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公司法》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是我国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法律条款,也是今后寻求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公司管理者、股东和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公司社会责任意识对落实公司社会责任至关重要,但要真正将公司社会责任落到实处,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我国新近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规定,无疑是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公司法第153条,从股东直接诉讼的角度规定了董事对股东的责任,这是对我国民法通则和旧公司法的重大突破。虽然仅有这么一条,但它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公司法首创公司终止后责任主体保留制度,并在公司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制度绩效。依据我国公司法理论,公司终止后其法律人格丧失,其法律责任免除,公司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后果转由他人或社会承担,这显然有悖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精神。为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有效追诉犯罪,有必要在今后我国公司法中引进公司终止后责任主体保留制度。  相似文献   

4.
200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1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它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这一准则首次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2005年《公司法》修改,进一步通过一些条款的设计对公司社会责任做了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精神。《公司法》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公司捐赠行为在公司产生之初,是属于公司权利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兴起,公司捐赠行为大量涌现,法律也逐渐将其纳入到立法和司法规制中.我国公司法正处在完善与发展阶段,对公司制度的设计应当力求精细化,所以对于公司捐赠也应当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特点做出更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樊涛 《经济经纬》2008,(3):157-160
在我国,一些公司法上的纠纷无法适用传统的民事诉讼机制予以妥当解决。为了将“文本意义上的公司法”转化为一种“动态性的公司法”,我国就必须对这种公司法上纠纷提供充分有效的司法程序机制。我国现行公司法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静态和常态的设计,这种设计必然是一种轻程序的设计,从而导致公司诉讼程序的严重不足。在诉讼程序上,我国现行的民诉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公司的自身价值的实现。重构我国公司运行的司法程序机制,需要来自实体法与程序法两方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作为法律规则之异态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世界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我国公司法虽然也制定了该项制度,但不尽合理,特别是对原告资格的规定过于笼统,缺少实践的可操作性。文章对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诉讼权利的来源、性质,原告主体的范围、资格等问题给予阐述,并在分析我国派生诉讼中关于原告资质的相关立法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尽管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第148条至第150条规定了董事的义务和责任,但在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关系问题上仍然缺乏明确的立场。董事与公司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决定着董事在公司运营中的权力、义务和责任。为明确董事的法律地位,有必要借鉴各国立法, 在公司法中进一步明确董事与公司之间的“准委任关系”并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9.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法是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核心.我国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公司类型.明确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对于合理选择公司类型、科学管理与规范公司运作、正确贯彻与执行公司法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特征、设立条件和程序、对外投资限制、公司债券的发行、上市公司等方面探讨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王汉齐 《经济导刊》2004,(11):73-77
英国公司法形成于十九世纪,并曾长期成为其他国家制定公司法的范本。英国公司法有着较为完善的公司董事责任法律制度,在救济方式方面也很有特色。相比之下,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义务和责任等方面的规定过于简单和笼统,英国公司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英国公司法中的董事义务在英国公司法中,公司董事具有管理公司经营活动的权力。公司法将管理权交给公司董事的同时则要求董事在行使此权力时应尽到谨慎管理的受托义务。关于董事义务的规定基本上存在于判例法中,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义务通常要求董事具有相当的管理能力并能够勤勉尽…  相似文献   

11.
王晋 《经济师》2003,(3):51-52
中小公司竞争力的提升问题是我国《公司法》应当予以充分关注的问题。然而 ,我国《公司法》的一些规定对于构建有利于中小公司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的理念是有偏差甚或相悖的。因此 ,《公司法》必须进行改革完善。其路径是通过对企业营业范围的开放性规定以及构建对人才的激励机制来提升中小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的派生诉讼提起权,但我国派生诉讼制度目前在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一方面应当通过赋予胜诉股东某些特定直接受偿权,强化激励机制,鼓励中小股东积极维护公司及其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健全派生诉讼的约束机制,通过设置前置程序和恶意诉讼赔偿等措施,防止权利被滥用,减少滥诉现象。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使全社会注意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制度.事实上,公司的社会责任一直都是学界争议的焦点,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值得我们关注.我国自05年通过新公司法确立了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该制度仍有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论公司终止后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仕兵 《经济问题》2003,(12):18-20
依照传统公司法理论,公司终止后其法律人格的丧失必然导致其将不再为终止前的侵害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公司终止后其生产的产品、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不随公司终止而立即消失。若依照传统公司法理论,公司终止后的产品责任及环境污染责任因公司终止而责任主体丧失,只能由消费者、社会或他人承担,显然有悖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应在终止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应当健全。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使全社会注意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制度。事实上,公司的社会责任一直都是学界争议的焦点,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值得我们关注。我国自05年通过新公司法确立了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该制度仍有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杨朝峰 《时代经贸》2007,5(7Z):22-23
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提出引起了理论界的不断争辩,公司社会责任的性质究竟是法律义务还是道德义务没有形成定论。但随着我国《公司法》的再次修订,“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概念正式出现在了法律条文当中,但这并没有澄清公司社会责任性质。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两个层面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社会责任,其性质整体上应界定为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17.
王田甜 《当代经济》2006,(17):30-31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最新修订的<公司法>(下文简称"新法").相比起1993年版<公司法>(下文简称"旧法"),新法在公司资本制度、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公司社会责任及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法人格否认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改进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形势下法律与社会发展脱节的种种问题.应该说,新法的修订是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杨朝峰 《时代经贸》2007,5(7):22-23
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提出引起了理论界的不断争辩,公司社会责任的性质究竞是法律义务还是道德义务没有形成定论.但随着我国《公司法》的再次修订,"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概念正式出现在了法律条文当中,但这并没有澄清公司社会责任性质.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两个层面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社会责任,其性质整体上应界定为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19.
尽管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第148条至第150条规定了董事的义务和责任,但在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关系问题上仍然缺乏明确的立场.董事与公司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决定着董事在公司运营中的权力、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的关联性特征给我国公司法带来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王琰  刘花玲 《经济师》2002,(10):70-7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跨国公司内部成员均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与他们之间的国际关联特征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我国公司法提出了挑战。文章认为 ,针对子公司利益保护问题 ,应进一步明确在母公司或其股东给子公司造成损害时 ,权利主张人的范围和主张权利的顺序 ;针对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 ,应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增加有关股东的赔偿请求权的规定 ;针对子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问题 ,应增加防止利用转投资规避法律逃避债务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