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的个人规划,是50岁退休,因为欠了很多债:欠自己和家人的债,生活品质很差,“都没时间有爱好了,多可怕!”5年后,他要重新建设个人生活,而且,他这样想:“如果这个企业非我不可,那是我这个企业家有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层领导干部中急功近利之风应引起重视据调查反映,当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中为了追求个人“政绩”和“进步”,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这些人为一时一地的经济利益,不顾大局,只顾眼前,不惜牺牲人民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主要表现在:一、只注重铺摊子,不顾效益...  相似文献   

3.
北京白领张文墨,曾是国际大牌的忠实拥趸,他热衷泡吧、旅游、聚餐……每月1.2万元的工资都不够花!为此,女友离开了他,而爸爸生病时,他连几千元的住院费都拿不出!现实的困窘令张文墨重新规划自己的财务,将奢侈和不必要的消费替换成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最后竟然做到了一个月花销仅100元!这就是最牛北京白领的“减法生活”——  相似文献   

4.
没有原罪感     
自从胡润的“百富榜”把藏在水下的“大鳄”推向公众视野后,语速极快的严介和似乎就没有闲过。参加各种会议、接待各种媒体,似乎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百富榜”显示,一年之中,太平洋集团董事长严介和的个人财富从15亿元猛增到125亿元,排名百富榜第二。但滑稽的是,15天后,在《福布斯》推出中国富豪榜中,严介和的名字却与400名富豪无缘。从黑马到除名,从纷争到平静,严介和在这一个月感觉到了天与地的差距。他觉得,富豪榜是个“戏剧性”的舞台,而自己居然“戏剧性”地成为这个舞台的主角。如今百亿元的身价,是严介和用20年的时间换来的。严…  相似文献   

5.
刘利过去是个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自打加入保险业以来,他就是泰康武汉分公司的一匹“黑马”,用他的话说:当时个人业绩做得非常轻松,觉得做团队太累,也就没有太往那方面用力。2002年,刘利才开始准备筹备自己的营业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刘利的团队人力迅速增长。可喜的是,人力增长的同时。部门的业绩也在同比的增长,上个月,刘利的团队平均佣金达到了将近4000元。虽然做团队的时间不长,凭着悟性,刘利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心得。  相似文献   

6.
我小时候听老人讲过“家鬼害家人”的故事,及至上学,又读过曹植的煮豆诗“相煎何太急”,现在联想起生活中姓“农”的部门坑姓农的事,颇有感慨。江苏省大丰市某镇一农技员,为了420元好处费,不惜牺牲39户农民的利益。他推销的所谓美国进口磷酸二氨,经检测含磷量为零。去年秋播后,39户400亩麦子不分蘖,如今麦苗只有其他田块的一半高,严重减产已成定局。农技员做买卖推销伪劣产品往往容易得手,因为他姓“农”,披着一张“妈妈来喂奶”的外衣。他说哪个化肥好,哪个农药灵,哪个种子纯,不由农民不信,因为忠厚一老实的农民平时靠他们…  相似文献   

7.
“诗意地安居”,相信这不只是海德格尔个人的愿望,更是全人类的愿望。关注、追问人的生存状态这一核心命题,在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更是得到系统的体现。他认为人是生活在“明天”的存在者,他的精神支柱就是“明天会更好”。  相似文献   

8.
范现国的个人资产在不断攀升。他甚至还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三年时间,将华龙做到了河北第一;十年时间,做到了全国前三位、世界第30位。2005年“新财富内地500富人榜”中,范现国以31.3亿元的资产位居排行榜第32位,已过不惑之年的范现国,从一个卖冰糖的汉子变成了亿万富豪。范现国最初做过冰糖生意,后来,他应聘到一家生产方便面的民营企业。“我当时进入的企业是一家股份制的民营企业,我是副总经理,管的事情相对比较多,生产、销售我都管。经过十年磨练,自己吃的苦换回了很多东西,为以后自己做企业时的各种商业运作和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然崛起。当人们过惯了几十年的“计划生活”,要开始自己买房、自己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要自己安排一生的时候:当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和越来越复杂的税务和遗产问题时;当人们面对诸多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开始茫然甚至恐慌时,对个人财务规划的需求便产生了。该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一生?个人理财的实质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以投资财富为手段,综合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为个人进行财务规划、生活规划与人生规划,帮助个人持续稳定地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钓鱼者说     
有个人在池边钓鱼,他钓了很多条鱼,但是他每钓到一条鱼都拿尺子量一量,只要比尺子大的鱼,他就扔回河里。有人很奇怪地问他:“每个人都想钓大鱼,为什么你却把大鱼丢回河里呢?”那人很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子那么长,太大的鱼装不下。”仔细想想,这里面确实有些东西值得玩味:1. 钓者的态度是:取自己够用的,不奢求太多。对个人来讲,这是品质上的一种修炼。对企业而言,是一种策略:与其承接超出自己能力的业务,用粗制滥造的产品毁坏自己的信誉,不如踏踏实实地让每一个客户满意。2. 换个角度看这个故事,不由得想:为…  相似文献   

