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旅游线路专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旅游线路开发中存在着外部经济问题,旅游线路专营是对这一问题的一种尝试性解答;但由于交易费用过高,旅游线路专营将很难实现真正的专营。旅行社的纵向一体化是更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3.
中国旅游业周期波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匡林 《旅游学刊》2000,15(2):9-17
周期性波动是存在于任何经济中的一种常态,并体现于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固有运动。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产业,在其发展历程中同样存在着周期波动。本文以分析世界旅游业周期增长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中国旅游业周期波动,并通过对比分析,对中国旅游业周期现象与世界旅游业周期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析。文章预测,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以微波化为主要特征的第5周期。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水质备受社会关注。通过对丹江口水库5年多的水质监测,特别是2021年首次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0m的高水位水质监测工作,总结经验、发现差距,着力提升水质监测保障能力。通过梳理水质监测工作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水质监测保障工作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推进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凌云 《旅游学刊》2001,16(6):27-30
我国近20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波动是政府直接干预和政策诱导的结果.这种波动与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的商业周期不可同日而语,简单套用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的方法无助于客观科学地认识我国旅游业的运行特点和机理.事实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转轨期的过渡性特征.旅游业的市场波动也非经济因素所致,因而是不可逆的,不具有周而复始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suggests a life cycle model for aboriginal arts performance in tourism related situ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thenticity. It is proposed that aboriginal arts performance is subject to a change and potential revitalisation process which consists of five stages: (1) the primordial state; (2) increasing involvement; (3) situational adaptations; (4) revitalisation; and (5) management for change, conservation or decline. The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concerning authenticity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It is designed to help understand and manage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world in which aboriginal arts can decline, survive or change.  相似文献   

7.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类型,其兴起和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成都"五朵金花"乡村休闲旅游为典型个案,探讨了现阶段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共性"特征和一般规律;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指出地方政府应大胆导入市场化方式,积极运用节事活动,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肖光明 《旅游学刊》2001,16(3):72-75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要求比一般旅游地应该更高。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在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层次化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绿色开发和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方面比较成功,值得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借鉴:不足之处是有城镇化与盆景化的倾向,要坚决控制。鼎湖山未来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明确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重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戴斌 《旅游学刊》2001,16(4):22-26
本文主要论述了旅游经济学学科体系过程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如学科定位、构建目标与价值取向、研究与构建方法、学者群体的形成等.作者认为旅游经济学不仅是研究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还要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关注包括非经济现象的整个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试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维度出发,论述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交流与汇通现象,阐述旅游社会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旅游活动中由于文化融接而产生的具体事例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规律等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基于诠释学的研究视域,通过具体事例论证旅游行为中文化因素对某些旅游事件中人类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运用事理学学派的心理性个体概念及知行本征机制对旅游个体进行分析.借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活动中异域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理解方式,从而实现旅游业和社会科学共同发展,拓展科学技术在解释某些旅游现象中的应用面,以期为旅游社会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与诠释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兆荣 《旅游学刊》2004,19(6):20-27
旅游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许多应用学科中的“后进者”。但是,旅游人类学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不仅成为该分支最具学科性的核心价值,也成了其他学科乃至决策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旅游人类学研究视野中“旅游文化”以及相关的问题作一些评述和分析,借此提出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这无论从学科的理论反思抑或是应用层面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研究工作是建设旅游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旅游经济平稳运行必不可少的科学基础,也是当代旅游经济学服务政策制定和产业实践、企业战略的重要研究创新.监测与预警模型是该研究工作体系的核心部分,涉及模型设计、指标选择、数据收集和处理、结果计算、科学检验与实践检验、持续应用完善和开展实证分析等主要内容.2009年以来的各季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和研究体系可及时、全面和有效地对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态势进行监测与预警,在旅游经济运行预警专项工作任务中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并持续运作完善,成为当前我国旅游经济研究的基础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3.
TALC模型是旅游学界讨论最多的模型之一,在诸多讨论的议题中,关于该模型各阶段的划分和确认一直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难题.文章基于用Logistic模型解决TALC模型各阶段定量划分的目的,在运用微分知识分析Logistic模型数学性质的基础上,发现了该模型有3个时间节点.然后分析了Logistic模型对TALC模型各阶段的定量划分的适用性,并对美国十大国家公园上百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了美国十大国家公园的旅游生命周期模式.分析得出:(1)Logistic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TALC模型的前5个阶段,即探查-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2)利用Logistic模型求得划分TALC模型的3个时间节点(a-1.317 r,K4.732)、(ar,K2)、(a+1.317r,K1.268);(3)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生命周期模式可以分为3类:Ⅰ型—标准型、Ⅱ型—断崖型、Ⅲ型—跳跃型.研究发现TALC模型各阶段可以进行定量划分和确认,文章得出的3个时间节点就是一次探索性尝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旅游产业价值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产业链的概念不清与旅游定义不明确,旅游产业的边界也因此十分模糊。本文从旅游体验是旅游现象的硬核的视角出发,根据新兴产业的模块化特征,围绕旅游体验的生产与服务供给,分析旅游产业价值链的结构与特点,并据此分析旅游产业的边界及其划分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把对旅游业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完善的旅游法律制度可以使旅游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立法模式的困惑,介绍了日本旅游业立法的模式,提出结合我国国情,合理借鉴日本旅游业立法的模式,构建我国的旅游法体系:制定旅游基本法;修改旅游单行法规;在相关的法律中加入与旅游业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游流转移视角的云南入境旅游发展历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云南旅游业自成功举办"世博会"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其入境游客市场中有46.69%是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入境旅游发达区转移而来.但三大区域入境旅游流向云南扩散转移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研究发现:京津冀是云南最大入境旅游中转地,但年际变动较大;长三角排名第二,其入境旅游流转移保持较快增长;珠三角向云南转移数量最少,且近些年不增反减.云南旅游在拓展三大入境旅游中转地客源市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8.
旅游的基本属性及其对旅游社会关系和旅游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关于旅游的AIEST定义以及学者和政府旅游主管机构对该定义的理解入手,分析了旅游的基本属性、旅游基本属性所决定的旅游社会关系的特点以及旅游基本属性对旅游立法的影响.旅游的基本属性体现为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旅游具有非实体性、旅游因运动而存在、旅游是一种多元系统网络结构.这些基本属性对旅游立法的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即对旅游立法调整范围的影响、对旅游法律法规基本原则确定的影响、对旅游法权利义务实现效果认定的影响和对旅游法律责任承担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旅游业回扣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苗学玲 《旅游学刊》2001,16(2):31-34
回扣现象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近20年。随着旅游者消费权益意识的日益加强和中国加入WTO组织 ,回扣现象能否继续存在值得深思。本文通过界定回扣的概念 ,分析回扣的来源与归属 ,回扣目前的消极影响和其背后的合理因素 ,给出解决回扣问题的几点建议 ,最后指出解决回扣问题是中国旅游业深入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乘数研究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守祥 《旅游学刊》2007,22(10):30-34
乘数效应是研究旅游业经济影响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旅游业乘数"是一个伪命题,现有的模型、计算方法是不可靠的,广泛引用的数据也不可信.本文分析了旅游业乘数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