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处理未达帐?向大锋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每月终了,要将银行存款的帐面余额与银行对帐单核对,以查明帐实是否相符。由于办理结算手续和凭证传递等原因,银行对帐单上的存款余额常常会与本单位银行存款的帐面余额不相符,这种差异主要是“未达帐”所造成的。所谓未达...  相似文献   

2.
颜涛 《新疆审计》2006,(5):31-32
搞好银行存款管理,对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监控,促使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好、用好资金,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定期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进行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的对象限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因票据传递时间上的差异,造成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未达账项。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未达账项不符合上述规定,如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未达账项,未及时清理而长期挂账,同期银行存款收支不入账,转移单位收入、挪用单位资金等。对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方法,对银行存款收支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3.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简称“调节表”,是为了核对(或钩对)本单位与银行双方存款帐面余额而编制的,列示有双方未达帐项的一种报表。通常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几年的审计工作实践与体会、笔者认为、要发现和查清被审单位是否存在公款私存问题,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较为有效。 1、核对银行存款、现金等帐户。首先是进行帐帐核对,即将总帐与日记帐(或有关明细帐)的余额核对,如果加总之和仍小于总帐余额;则可能另有储蓄存单或存折;其次是进行帐实核对,对银行存款要审查未达帐项调节表,核对银行对帐存款余额;对现金要进行突出性的实地盘点,核对实有现金与账面余额是否相符。从而发现被审单位是否有公款私存问题。 2、审查收支相抵后的结去向。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帐目混乱、手续不健全…  相似文献   

5.
"调节表"是企事业单位为了核对本单位与银行双方帐面余额而编制的列示有双方未达帐项的一种简单报表,通常于月终进行编制。"调节表"只用于核对双方帐目,不据以调整帐户余额。"调节表"可以揭示出各种未达帐项对本单位所记的余额与对方单位所记余额的影响,从而查明双方所记帐目有无差错,客观地反映某些经济往来或未达帐项的真实性。随着经济发展,企业业务扩大和财务管理上的需要,一些企业除月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外,又编制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往来资金调节表",企业内部的"库存商品调节表",从企业管理上说这确实是一种需要和进步。但是,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已经出现了利用"调节表",进行非正常调节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货币资产的审计。一要盘查核实出织员的实有库存现金,看帐款、帐帐是否相符,即实有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帐余额和总帐“现金”帐户余额是否相符,有无现金宕库和现金长短缺。二是核对银行存款,看是否帐帐相符,即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是否与总帐“银行存款”帐户余额、与银行对帐单(或存折)余额相符,是否有未达帐项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三要盘查各类储蓄性存款,如定期存款、小额储蓄、邮政储蓄、有奖储蓄等,看帐单是否相符,有无遗失和挪用现象。  相似文献   

7.
企业每个月都会收到银行的对帐单,银行对帐单上记载了该单位帐户在上个月存款和支款情况以及余额。笔者在银行从事基层会计工作,每次签发出的对帐单能收回的只有20%左右,可见,大部分企业对于对帐工作并不重视。孰不知,小小的一张银行对帐单有很多的用途。一、银行对帐单有助于企业防范风险企业将银行存款日记帐与银行对帐单核对时往往出现两者余额不同的情况。企业应该先分析未达帐项,排除未达帐项的影响后,两者的余额仍不符时,再分析是否是由操作风险、管理风险或外部风险导致的。未达帐项是指银行和企业对同一笔款项收付业务,因记帐时间不…  相似文献   

8.
未达账项会计处理方法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应与企业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即企业在期末收到银行对账单时,仅仅是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核对银行存款的实际余额以检查银行存款记录的正确性,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上均不作反映,只有等未达账项的有关结算凭证到达企业,才能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因此,对于“企业已入账,银行未入账”的经济业务,企业已根据相关凭证进行了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在期末编制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如实反映;而“银行已入账,企业未入账”的经济业务,因企业未收到相关凭证,未能作出相关账务处理,故不能反映在当期会计报表资料中。  相似文献   

9.
现金盘点法。这种方法是进驻被审计单位后要立即实施的方法。它的时效性很强,不给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以整理思考的时间。从心理上、精神上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可能从金柜里就发现了作弊的线索。  银行对帐单与银行存款日记帐核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外来的银行对帐单,核实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帐,看二者是否相符,看对帐单余额是否大于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看对帐单中有收支而企业银行存款日记帐上无此收支记载的金额。  票据核对法。主要是查看被审计单位票据登记簿上购、领、存情况,并抽查核对,看有无没入帐的情况存在。对…  相似文献   

