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既有负的冲击效应,又有正的补偿效应,二者在各个行业的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强势不同,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存在差异。本文利用1999—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基于随机前沿的分析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来分解技术进步就业总效应,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就业创造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可以补偿就业冲击效应带来的就业损失,因此,就业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能力的数据包络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动力。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不仅能判断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低,而且能为制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为指标,以工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目标,对江苏省沿江8地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苏州、无锡和南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DEA有效的(最高),也即是专利申请与授权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促进了工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提高;其它地市的技术创新能力由高到低分别为:镇江、泰州、常州、南京、扬州,在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出了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全球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七大成因,剖析了全球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给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战略竞争带来了诸如技术赶超、时间紧迫、速度竞争、R&D投入资金、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等多重压力.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应该从企业创新文化的构建、技术创新速度竞争、加大R&D投入力度与合理选择企业技术成长模式等方面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4.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将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扩展建立了能源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利用全国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4万亿投资在考虑技术进步溢出效应时对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量的完全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技术进步就业挤出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就业挤出效应进行测度推导,选取劳动密集度等5个变量对产业技术特征作描述性度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挤出效应的产业技术因素影响模型,利用我国制造业25个细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度对就业挤出效应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通过技术进步节约劳动力投入,进而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效率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无论对于所有者还是对于投资者而言都是有利的。基于诸如委托代理人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等前沿理论成果,兼顾考虑到正在发展中的中国资本市场环境,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分析和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区域制造业集聚的时空异质性分析,考虑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联效应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呈现高度制造业集聚(MI≥0.05)状态,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则呈现中度制造业集聚(0.02≤MI<0.05)状态,且随着时间延伸,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逐渐往东部地区集聚;对于技术进步路径变量,自主研发创新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绿色创新绩效呈现微弱或不显著负向影响;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制造业集聚与自主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而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的正向协同效应却受到抑制,甚至负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科技进步对资源生产效率、资料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对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作了阐述。提出了把发展先进、适用的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努力实现科技体制的创新和农民的素质三条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巨 《经济评论》2012,(3):11-19
生产力概念的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非常重要,考察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在税收收入占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意味着资本收入占比的上升。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缩小了消费市场规模而抑制技术进步(消费效应),资本收入占比的提高使得企业技术投资面临更少的融资约束而促进技术进步(融资效应),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可能呈现出无关、线性或者倒U型关系,其具体关系要视消费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相对强弱而定。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最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意味着当前需要同时保护劳动和资本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aims to add evidence on the role played by firms' technological competenci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ir intensity of cooperation with other firms. Using a database composed by patents jointly filcd by two or more firms in 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 the paper confronts the hypotheses of complementary or substitutive character of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intra-mural R&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re technologically and productive specialized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cooperate and find no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greater level of R&D expenditure will induce greater reliance on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firms cooperate with partners that hold cotilplenientary competencies.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业行业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建立影响中国就业的理论模型,运用有界协整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2001年第3季度至2007年第4季度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就业人数与人均实际资本存量、技术进步率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1)从总体上看,人均实际资本存量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力度最大,而实际汇率变动及技术变迁对就业的影响力度偏低;(2)人均实际资本存量、人民币实际汇率、技术进步对中国行业就业的影响力因行业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相关关系。为稳定就业,应根据不同产业制定和选择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波特假说认为,合适的环境规制能激发"创新补偿"效应,从而不仅能弥补企业的"遵循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由于其本身的现实意义,引发了大量学者对此进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却鲜有文献提及。为此,本文在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构建了数理模型,并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对1998—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部门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初始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确实削弱了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率,然而,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率逐步提高,即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呈现"U"型关系;(2)在西部地区,受到环境规制形式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之间尚未形成在统计意义上显著的"U"型关系。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使企业不仅能实现治污技术的提升,而且能实现生产技术的进步,进而为中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经济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运用三次指数平滑方法,提取我国技术进步贡献率和技术进步速度的趋势规律。结果显示:我国整体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区域间技术进步贡献率差异明显。通过分析技术进步速度与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关系,建立VAR模型,揭示了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研发投入、人力资本以及外商投资水平对技术进步以及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影响。上述变量在区域间的差异,决定了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6—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面板数据,从影响传导机制、非线性特质角度探究技术进步偏向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技术进步偏向对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中依然成立;(2)就作用机制而言,创新要素配置是影响技术进步偏向作用于经济韧性的重要机制;(3)门槛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及其子维度与经济调整适应能力不存在非线性作用关系,但与经济创新转型能力具有非线性关系。因此,要合理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发挥技术进步偏向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合力作用,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以技术创新、理念革新与机制鼎新抵御潜在风险,增强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15.
理清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链接模式,发挥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不断丰富经济整体技术内涵并提升创新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创新货币外部性理论,提出纵向市场机制具有知识、产品价格非均衡信息的传递功能,通过替代效应、结构效应引致上下游关联产业在创新知识利用与创新方向选择上的联系,进而形成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效应。使用我国2005—2017年6期投入产出表以及其它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到:①当前我国纵向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作用显著,并表现为下游—上游协同效应;②由技术进步的细分项看,上游—下游前向联系产生了显著技术改进协同效应,下游—上游后向联系则产生了显著技术效率提升协同效应,分别通过替代效应与结构效应实现技术进步协同。据此,我国在实施区域性或宏观创新科技政策时,需关注新兴产业与既有产业的有效关联,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创新生产方式实现区域内关联产业的生产结构效应,并通过加速高精尖知识流动实现区域内关联产业的创新替代效应,构建优势技术产业集群,避免在产业技术发展上出现"孤岛效应"。  相似文献   