11.
郭伟 《新前程》2007,(9):84-85
“我的衣服基本都在超市里面购买。”朱敏习惯性晃着腿笑着说。“我看不得浪费。”不光是他自己。连太太、儿子都和他一个“毛病”。别为假象迷惑,面前这个回国后想买5万元车的人,实际上把自己在美国的大部分财富带回了中国,在专业方面他甚至有些铺张,只要打动他,从他手上拿到上千万美元不在话下。甚至,朱敏一直不愿把自己称为VC,而是天使。  相似文献   

12.
兰世立是个大“忽悠”,他的发家史就是一次又一次“忽悠”的实践史,几个亿撬动一百多个亿,靠的就是“忽悠”。不过在他自己那里,他将这称为“个人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厂长经理之友》2013,(9):71-74
从月薪400元的仓库管理员到在海外开分公司,营业额超过5亿人民币,很少有创业者的故事像田延友这样起伏。他的个人创业经历被收录进北大MBA课程案例。对于外界给予的“中国精准营销第一人”、“教父”等种种的光环,田延友自己的评价是“我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相似文献   

14.
庄文静 《中外管理》2010,(8):121-121
精湛的业务实力 被世人视为足球场上的“上帝”、“球王”,其辉煌战绩无需多言。他,曾单枪匹马用双腿攻入过世界杯迄今公认最漂亮的进球,也曾巧妙地用“上帝之手”攻入过世界杯迄今最富争议的进球。他把足球场上“攻城拔寨”和“投机取巧”的个人能力,都演绎到了极致,至今无人能及。  相似文献   

15.
一个资产上亿的老板自愿到偏僻贫困的农村当“村官”,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去实践新农村建设。他不是农民,经营的企业与“三农”也不沾边,有人说他是“钱多了没处花”,也有人说他是“跟自己过不去”……他担任村党委书记半年来,个人垫资3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条件,不仅带去资金、市场等资源,而且带去新的观念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两项最宝贵的资产:一个是自己的智慧,另一个则是时间。做任何事情,都要花费时间,因此,时间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决定一个人事业与生活的成败。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杜拉克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能管理时间,那他什么都不能管理。”由此可见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而对于寿险营销来讲,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则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它甚至会决定一个营销员在寿险行业的成就如何。  相似文献   

17.
我自小喜欢搜集地图,收藏不是目的,为的是翻来倒去地看。出门在外,倘时间允许,便会选择坐长途车。不是那种走高速公路比火车慢不了多少的“快客”,而是一站一站曲里拐弯走国道和省道的那种“慢牛”。原因也简单,就想多瞧一瞧早已在地图上熟稔于心的那些地名都是什么样子,想从与自己挤在一起的乘客身上感受当地人是怎样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重庆国土房产》2005,(2):49-49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退怖生活是怎祥过的?这个海内外人士都很感兴趣的问题被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学生当面提出.李岚清的回答简洁又风趣,他用八个字概括:“健身健脑.读书写书。”他说自己的一切生活都是围绕着这八个字进行的。谈到练习篆刻和书法.李岚清风趣地说.“我和王羲之比了一下,发现他的每一个字都比我好。”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每个人也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是非观去做事。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情前会认真地问一个“为什么”、“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去做”;单位里偶尔碰上一个特别“较真”的人,同事还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可笑,领导则可能把他当“刺头”,甚至让他坐“冷板凳”。大部分人不愿意“问是非”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外企业文化》2008,(10):81-81
有个人不堪忍受自己坎坷的命运,祈求上帝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帝对他说:“如果你在世间找到一位对自己命运满足的人,你的厄运即可结束。”于是他走到皇宫,询问国王:“您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吗?”国王说:“我日日寝食难安,担心国家,担心王位,还不如一个快乐的流浪汉!”于是他找到一个流浪汉问了同样的问题,流浪汉说:“我一天到晚食不果腹,怎么对自己的命运满意?”他接着访问各行各业的人,他们都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他有所领悟,不再抱怨有残缺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