10.
银行存款未达帐主要是由银行与企业记帐的时间差形成的。出现银行存款未达帐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二是企业已付,银行未付;三是银行已收,企业未收;四是银行已付,企业未付。银行为了和企业核对相符,定期(一般为一个月)向企业发出银行存款对帐单,以便企业核对和查询。然而,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有的单位和个人在银行存款未达帐上做文章,其手段巧妙,隐蔽性强。银行存款未达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贪污、挪用公款。审计中发现有的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主管、会计对银行存款缺乏日常监督检查,这…  相似文献   

11.
对于银行存款的清查,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核对账目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方法进行。但笔者认为,该方法不够简练。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不妨称之为"对账单余额调节法"。对账单余额调节法是在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基础上,对未达账项,依据"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单位为了及时发现银行存款记账差错(单位和银行).分析各项未达账项.准确掌握单位银行存款实际余额,需定期(一般一个月)编制一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但按现行的银行存款调节表格式,在实务中多数单位常常将记账差错当未达账项做调节表.而目前流行的财务软件中的自动对账系统也是采取的这种方法。这样调节后的余额虽是平的,却是不正确的.认为有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3.
申屠新飞 《河北财会》2001,(3):54-54,40
一、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关系,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事项的处理时,必须根据合法的原始凭证进行帐务处理,对未取得合法凭证的经济事项,绝对不允许进行帐务处理。对银行已收、企业未收和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经济业务,企业不得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相应的记帐凭证,因此这两类未帐项也就不可能在本月的资产负债表中得到记录和反映。企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目的是为了检查银行存款记帐余额的正确性;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是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这三个帐户的期末帐面余额调节表中调节后的余额填列,因此,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资产负债表之间似乎不存在任何联系。但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项目多,收支频繁。核实收入总额,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我们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收入没有足额入帐。如何检查核实收入,我们有如下的体会: 一、认真检查已入帐的收入项目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既有单位管理的行政事业性规费收入,又有纳入预算管理的应缴财政收入、代征代管收入以及劳务性收入。审计时应逐项审查收入项目内容是否与会计帐科目核算内容一致,有无将应缴财政的各项收入作为单位管理的规费收入。我们在审计某单位时曾发现有混淆收入项目内容,罚没收入(财政预算内收入)不按规定开具罚没专用收据,而是用普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来代替,将3200多元应缴财政的罚没收入作为单位的预算外收入。这说明如果不认真审查收支项目内容,被审计单位截留应缴财政收入是不易发现的。 二、详细核对银行收支帐。检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帐户时,不能只简单地核对余额是否相符,要认真审核银行对帐单的收入和支出发生额与被审计单位会计帐所列的收支额是否相符。我们在审计某单位1993年银行  相似文献   

15.
银行存款的确认,除了检查企业的会计记录外,还要将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和其所在用户银行出具的银行存款对账单进行核对。由于银行存款收支单据在银行和企业间传递时间上的差异,造成了未达账项,因而在月末时会出现双方账户结余不一致的情况。对此,企业在对账后可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上将各未达账项逐笔列出,调节相符,而不作账务处理。但这种调节,只限于因单据传递时间差异造成的未达账项,而不应利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掩盖会计记录发生的错误,甚至用以弄虚作假,达到歪曲事实、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目的。现举例如下:  例一:某…  相似文献   

16.
应重视银行存款中的“未达帐项”马桂荣近年来,在审计中发现,企业银行存款帐与银行对帐时,“未达帐项”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时间长、数量多,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企业会计核算不实,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未达帐项”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双方收付结算凭证传递...  相似文献   

17.
核对银行对账单与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以下简称单位日记账)是对银行存款审计中一项重要的步骤。通过核对银行对账单与单位日记账,可以找出未达账项,从而为发现出租、出借账户、挪用公款、非法出借资金等  相似文献   

18.
一笔拖了三年的糊涂帐——二万元借款,终于在审计人员明察秋毫的审核下真相大白。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在对某企业审计中,发现银行帐与银行对帐单不符。进一步了解,知道此情况已延续了三年之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该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出纳更换频繁,加上素质方面的原因,少记、漏记、重记帐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纳竟不知每月要核对银行帐,更不知道何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当即要求逐笔对帐,查明原因。经过清查、核对,出纳一一找出了未记帐的原始凭证,由于时间太久,还有几笔支出,银行证明已经转出,可出纳已找不到记帐联凭证。在清查过程  相似文献   

19.
搞好银行对帐工作的几点做法韩耀东企业以自己的银行存款帐内容与银行对帐单进行核对,是企业财会部门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搞好财务管理,堵塞漏洞,合理运用资金的有效措施,也是财会人员必须做到的本职工作。企业银行存款日记帐的期末(一般为月末)余额必须与银...  相似文献   

20.
未达账项是企事业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银行和企业对某些业务入账时间不一致、款项结算需要一定时间等情况而形成,其存在有合理性和暂时性的特点。目前,有些单位和个人利用未达账项的合理性,随意调节未达账项的存在时间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