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他人将甲在先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并初审公告,甲以侵害其企业名称权提出异议;他人将乙在先注册的商标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登记,乙以他人侵害其商标专用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将丙在先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并被核准,丙以侵害其企业名称权为由提出争议;他人将丁在先注册的商标文字用作专卖店(专修店)的字号登记,丁以侵害其商标专用权为由提出争议.以上因商标权和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权引起的异议、诉讼、争议,统称商标权与字号权的权利冲突.企业如何认识并有效维护好自己的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监管机关如何解决、保护好商标权与字号权的权利冲突,既是当事人所关注的,也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无法回避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他人将甲在先注册的商标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登记,甲以他人侵害其商标专用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将乙在先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并初审公告,乙以侵害其企业名称权提出异议;他人将丙在先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并被核准,丙以侵害其企业名称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将丁在先注册的商标文字用作专卖店(专修店)的字号登记,丁以侵害其商标专用权提出争议。以上因商标权和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权引起的诉讼、异议、争议,当事人统称商标权与字号权的权利冲突。商标、厂商名称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如何解决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或称商号权)之间冲突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知识产权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关注。我国《商标法》第31条虽然规定了“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但并没有明确界定在先权利的范围、在先权利对抗在后商标的条件。为了正确理解与适用《商标法》,  相似文献   

4.
商标与企业名称冲突问题分析——兼谈“傍名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与企业名称的纠纷问题由来已久。自1993年北京市中级法院受理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诉北京顺义县致和腐乳厂商标侵权案以来,十几年过去了,商标与企业名称的冲突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情况更为严重。在商标与企业名称冲突中,近年来,“傍名牌”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甚至在中美商贸联委会框架下的双边谈判中被美方作为了谈判的筹码。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两者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显现出来,我国众多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纠纷案例充分暴露了两者间的冲突以及规范上的漏洞。本文将从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的概念和法律性质入题,分析两者冲突的表现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一问题的解决机制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章琦 《上海企业》2011,(8):84-86
通常,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是两类平行的知识产权概念,并不产生l、中突。但当商标在经营领域中取得知名度后,他人将商标名称登记在企业名称中并突出使用,且使社会公众对商品和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时,这样的行为如何定性?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本文将结合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当前司法对此类“搭便车”行为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家宁 《活力》2006,(2):168-168
一、商标与企业名称的冲突产生原因 商标与企业名称的冲突从两者产生的原因来看,既有正常撞车,又有恶意搭车。就正常撞车的情况而言,一般是指后登记企业名称或注册商标者不知道他人已经将相同文字作为商标或企业名称使用。  相似文献   

8.
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由来已久,主要有3种表现形式:(1)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注册使用,在同行业中进行不正当竞争;(2)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注册,在不同的行业上使用;(3)简化企业名称,突出企业名称中字号,故意与知名商标相混淆,造成误认。商标与企业名称的冲突实质上是商标与商号的冲突,本文试图从商标与商号的异同点入手,分析商标与商号冲突的成因,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都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由于二者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由不同法律来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近年来,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的冲突时有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不仅使有关权利人蒙受损失,而且也使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使国家的正常法律秩序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因此.从理论上、制度上和观念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清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标、企业名称都是商业标识,都有区分商品和服务的作用.虽然从表面看商标是区分商品,企业名称是区别商业主体,但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说,两者都是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两个权利授予的程序、部门和受保护范围是不同的,似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两者在实践中却常常存在冲突,突出表现在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注册使用,使商标与字号发生的冲突的场合.  相似文献   

11.
由于企业登记体制上的不同,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常发生冲突。我国目前处理这一冲突采取的“保护在先合法权利人利益”原则,有失平等、公平,应寻求具有社会合理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域名是连接到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的特定识别码,其最初形态是类似于电话号码的一组数字,在相关技术问题解决之后,域名即发展成为由文字、数字、符号构成的一组字符串。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被人们称为“网络门牌”、“网上商标”的域名,与既存的知识产权,尤其是商标权、商号权发生了激烈的法律冲突。 造成这些冲突的直接原因在于:从事商业活动的网络用户往往希望采用与自己的商标、商号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网站的域名,以吸引网络用户,提高网站的点击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域名本身的技术特征决定域名具有严格的惟一性,一旦域名被其他用户注册,商标权人就不能再使用该域名。在这种情况下,商标权人尤其是知名商标的商标权人,都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期以来,商标权和专利权的冲突现象屡有发生,笔者拟依据法律规定,结合执法实践,将商标权和专利权产生冲突的原因及冲突后的法定解决途径作一归纳,以供权利人加以选择运用。一、商标权和专利权产生冲突的原因从理论上讲,商标权和专利权应当是互不交叉的两个权利领域。商标是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  相似文献   

14.
商标和企业名称同属工业产权,经注册或登记后均依法享有专用权.但你会不会想到,它们之间也会打架.如甲企业经申请注册依法获得服务商标“A”(代表—汉字组成的商标)的商标专用权后,而与甲企业属同行业(或同行业、同地区)的乙企业无意或故意以“A”为字号(或商号)申请企业名称登记,经核准登记注册后在规定范围内享有企业名称专用权,在其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简化使用中(如仅用字号或商号),便引起与甲企业注册商标的误认或混同,客观上造成对甲企业商标专用权的侵害.反之,如果乙企业先以“A”为字号(或商号)申请并登记注册了企业名称,而甲企业出于无意或故意也以“A”申请并注册了商标,在使用中也同样可以引起与乙企业名称的误认或混同,客观上形成对乙企业名称专用权的侵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涉及注册商标和企业名称等与在先权利冲突的“傍名牌”现象不断增多.对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了较大的危害,已成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这些权利冲突主要表现为“注册商标之间,注册商标与企业名称以及企业名称之间的权利冲突等,还表现为不规范使用注册商标和企业名称、境外注册企业名称在境内使用等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名称与驰名商标的冲突 企业名称与驰名商标的冲突是指将他人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造成了对驰名商标的侵害。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已经认定的196件驰名商标中有80%以上的驰名商标被不同程度地用于相关行业甚至非相关行业的企业名称。“张小泉”、“森达”、“英雄”、“红豆”、“回力”、“蜜雪儿”等驰名商标都被全国各地多家企业注册为企业名称。  相似文献   

17.
张键 《企业家信息》2012,(6):104-106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的商标权保护,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商标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我国关于商标权的立法、执法存在缺陷等方面。“iPad”商标纠纷案为中国企业的商标权管理带来了诸多启示。本文从此案出发,分析商标的经济价值与法律特征,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商标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由...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注册制度下,商标与企业名称权利冲突时有发生,扰乱了市场秩序.本文从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角度,分析了这两种权利冲突的根源、特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注册制度下,商标与企业名称权利冲突时有发生,扰乱了市场秩序。本从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角度,分析了这两种权利冲突的根源、特征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名人姓名商标在市场中巨大的经济价值潜能日益凸显,也随着时常发生的恶意抢注事件产生了商标权纠纷并对消费者的选择造成了不良影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由于商标与姓名在构成要素和价值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天然容易产生权力上的冲突。本文以乔丹商标案为例,试图厘清作为在先权利的姓名权和商标权的异同,如何判定商标所使用文字指向了特定自然人并产生了对应关系,并为两者的冲突提供一些可能的规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