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的埃基巴斯图兹煤田位于哈萨克加盟共和国的东北部,煤田面积160平方公里,为一封闭式向斜构造,地质储量约100亿吨,其中表内储量70亿吨。该煤田于1954年开始工业性采煤,1980年产煤约6900万吨,已跃居为苏联第三大煤炭产地,其服务年限计划达60年。1990年的产量可能达到1.52亿吨,即增产8000多万吨。一个煤田这样持续大幅度增产,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煤炭的需要量也将有所增加。目前,全国煤炭产量已达到8.5亿吨,规划1990年达到10亿吨,本世纪末超过12亿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改扩和新建一大批现代化骨干矿井和露天矿。这就需要大笔的资金,这对国家来讲确有一定的困难。面对这种形势,用不用世界银行贷款,怎样利用和管好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已成现实问题。我就此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日本1989年煤炭产量已下降到1000万吨左右,但日本政府1989~1990年度对本国煤炭工业补贴仍达1620亿日元(11.5亿美元),合吨煤115美元。——比利时1989年煤炭产量为190万吨。1990年比利时政府对煤炭工业的补贴为9550万美元,其中8300万美元用于弥补生产亏损,其余用于各种社会费用和基金。吨  相似文献   

4.
根据煤炭工业全行业总承包方案,统配煤以1984年计划产量3.71亿吨(包括四川3.87亿吨)为基数,按“七五”计划要求,分年度、分地区、分品种计划包增产幅度。即1985年产煤4亿吨(包括四川),1986~1990年每年递增2千万吨。这样,从1985~1990年六年累计总产量为27亿吨,六年累计增产数为3.78亿吨。逐年的产量安排和增长率见表1。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煤炭产量由1980年的6.20亿吨增加到1990年的10.8亿吨,提前完成了翻半番的战略任务,保证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煤炭产量结构也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首先,统配矿和地方国营矿的产量占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乡镇个体矿的产量比重迅速上升。在1980~1990年的10年间,统配矿产量由3.55亿吨增加到4.80亿吨,所占比重由55.5%下降为44.4%;地方国营矿产量由1.5亿吨增加到2.07亿吨,所占比重由26.1%下降为  相似文献   

6.
一、煤炭产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现状和进展不同的计划内容,有着不同的计划划分范围。在煤炭流通领域,1990年属于国家和地方计划分配的产品有7.75亿吨左右,占总产量的71.8%。其中,国家统配矿的计划内产品有4.44亿吨,占总产量的41.1%;属地方分配的计划内煤炭约2.4亿吨左右,占总产量的22.2%,由地方矿上交国家统一分配的计划产品为9099万吨,占总产量的8.43%。属国家统一调配的计划煤炭包括指  相似文献   

7.
一、缓和煤炭供求紧张关系的现实需要目前,煤炭供应紧张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据测,1990年全国产煤10亿吨,比1985年实际产量仅增长1.3亿吨,平均每年增长2600万吨;而电力、钢铁工业及生活用煤三项合计需要3760万吨,每年缺口1160万吨。到2000年,即使比原计划产量再增加2亿吨。达到14亿吨,按照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算,用煤量将为15亿吨,缺口仍很大。  相似文献   

8.
1991年世界钢产量比1990年下降4.6%,仅为7.344亿吨,这是自从1986年以来最低产量水平.西方钢产量为4.894亿吨,只下降1%.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各国政治局势发生急剧变化,原苏联和东欧钢产量下降12%.原苏联1991年钢产量下降13.5%,仅为1.336亿吨,依然居世界首位.苏联解体之后,日本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而乌克兰钢产量为4000万吨以上,同德国相当是世界第五大钢铁生产国,哈萨克斯坦钢产量则同瑞典或荷兰相当.1991年美国  相似文献   

9.
一、综合多方面因素预测未来煤炭需求量,安排煤炭产量计划1986年和1990年曾两度出现煤炭滞销的局面,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据统计,1991年前9个月全国县以上单位存煤达2.07亿吨,比上年增加2500万吨。由于电厂和主要用煤行业拒接拒收,煤矿落地煤成倍增加,已使煤矿陷入严重困境。其原因是预测不准,对煤炭需求估计过高,计划安排与实际脱节。多年来,煤炭紧张的日子使一些同志苦怕了,所以在计划安排上总想打得宽松一些。这种想法固然是正确的,但同时还必须看到煤炭使用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没有如实反映煤炭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如同粮食价格一样,国家对煤矿的投资、亏损补贴暗补了用煤单位,实质上是国家买高价煤给用户。其后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十年来,煤炭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全国煤产量由1980年的6.2亿吨增加到1990年的10.8亿吨,增长了1.74倍。由于煤炭产量高速增长,以及近几年来煤炭供需情况紧张和相对缓和交替出现,影响了人们对煤炭工业存在问题严重程度的认识。事实上,煤炭产量十年高速增长中包含着某些不正常因素,增长量中约有60%来自乡镇煤矿。而乡镇煤矿是不稳定的。“七五”时期乡镇煤矿年均增长速度就由“六五”时期的20%猛降为6.6%。1985年至1987年以及近两年交替出现的煤炭供需缓和局面,又都是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由于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各部门特别是用煤大户煤炭需求量暂时下降所致。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00年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量至少要14.5亿吨,而煤炭产量据最近编制的“八五”及十年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到2000年为14亿吨左右,而且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满足许多条件。如果某些条件不具备,实现14亿吨也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民办矿生产的煤炭,1987年突破了3亿吨,达到30842万吨。而1978年,我国农民办矿生产的煤炭还只有9532万吨,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产量猛增了2.1亿多吨,是国家统配煤矿和地方国营煤矿同期煤炭增长总量的2倍,比当今世界上年产量在2亿吨以上的美国、苏联、波兰、联邦德国、民主德国五个主要产煤国家同期煤炭增长总量还多5000多万吨,这在世界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国农民办矿生产的煤炭,占全国地方煤矿产量的62.7%,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3.4%。农民办矿已经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大。去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15亿元,比1984年增长5.8%,增加6亿元。统配煤矿包干煤炭产量完成41672万吨,完成包干计划的104.2%,超产1672万吨,比1984年增长5.6%,增加2202万吨;原煤生产量为40626万吨,比1984年增长2.9%。在94个统配煤矿中,仅有八道壕、霍林河两个局(矿)未完成计划。洗精煤产量5820万吨,完成计划的107.8%,比1984年增长4.1%。无烟块煤产量877万吨,完成计划的11%。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炭产量去年超过苏联,上升为世界第二,仅低于美国1千多万吨。据今年上半年的国外资料分析,苏联今年只能维持平产,至多达到7.3亿吨;美国今年生产形势不及去年,据美国能源部预测,今年产量将略低于去年,初步估计约低3.0%,大约只能达到7.9亿吨,最乐观的估计也仅8.0亿吨上下。  相似文献   

