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莎 《东方企业文化》2011,(10):179-180
本文以北京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为研究对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房价收入比法,借助2000年至2009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住房价格等数据,测算北京市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住房保障对象经历了从中低收入家庭向低收入家庭的演变.但对低收入家庭的不同理解导致政策实施中住房保障面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巨大反差,如何界定住房保障对象成为一个难题.作为住房保障对象的低收入家庭,其界定依据是住房支付能力,而测度住房支付能力的关键是家庭月住房消费收入与目标住房所需月还款额.由此,构建基于收入增长的住房支付能力模型,并借助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从而从消费者需求角度界定了我国住房保障对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虽然住宅价格是由住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住宅价格应该与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评价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有房价收入比(PIR)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HAI),房价收入比用于判读住房价格是否合理,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能够反映家庭购买住房的还贷能力.论文通过计算2004年我国34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了城市排序.参照国外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论文采用Pareto累计图的评价方法,得出了我国当前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分布区间.论文的研究成果既可作为政府调控城市住宅市场发展的依据,也可作为居民投资置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住房保障收入线的划定是住房保障准入机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此,我国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以黄石、北京和杭州三市为例,分析了我国目前划定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当前应从国家供给能力角度而非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角度来考虑收入线划分方式,以此控制保障房的供需平衡是当前实现保障房公平分配的重要方式,也是更好落实住房保障制度的较好方式。最后,基于统计分组法,提出在确定政府供房能力限制的情况下划定收入线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动态房价收入比-判断中国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解决好住房保障问题,使每个居民的基本住房需要都得到保证,首先要对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有科学的判断依据。这就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来指导我们合情合理地判断居民的住房困难程度。具体来说,在什么情况下,可认定为对合理的基本住房消费存在支付困难;在什么情况下,可认定为丧失了对合理住房消费的支付能力。显然,只有对合理住房消费有支付能力困难的家庭政府才有必要实施援助。但对于如何测定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困难程度,现有的理论还有很多局限性。本文提出的“动态房价收入比”可以帮助有关住房政策决策者扩展思路,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制定住房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10个城市的中房指数推算各城市2000年-2008年期间的房价,利用国家城调队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数据,计算各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月供收入比,提出月供消费结余作为辅助判断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结果发现所有样本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较高,其中南京、武汉、深圳、成都和重庆五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比其他5个城市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住房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自停止住房的实物分配以来,我国及安徽城乡居民的居住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构建衡量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测算与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的住房负担差距较大、居民住房负担呈不断加重趋势。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平抑房价的过快增长,改善住房的供应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对商品住宅的负担能力;积极发展住房金融,支持中等收入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住房保障范围划定问题分析及改进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住房保障范围通常需根据一个国家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和居民的住房困难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界定,其界定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保障性住房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效率.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各地住房保障范围界定和计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发现各地普遍存在住房保障范围界定依据与居民住房消费支付能力脱节、保障不足和错位并存等问题.论文借鉴了美国、德国等国家界定住房保障对象的经验,提出了合理界定住房保障范围的改进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面积699平方公里,居民人口360万。1960年,新加坡人口密集、卫生恶劣,大多数国民没有能力购买自己的住房。近半个世纪过去,新加坡建造了约90万间组屋,如今已是全球唯一近乎达到百分之百拥屋率的国家,是世界上公认的成功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典范。因此,研究新加坡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对于当前构建与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具有积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杰 《上海房地》2010,(3):21-22
随着近10年来上海第一批经济适用房项目的竣工和待分配工作准备就绪,上海的住房保障工作在2009年终于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然而.毫无疑问,目前取得的这些进展与全市市民对住房保障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尤其在2009年上海商品住宅价格飙升,平均房价收入比远远突破15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上海未来住房保障的发展更加翘首以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经济适用房保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经济适用房保障方式纷繁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调控机制的经济适用房保障模式分类,及各类模式的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分析了全国35个重点城市的建议性保障模式。最后,将建议性模式与现行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需要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住房政策,为此要对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科学的判断。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衡量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房价收入比指标,用上海市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修正使用,以计算结果作为制定差别化住房政策的标准,建立起长效、稳定的住房经济调控政策与住房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的梯度住房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市住房价格持续上升.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权已成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各部门和各地区针对住房保障问题,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制定了诸多的保障政策.但对于市场化条件下住房保障体系的内在运行机理研究则较为滞后.而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住房过滤模型理论可以从微观角度时住房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住房价格进行生命周期全过程分析,较真实地反映住房市场特别是住房保障体系的运行机理.因此本文尝试从住房过滤模型的角度分析国内住房保障政策与住房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并结合该模型的适用条件与面临的现实障碍,探索住房保障措施及住房信贷制度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4.
调查表明,50%多的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由于收入较低,新就业职工住房支付能力严重不足,30%多的新就业职工家庭缺乏租房支付能力;超过70%的新就业职工家庭缺乏购房支付能力。所以,要尽快将新就业职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首先,提高新就业职工收入水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其次,多渠道筹集住房保障资金;第三,积极创新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准入和退出机制;第四,适时推出限价商品住房,利用优惠信贷政策,提高新就业职工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住宅价格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全国35个重点城市1999年-2005年数据为基础,研究城市住宅价格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代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单位面积土地投入、城市区位和城市环境等侧面的职工平均工资、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距海岸线的距离、通过城市的国道数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这6个因素是影响城市住宅价格水平的主要因素.可以预期,当一个城市的这些因素发生相对变化和绝对变化的时候,城市的住宅价格水平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近海地区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幅度会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区住条件进一步优化、投入加大等各种条件的较大变化而高于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16.
宋祥来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3):27-31,36
房地产税改革不仅仅关系到中央和地方间的财事权分配、普通居民的税收负担,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也会对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形成制度约束.本文介绍了房地产税收政策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制度中,房地产税改革对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  相似文献   

17.
基于规划调控的英国住房保障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是住房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也是最注重城乡规划调控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中期开始形成了一套以规划手段为基础的住房保障措施.论文的主旨是对英国基于规划调控的住房保障措施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当前非常突出的城市住房问题进行针对性剖析,使之成为我国住房政策的借鉴和参照.文章首先介绍了英国通过规划进行住房调控的背景,然后对四种主要措施--所有权控制、使用变更控制、贡献和义务机制和规划特例机制的操作方法、实施效果、相关配套政策法规等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英国经验对我国当前城市住房的规划调控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提出改善我国规划调控方法的建议,为住房问题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