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月11日,央行向第三方支付食业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该草案对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金额进行限制。据悉,这份草案最大的调整在于对第三方支付和转账额度给出了更加小额度的限制。随后,3月14日,央行发文叫停二维码(条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对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和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暂停。[来源:新华网]  相似文献   

2.
容玲 《上海金融》2012,(11):65-70,118
第三方支付产业类似于基础设施产业,却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规制。因为从整个产业链看,对该行业的规制必须考虑零售支付系统的安全和效率,涉及到金融规制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目前第三方支付产业规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第三方支付产业的规制目标与内容,建立一个包含金融规制与一般产业规制两个既独立又统一的独特的产业规制框架,并提出具体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推广"互联网+"的理论思维和方式方法引领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典型代表,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典型代表,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支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支付在不断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央行支付系统产生了一定冲击。本文通过对第三方支付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就第三方支付系统与我国央行支付系统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科学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5月26日,央行正式向支付宝颁发国内第1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悬而未决10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份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共27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在获得牌照的企业额手相庆的同...  相似文献   

5.
2011年以来,随着支付行业协会的成立、支付牌照的发放以及监管细则的陆续出台,第三方支付产业日渐规范、成熟。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厂商加强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取得了十分抢眼的成果。随着第三方支付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占支付市场的比重也不断增加,这必然给网上银行业务带来不小的冲击。本文尝试梳理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竞争合作的关系,比较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之间的优势和劣势,阐述第三方支付对网上银行的冲击并探析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经验对网上银行发展有何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今年9月1日开始施行。该办法明确了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许可证申请、经营范围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此举标志着非金融支付机构的行业地位正式被央行认可,并将其纳入央行的监管范围。这标志着在“灰色地带”徘徊了十年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作为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重要产物,第三方支付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能够提供人性化、便利的线上支付功能,在电子商务等许多方面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第三方支付规模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向银行传统的支付领域进行渗透,而这样的情况也对网上银行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将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两者都均有各自的优势,而在第三方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网上银行更应该对其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自身的短板进行改进,从而确保网上银行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2010年6月,央行正式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至今已发放一百余张支付业务许可证(俗称“第三方支付牌照”)。伴随着牌照发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急速扩张,带来终端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套用MMC码、恶性竞争等问题,同时由于监管困难,给洗钱、套现、克隆卡等银行卡犯罪带来可乘之机,亟待关注。一,基本情况(一)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惠州扩展收单业务根据调查,自2011年以来,已有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惠州开展收单业务,如通联支付、好易联、杉德、快钱、拉卡拉、汇卡商务、易宝支付等。(二)未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须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13,(5):76-76
央行发布通知规范RQFI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工作 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就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问题给予进一步明确.并对试点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央行不良资产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金融风险时,有一个大家很少谈及、讨论,但又很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中央银行的不良资产该怎么处置?央行的不良资产主要反映在它的贷款中,央行的贷款包括专项贷款、特种贷款和再贷款。1984年以后,人行专门行使央行职能,但还保留着一些专项贷款,如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支持“三线企业”发展经济贷款和14个沿海港口及经济特区开发性贷款。这些专项贷款中的一部分已经收回,其余大部分通过发放无息再贷款的形  相似文献   

13.
李宁 《西安金融》2011,(2):18-20
离退休干部是人民银行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银行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不断丰富充实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是高效履行央行职能、实践和谐央行理念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人民银行宁夏辖区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为例,系统分析了当前基层人民银行离退休干部队伍的特点和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并结合地区实际提出改进基层人民银行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自力 《银行家》2004,(11):12-13
现阶段,我国形成的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即所谓“一行三会”为主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对发挥专业监管优势,避免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在同一平台上存在的角色冲突具有明显效果。但是,这种体制也造成了中央银行与监管部门,以及监管部门与监管部门之间的行政分割,导致了相互之间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基层央行现行监管方式存在被动性、滞后性、单一性、无序性和关联性等诸多弊端,也由于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为减少我国银行业的决策、操作风险,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一种新的监管方式--"监管员派驻制"很有必要顺应而生.所谓监管员派驻制,就是指基层央行对每个被监管单位派驻1-2名专职监管人员,对被监管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及其每个环节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简言之,就是央行监管人员在人民银行领取工作报酬,在被监管单位开展工作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反思的结果,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以及在我国的实施必将引发金融监管格局的重大变革,然而这个变革同样将作用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范畴上.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上的调整,乃至宏观金融风险体系的重构,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势必面临新的变化.对此,本文提出中央银行应加快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主动调整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以应对可能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我国进入“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江西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一年。正确认识当前经济金融新形势,明确新要求,对做好全省人民银行业务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省人民银行系统2000年的科技工作坚持金融服务的方向,为提高金融监管质量和其它各项金融业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进一步满足了金融业务的需求,提高了金融电子化的运用水平。“区域OA系统”和“银行密押认证系统”两个应用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这是我省人民银行系统科技成果零的突破,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市场》2012,(7):41-45
随着国内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职能有了很大的扩展,但现行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尚未根据其职能变化做出相应调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职能的履行。文章结合央行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人民银行财务制度与其履职不相适应的表现,并从强化独立的财务预算体系、建立与职能相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合理设计编制和执行部预算等方面,对建立适应人民银行履职特点的财务制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1980年开始,美联储逐步建立其支付系统定价体系,对定价原则、定价方法等多项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支付结算服务定价制度框架,为切实提高美联储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效履行央行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个框架之下,美联储明确了以"成本回收法"作为支付结算服务的定价方法,充分考虑了支付系统投入等各类成本,并利用CAPM估算"股权资本成本率"。美联储的做法对我国建立健全支付结算服务定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