14.
苏联煤炭工业自1966年开始实行经济改革,逐步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1970~1975年,煤炭工业管理体制由四级管理(煤炭部-管理局-矿务局-矿)改为三级管理(煤炭部-管理局-矿),1976年进一步改为两级管理(煤炭部-联合公司)。煤炭工业在苏联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煤炭部门拥有固定资金180亿卢布,原煤产量7.16亿吨,职工总数220万。因此,苏联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很重视煤炭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世界煤炭贸易现状近年来世界煤炭贸易量已超过3亿吨,占生产总量的10.5%左右,1985年达3.349亿吨,其中炼焦煤1.653亿吨,动力煤1.696亿吨。煤炭出口国主要是澳大利亚、美国、南非、波兰、加拿大和苏联等,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90%;煤炭进口国(地区)主要是日本、西欧、东欧和亚洲等,合计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88%。由于近几年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钢铁工业不景气,钢铁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因而焦煤需求量减少。同时,新兴钢铁国的  相似文献   

16.
行业动态     
《中国煤炭工业》2004,(3):37-37
2003年全国产煤17.36亿吨2003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情况统计快报显示为17.36亿吨,比今年年初《煤炭运行调度周报》公布的2003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6.08亿吨的数据超出1.28亿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据统计快报,2003年,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与乡镇煤矿的原煤产量分别占原煤总产量的47.81%、16.94%和35.25%。国有重点煤矿产煤8.30亿吨,同比增产1.18亿吨,增长16.6%;国有地方煤矿产煤2.94亿吨,同比增产0.31亿吨,增长11.6%;乡镇煤矿产煤6.12亿吨,同比增产1.94亿吨,增长46.5%。煤炭出口将受调控《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17.
(一) 我国统配矿现有生产水平的可采储量为253.6亿吨,其中薄煤层有52.8亿吨,占20.85%。有些省的薄煤层比重更大一些,如四川占60%,山东占64%,黑龙江占49.4%。近年来,煤炭产量虽稳步增长,但薄煤层的产量比重却逐年下降。1965年薄煤层产量占回采量18%,1972年为16.85%,1981年仅11.29%。10年期间,薄煤层采煤工作面个数由621.2个减少到393个,减少228个,一年少采煤近2000万吨。每1吨工业储量的勘探、设计、建井和生产准备费用约3.9元,一年经济损失数千万元。据1980年对70个矿务局262个矿的调查,有100个矿厚薄煤层配采比例失调。有的压茬,限制了中厚煤层开采速度;有的掘出巷道  相似文献   

18.
<正>煤炭是德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煤炭开采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开发利用对德国战后基础设施重建,以及后来的经济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对其他欧洲国家,德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无烟煤煤种资源量达到830亿吨,褐煤资源量727亿吨。2015年,无烟煤产量670万吨(6.4万吨标煤),褐煤产量为1.78亿吨(0.55亿吨标煤),煤炭生产占国内能源生产的比重达到35.3%,燃煤发电比重占全国发电量的42.1%,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地方煤矿发展很快,1990年实际煤炭产量达5.82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54%。对缓解我国用煤紧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地方煤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煤炭产品质量差。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煤矿煤炭产品信誉,影响了地方煤矿健康、稳定地发展,而且也造成很大浪费。据调查,截止1989年,地方煤矿有选煤厂145处,设计能力2546万吨/年;有筛选车间147处,设计能力3897万吨/年。共加工原(毛)煤3161万吨,占当年地方煤矿产量的5.49%和地方国营煤矿当年产量的15.38%。由此可知,地方煤矿煤炭产品90%以上是毛  相似文献   

20.
大雁矿务局是一个有20年开发建设历史的年轻矿区,现形成生产能力246万吨,拥有固定资产3.8亿元,职工25000人.1990年生产原煤308.7万吨.我局是在70年开工建设的,由于基础差,职工队伍新,企业管理素质低,经济效益不好.尤其是1986年以来,国内市场变化,煤炭滞销,1987年计划产量只有生产能力的42.85%,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为摆脱这种困境,我们从1986年开始大搞矿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