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自强  石盈 《经济师》2002,(2):101-102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根据约定 ,可在特定的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公司债券。对投资者来说 ,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可保证基本的投资收益 ,又提供分享公司成长的好处。但是有关可转换公司债券老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明确和解决 ,从而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文章从认购可转换公司债券优先权、建立溢价返回股东制度、老股东的知情权等角度对保护公司老股东利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邹小Peng  李丽 《经济师》2002,(9):125-126
2001年4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这是继1997年发布《可转换债券实施较行办法》后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接纳了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可转换债券有人在公司中的地位特殊,既不同于股东,也不同于普通债券持有人,其权利极易受到侵害,所以文章重点讨论了在各种情况下对可转换债券持有人的保护问题,以求对可转换债券在立法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公司债券设计缺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大荣 《经济师》2002,(2):113-113,155
可转换公司债券自上市交易以来 ,却一直得不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 ,市场表现不尽人意。文章从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设计条款入手 ,着重从期限、转股价和赎回、回购三方面探讨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缺陷 ,并针对设计上的不恰当之处提出了修改建议。以此希望可转换公司债券能得到企业和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2 0 0 1年 4月 2 8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这是继 1 997年发布《可转换债券实施暂行办法》后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 ,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接纳了一种新的金融工具 :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在公司中的地位特殊 ,既不同于股东 ,也不同于普通债券持有人 ,其权利极易受到侵害 ,所以文章重点讨论了在各种情况下对可转换债券持有人的保护问题 ,以求对可转换债券在立法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王铁锋 《经济管理》2005,(14):80-85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西方成熟市场国家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风险收益特征、设计条款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世界上最理想最有投资价值的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6.
羊利锋 《技术经济》2001,20(10):14-16
不久前,虹桥机场等公司开始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这是继1992年深圳宝安发行转债以失败告终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在国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尽管我国在1997年3月就出台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但国内已有的几只可转换公司债券都是由非上市公司发行的,因而在此以前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相似文献   

7.
可转债的价值构成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侠 《经济论坛》2001,(18):11-12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在普通公司债券的基础上衍生并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证券新品种,属于附选择权的公司债券,即在公司债券发行中,发行公司给予债券持有人一定选择权,债券持有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把该债券换成其他有价证券。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本文试就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及投资人风险防范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今年3月25日,国务院证券委发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提出的近期40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计划,并开始组织在国家确定的500家重点国有企业中未上市的公司中进行试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与弊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一种中长期混合型融资工具,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欧美等发达的金融市场已流行多年,且发行量巨大;在香港也逐渐成为热门的金融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企业发行的一种债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事先确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发债企业的普通股股  相似文献   

9.
卢春  杨永学 《经济视角》2003,(12):51-52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发布实行以来,已有许多的上市公司宣布了可转换债券发行计划并获得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继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之后的重要金融品种,上市公司可转债正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对公司融资的影响 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上市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能够使上市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发行时标明发行价格、利率、偿还或转换期限,持有人有权到期赎回按规定的期限和价格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债务性证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产生是由债券与股票的差别及债券的局限性决定的,它是混合金融产品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代表,同时具有债券、股票和期权的某些特征。可转换公司债券早在30年代中期就在西方国家出现,现在它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种重要的中长期混合型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时间较晚,直到90年代,我国企业才逐渐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11.
刘勇 《经济世界》2001,(8):27-28
4月 28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威孚高科当日即发布了关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董事会公告。随后西宁特钢.东方电子相继披露预计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分别筹资4.9亿元和5.5亿元。据悉,目前符合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条件的上市公司已有 80余家。有专家预测,这很可能是新一轮转债热的开端。 一度沉寂的“可转债” 其实,早在 1997年 3月 25日,国务院证监会就发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当年8月3日“南化转债”正式公开发行.标志着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正式…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常规和广泛使用的一种中长期公司债务,它兼具债权性、期权性和股权,对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成长性企业发展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证券市场存在风险,侵害公司债债权人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国要借鉴国 外有关立法的经验,建立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为此,对公司债及其功能、国外公司债 券持有人会议制度予以了较全面介绍,并对公司债债权人权益实施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  相似文献   

14.
张竞芳 《经济师》2003,(5):54-55
文章对可转换公司的发行主体、可转换公司的债券的发行条件以及可转换公司的发行权限、越权发行进行了论述 ,认为我国目前应严格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风险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兴起,为风险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它能使风险企业获得所需资金,进而比较顺利地实现由种子期、创业期到发展期、成熟期的跨越。通过创立模型,阐释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应用于风险投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券)指在一定期限内,依据债券持有人的选择,以固定的金额换取股份,兼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性质,是当今国际融资市场上独具触力的筹资工具和投资新宠。加强可转券的财务分析,是保证试点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叮转券转换价格、发行时机、机会成本、资本结构等方面阐述可转券的财务分析。一、转换价格的分析转换价格是指在可转券整个有效期间,债券可以据此转换成基准股票的每股价格。通常也采用转换率间接表示,即可转券在实际转换时,一个单位的债券能转换成基准股票的数见,两者关系为:转换比率一单位…  相似文献   

17.
周良凤 《时代经贸》2011,(16):211-212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兼具股票与债券特点的特殊金融工具,本文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基本特征、价值、优劣,并以实例对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用西方成熟市场期权定价模型计算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理论价值会明显高于实际价格,表明此模型不适宜于分析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风险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 ,利率的波动使得其对可转换公司债券中隐含期权的理解日益重要 ,特别是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现金流与换股和赎回模式有关且无固定规律可循 ,这一金融工具的风险无法用利率和汇市管理技术来对冲 ,故对其影响的量化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与投资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1、传统的利率风险衡量方法我们容易看到 ,长期债券的价格比短期债券更容易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因此 ,债券到期前的时间长度可被视为衡量风险的合理尺度。由于某些债券在一段时期内分期偿还本金 ,而不是在某个单独确定的到期日偿还 ,在划分债券…  相似文献   

20.
陈玉荣  刘锋 《经济师》2001,(9):131-131,143
可转换债券是兼具期权与债券双重性质的金融工具。它的发行对投资者和筹资者都具有吸引力。它与一般公司债券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转换比率 ;转换价格 ;转换价值 ;转换溢价。文章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价格、发行时与转换时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