16.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ole played by heterogeneity in supply and demand in selecting technological paths amongst many different alternatives, and in localis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niches of potential adopters. Technological change is therefore inherently localised. For given levels of technological superiority, the innovations that are selected during the diffusion process are shown to be sensitive to the specificitie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t those points.  相似文献   

17.
以江浙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测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从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维度出发,实证检验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网络位置与关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中心位置即度数中心度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企业网络中介位置即中间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主客关系,将技术分为象征技术、治理技术、工程技术、生活技术,进而对4种技术进行论证,探讨其理论意蕴。我国技术发展指导哲学经历了人民意志论、务实的实践理性、有机论的实践理性3个阶段,不同阶段4类技术地位不同,但总体上不匹配。技术进步具有双面性,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原因不仅在于其直接负面效应,更深层次的是4类技术不匹配引发的社会结构变迁,包括文化结构去认同化、治理结构去权威化、社会生活结构物欲化,上述损害是对社会秩序的“蚁穴式蚕食”。社会稳定的核心在于4类技术相互匹配与动态均衡。从技术风险到技术秩序需要着眼于明确象征技术、系统化治理技术、重塑生活技术理念3个途径。  相似文献   

19.
波特假说从动态角度提出,环境规制能产生创新补偿效应,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生产率提高,并减少甚至弥补企业的遵循成本。以波特假说为理论依据,基于武汉城市圈2003-2014年面板数据,选取3种不同废弃物规制强度,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定量测度武汉城市圈内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拟合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武汉城市圈环境规制能够有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绿色化发展,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但不同污染物的环境规制效果应有所区别;②圈内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呈现U型关系,说明短期内环境规制产生的遵循成本抑制了企业创新,而从中长期看,环境规则会倒逼企业提升生产率,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20.
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一个有偏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7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估计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和能源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存在显著负向效应,劳动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存在显著正向效应,而中间品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的正向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将要素替代弹性变量纳入模型后发现,当资本、劳动、能源和中间品替代弹性临界阈值分别高于2.864 0、5.234 1、6.453 2及4.163 9时,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上述发现表明,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有利于提升创新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