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H股的联动体现了两地资本市场联动性的加强,而造成这种联动性走强的重要因素则是人民币资产所存在的不断升值压力。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大,国际资金投资中国的热情越来越高,导致了大量国际资金流入A股和H股市场。足见人民币升值同时提升了两地股票的估值。而随着未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这种联动性将继续体现在两市的指数和板块上。本文分析了联动产生的原因,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证券市场未来三年的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科 《新经济》2007,(9):50-55
中国A股市场自2006年以来走出了一轮火暴的牛市行情,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基本面没发生改变,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A股将继续维持震荡向上的牛市趋势格局。个股分化将更为严重,A股市场将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格局,因此,资产管理的关键是精选个股进行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人民币汇率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而在2010年6月之后,人民币又开始升值,截至现在升值幅度已经达到3.7%,在此期间股市处于缓慢上涨的状态。本文结合上述内容,浅谈一下人民币升值对A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勘 《资本市场》2006,(11):30-30
美国和欧洲等主要股市在未来6至12个月内有望继续保持升势,这势必带动亚太地区股市趋好。而沪深股市日益接轨国际,在国际股市走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下,A股市场中期走强可期。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宏观金融学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带来大量游资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房地产经济,但现如今,汇率制度改革已将近两年,人民币升值已达碱,房地产市场反应相对平稳。究竟人民币升值会给房地产业带来什么影响,让我们先从人民币升值前后的房地产业发展情况来分析。  相似文献   

6.
内地和香港在股票卖空制度、汇率制度以及新股发行制度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本文研究这些重大制度差异对A、H股二级市场定价差异的影响,发现A股禁止卖空使A股相对H股更容易被高估;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越快、人民币升值压力越大,H股折价就越轻。A股在一级市场越被高估,就会在二级市场被进一步高估,间接反映出新股发行制度差异对A、H股二级市场定价差异的影响。除这些制度差异外,需求价格弹性差异、资金成本差异以及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A、H股二级市场定价差异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向及资本市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不绝于耳,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在一段时期内不会采取升值措施。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压力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的抨击;一是美元的贬值。本文阐述了人民币不会升值的四个观点:第一,美国经济复苏渐入轨道,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人民币升值外部压力减缓——美国对外贸易有所好转;中国政府主动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升值的隐忧——中国的金融体系尚存脆弱。人民币的定价机制虽然有调整的必要性,但现阶段在没有形成稳定的投资体制前不具备调整条件。人民币升值具有朦胧之美,升值预期的存在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利好效应,但该效应是不均衡的,仅限于进口依存度较高、外债比重较大的行业。一旦人民币升值成为现实,将成为资本市场的重大利空。  相似文献   

8.
《广东经济》2010,(7):60-61
自2010年6月19日中国宣布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屡创新高。尽管如此,人民币不会一次升值到位,依旧是官方和市场的共识。人民币汇改重启,缓慢升值带来资产价格重估的效应必将吸引热钱流入,而这反过来又将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渐增,与其密切相关的行业开始受到投资者关注。经《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航空、纺织、造纸及黄金五大行业板块影响较大,且各有伯仲,投资机会也隐含其间。  相似文献   

9.
“现在欧美市场萧条,倘若人民币一味升值下去,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陆利平是浙江嘉兴一家童车企业负责人,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谈到今年人民币升值情形,他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0.
李悦 《资本市场》2001,(6):26-29
截至2001年2月16日收盘,我国沪、深B股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14家,其中在上海上市55家,深圳上市59家,历年来通过发行新股和配股共筹资49.59亿美元,B股市场流通市值约52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两市A股流通市值的3.2%。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新汇率形成机制下的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国际金融理论中经典的Augmented Market模型、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20个月的汇率变动数据和股票市场收益率数据来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在新汇率形成机制下的外汇风险暴露问题。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股票收益率对汇率波动的敏感程度非常显著,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推动了A股上市公司平均收益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人民币升值,将对房地产市场价格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很大冲击。本文以浙江爱仕达公司为例,分析该公司在应对人民币升值时,通过国际市场多元化、国内市场扩大化、管理精益化、结算多样化等方法逐步化解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通过采取以上对策,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值得我国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际游资进出中国的三大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遵新  舒曼 《当代经济》2005,(11):42-43
2005年7月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升值2%。人民币汇率调整之前,国外投资银行和基金对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估计一般为10%,有的甚至更高。但结果是,这次的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调整只有约2%,远低于市场预期,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在今年和明年会再进一步升值。在这种情况下,原本豪赌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游资极可能卷土重来,来势甚至可能比当初更加凶猛。可以肯定,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能否对国际游资进行有效的控制,将是本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2015,(4):120-121
编制汇率对冲指数不仅能更好地反映汇率风险对冲后的A股整体表现,进一步丰富上证与中证策略指数体系,还可以为指数化投资提供新的标的。随着沪港通的开启,境外投资者对于A股的参与热情不断提升。但2014年以来由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波幅由1%扩至2%,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进入双边震荡市场,给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带来了挑战。编制汇率对冲指数不仅能更好地反映汇率风险对冲后的A股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车轮刚刚迈入21世纪.人民币汇率突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002年12月2日.日本大藏省两位副大臣变换花样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到2004年10月15日央行与外管局出面否认市场谣言.并重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原则性立场,两年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压力。如果把时间后退到1998年前后.国际社会一直担心中国人民币能否经得住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当时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巨大的贬值的压力。为何短短的几年之后人民币形势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市场预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政府在对待人民币升值的态度上为何非常谨慎?未来人民币的走势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略论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琪 《经济前沿》2007,(2):65-68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人民币升值,将对房地产市场价格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A股市场的制度环境尚不成熟,加上人民币尚处在国际化进程之中,国际板也不具备推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夏志琼 《资本市场》2006,(10):34-36
人民币升值将全面提升国内地产资产价值,持续升值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构成长期利好,而对人民币升值将有更强的预期,必然吸引投机资金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支撑房地产股价。  相似文献   

20.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两年来,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有很多议论,市场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也逐渐升温。尽管今年以来不断有官方人士宣称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已经减缓,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带来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长期存在。有鉴于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