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是从财务效益、流动性、安全性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从内部管理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运用功效系数法和分析系数法将绩效量化。本文初步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绩效量化方法体系,通过对2001年我国12家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商业银行的企业性绩效进行比较,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流动性方面的表现好于其他商业银行,同时应在财务效益及发展能力方面尽快提升实力,提高企业性绩效水平;并依据可比性和可测性原则设计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国际比较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得出2000年中美两国同等规模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差异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性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其承担公共性职责的必然性,因此,单纯的企业性绩效评价对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公平,必须进行公共性绩效评价.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共性绩效主要体现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经济增长、维持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效率与金融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包含企业性绩效和公共性绩效的综合绩效评价对国有商业银行才是全面和公正的评价.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绩效排名好于企业性绩效排名.公共性绩效评价体系适用于国有性质的商业银行评价,只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公共性功能就不会消失,公共性绩效评价就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以自身份值最大化为目标。本文认为银行作为以资金为营运对象的特殊企业,同一般的企业一样,从本质上是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银行价值也是由这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他们作出的专用性投入的质和量都对银行价值产生影响;而银行对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影响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最关键因素,银行只有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满足才能在长期实现自身份值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必须充分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反映他们的具体满足情况。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选取不同指标,探讨反映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力军,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随着我国银行业的改制及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银行业的风险日益凸显,特别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尤为突出,因此构建完善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势在必行,尤其是要完善和加强商业银行的法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1995-2005年的银行数据为样本,比较分析一直以来都让世人所关注的我国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在介绍国内外有关银行业规模经济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基础上,通过依据大量相关具体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及效益问题进行经验性的判断比较,最后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实证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系数变化不大,但近几年来在规模效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进步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简要介绍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的两大主要派系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成熟的公司治理水平尤其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协议关于银行公司治理框架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公司行为的成本收益理论,对我国银行在短期内开展内部评级进行了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预测,得出以下结论:现阶段我国个体银行内部评级成本大于收益,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果不明显;银行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水平将影响到内部评级的成本收益;银行需要积极为内部评级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缩短时间跨度使边际收益的增长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现状,从追踪战略实施效果和评价流程角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具体包括按照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发展性要求建立了基本指标及其修正体系,并引入评议指标完善评价体系;运用Delphi法和AHP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权重;借鉴分段函数取代传统直线型处理“倒U型”指标的不利做法;基于相对绩效评价思想,建立了评价标准体系和功效系数法评价模型;并以某商业银行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建议,并特别就引入效率评价维度来完善绩效评价系统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现状,从追踪战略实施效果和评价流程角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具体包括按照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发展性要求建立了基本指标及其修正体系,并引入评议指标完善评价体系;运用Delphi法和AHP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权重;借鉴分段函数取代传统直线型处理“倒U型”指标的不利做法;基于相对绩效评价思想,建立了评价标准体系和功效系数法评价模型;并以某商业银行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建议,并特别就引入效率评价维度来完善绩效评价系统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探索国有商业银行渐进式的绩效考核及分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其核心是激励措施、奖励办法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有较大差距.作者通过比较,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现有分配机制的各种弊端,并从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提升经营机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论述了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分配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经营模式,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的深层次改革实践,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为目标,提出先在二级支行经营层面实施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分配机制,而后逐步推广到全行的渐进式改革之路的可行思路,并对二级支行的绩效考核模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设想.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绩效国际比较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其实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国际比较指标体系能够相对准确评判各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和由绩效水平反映出来的综合实力以及相对竞争优势,该比较评价指标从银行的规模实力、经营业绩、安全性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设计,采用同等规模银行并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加以量化.2003年资产规模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全球最大的85家银行中,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规模实力具有比较优势;从国别比较结果分析,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体绩效水平在18个国家中列第10位.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安全性和发展能力是增强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非现场监测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非现场监测系统的目的是识别有风险银行,对其进行监测并提出预警.我国商业银行非现场监测起步较晚,存在监测指标设计不合理、没有风险评价体系、监测技术落后、信息收集及监测工作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对此,作者提出构建非现场监测系统的原则和总体结构,在对原有指标进行取舍的基础上,设.计和完善了非现场监测指标体系,确立了流动性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资产充足性指标及市场风险性指标等指标类别.在构建和实施商业银行非现场监测系统时,还应注意信息的准确度与共享性、建立非现场监测工作机制、实现两种监管方式并重、采用新技术和提高监测人员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体亦须塑魂--对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商业银行的行魂。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必须坚持体制改革与企业文化塑造同步进行。在“改体”与“塑魂”的实践中,用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紧紧抓住形成共同价值观或企业精神这个核心定位,把握对内增强凝聚力、提高经营业绩,对外适应市场竞争环境这两项主要功能,选择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融入金融服务行业文化,发挥领导示范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塑造出有鲜明个性的、与国有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提出以下观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组合并提升资产收益和流动性,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水平并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与此同时,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也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复杂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风险"放大"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应认清优劣势,从发展战略角度为企业债券业务定位,将企业债券业务作为"入世"后银行业全面竞争的重点之一;商业银行应构建企业债券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企业债券创新产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信贷营销客户经理绩效考评办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户经理的信贷营销绩效考评对于真实客观地反映信贷营销客户经理的工作成果,充分调动信贷营销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信贷营销绩效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信贷营销客户经理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行的信贷营销客户经理绩效考评办法还不能比较客观、公平、合理地评价客户经理的信贷营销绩效,针对现行考评办法存在的缺陷,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目标管理原理,提出了信贷营销客户经理绩效考评综合评价模型,并指出了运用该模型应注意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金融论坛》2007,12(1):18-23
工商银行股改上市后,及时启动全行分配激励机制创新"引擎",再造驱动创新型、国际一流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心脏"发动机,将会给整体构建的现代金融企业运行机制注入更加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增强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员工迎接全面市场开放挑战的信心与勇气.深入推进基于经济资本和EVA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系统,全面实行分机构、分部门、分岗位、分产品、分客户考量经营体绩效贡献,将是创建科学、公开、透明、持续有效激励机制的基础前提,有助于协调均衡行内外各种利益分配关系,进而综合调动和使用各类先进激励手段措施,充分解放经营体中现实劳动生产力与潜在劳动生产力,增强全行和谐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