,除了运用经济、法律和政策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想性化为现实性,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持久和谐。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举措,而缺乏伦理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没有深入人心的生态伦理观念,实现生态文明将遇到难以想象的阻碍和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构建河流伦理是应对生态危机、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河流伦理改变了只将人类作为道德主体的观点,强调河流的主体地位,把河流共同体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关怀的对象,是对传统伦理的突破和挑战。河流伦理强调河流的内在价值和健康生命,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人水和谐"的价值观来指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的内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已经引起了学界、政界等各方面的热烈关注.文章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生态文明的形成和主要内涵,包括哲学前提、时代定位、与现有文明的关系、重大作用等.通过深入剖析和梳理,围绕生态伦理理念和演变趋势,针对目前出现扩大化和泛化的理解误区,总结生态文明的本质特点及意义,提出未来应加强定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资源环境制约的现实选择;更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强生态丈明建设,要以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目的,以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保障。  相似文献   

6.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环境伦理与绿色文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人类来说 ,2 0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个世纪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但是 ,这个胜利并没有把人类引向伊甸园 ,而是把人类拖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南北极冰山的溶化 ,热带雨林的急剧减少 ,物种的锐减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能源的紧缺 ,土地的沙漠化 ,耕地的减少……这一切都使得地球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次出现了总体性的危机。因此 ,要使人类走出目前的困境 ,就必须反思和改变这种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经济理性为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立下过历史性的功劳。当人类的经济规模尚未对生态平衡构成威胁时,经济理性是正确的;当经济规模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范围,破坏生态平衡时,经济理性就得让位于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有更广阔的鸟瞰视野,更高的观控水平,把经济理性作为一个特例包含在自己的体系之中。悠久的中华文明充满生态智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论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待循环经济,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会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到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循环,而是一个在"人类-社会-生态"这三维复合系统整体循环下的经济循环系统,为更好地践行于循环经济实践拓展了新的理论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我们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建设新的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从复杂性思维出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考虑人类行为对系统的整体性影响,为此需要从科学研究、实施措施和制度保障的综合作用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生态经济市: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 2 1世纪是城市高速度发展趋势前提下 ,论述了生态城市建设将是今后城市建设中的基本模式 ,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基本标帜。从而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宏观构思、建设、步骤和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发展观和生态道德观,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对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四点启示: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研究,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注重区域差异,增强生态伦理教育的针对性;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和生态消费观;积极拓展生态伦理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加快生态文明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努力促进城镇生态文明系统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达到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建设形式,更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本文通过对公民生态文明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如何实现人自身从污染破坏者向治理保护者的转向,乃是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历史追问。本文以人与自然的社会和谐性为切入点,试图于和谐社会的视阈之中探究生态伦理的特质、构建以及实践性问题。从而突显生态伦理于生态文明转型中的核心地位,以期唤起人们对生态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至关重要,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生态文明观教育、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林产品供给,增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促进消费主义文化产生并蔓延,这种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族生存方式和生态伦理意识对引导人们走出消费主义的困境,构建新的可持续消费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陈俊 《经济研究导刊》2012,(27):246-247
随着生态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学伦理的类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日益明显,其结果必然促进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和谐环境伦理为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提供了伦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