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振天  李蔚 《技术经济》2006,25(9):33-37
安徽地处中国中部,经济水平较低,属于欠发达地区。改变和提高其经济实力和地位,成为安徽省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实力的提高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产业结构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产业结构偏离度过高,产业结构效益较低,由此造成总体的产业竞争力水平不高。针对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安徽产业结构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经济现象,模块化迅速而彻底地颠覆了产业规则。分析了模块化的发展路径,即遵循着"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产业模块化→组织模块化"的演进路径,并指出技术域、生产域、组织域、产业关系域之间的协作与影响是模块化演进的制度诱因。  相似文献   

3.
赵健 《时代经贸》2007,5(11):84-85
在研究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传导机制、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总体分析,通过这项研究,对哈尔滨近年来的对外贸易情况做出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总结.从总结的产业演进的规律与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里,寻找出哈尔滨市的优势产业,以期为市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促进哈尔滨市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合与时俱进的改革,从而在经济发展中的扩大总需求,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和领域.  相似文献   

4.
基于竞争的产业集群演进路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群演进路径分析作为产业集群机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竞争的角度,界定了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系统论述了产业集群从国内繁衍阶段、国际竞争阶段到全球化阶段的演进路径,及各演进阶段的特征与风险。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路径是围绕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的组合变化而进行的。通过从比较优势理论的三条演进路径反映了国家竞争优势的路径,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必须将比较优势与国家竞争优势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赵健 《时代经贸》2007,5(11X):84-85
在研究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传导机制、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总体分析,通过这项研究,对哈尔滨近年来的对外贸易情况做出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总结。从总结的产业演进的规律与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里,寻找出哈尔滨市的优势产业,以期为市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促进哈尔滨市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合与时俱进的改革,从而在经济发展中的扩大总需求,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和领域。  相似文献   

7.
姜明 《经济师》2007,(3):71-73
文章从理论界关于经济安全研究的现状,引出结构安全的问题,阐明结构安全的内涵与实质:结构安全,概括地说,就是一国国民经济结构整体上的合理性,尤其是从长期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等整体角度而言的结构合理性并对发展中国家维护结构安全提出了三点设想:合理选择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将循序渐进式演进路径与跳跃式演进路径有效地结合起来;努力保持基础产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加强要素培育与要素规划,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实现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研究产业联动网络的演进路径有利于辨识产业联动网络的演进阶段,适时采取调控策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文章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产业联动网络的演进路径:产业联动网络形成于区位差异,成长、成熟于分工协作,可持续发展于技术创新。为使产业联动网络持续健康发展,区域政府在产业联动网络演进的不同的阶段,应采取相应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9.
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的路径存在重要差异。契约配置路径包括私人交易演进型、政府之间与社会团体之间交易演进型和政府、社会团体与私人之间交易演进型等路径。制度配置路径包括契约演进型、需求型、供给型和引进型等路径。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路径比较的经济学意义表现在二者均具有稀缺性,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并存在路径依赖关系,促进二者的耦合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1990—2009年重庆市的经济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对重庆市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对外贸易对重庆市三大产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重庆市的进出口贸易对不同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益 《技术经济》2008,27(12):65-69
在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徽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回归模型和模糊评价模型,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属中等水平。最后,提出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发展应该走“质”和“量”相结合的道路,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软件产业组织是软件产业内企业与市场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软件企业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本文在对软件产业组织的演进规律进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和数量、产业利润率、企业并购行为、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垄断与竞争等几个方面对中国软件产业组织的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中国软件产业演进和软件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软件产业组织仍处于不断调整、从不合理走向合理的演进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运用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湖北省产业结构演变及竞争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湖北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客观分析湖北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路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J-J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1981-2005年间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分别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分析了安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短期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口对安徽经济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出口,进出口都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也不是进出口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对外贸易与产业发展的视角,以我国汽车对外贸易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大量数据对中国汽车对外贸易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建议从汽车产业自身进行调整,促进汽车产业结构升级,增加汽车对外贸易总量,并进一步协调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关系,从而使对外贸易在汽车产业健康成长中真正扮演发动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及相应的政策工具配套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由"进口替代"到"休克疗法"再到"能源大棒"的清晰的演进脉络,并基于此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特点与趋势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正确的研判。  相似文献   

17.
林斐 《发展研究》2011,(8):70-74
本文基于对长三角地区向安徽省、尤其是皖江地区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实证分析,探讨产业集群化转移与承接的路径;并着重以合肥市汽车制造业与家电业为个案,揭示在产业集群化转移的背景下承接不同产业的路径,探讨承接产业集群化转移的一般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产业构成、财政收入、对外贸易等方面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在安徽省的重要经济地位,对皖江城市带与铜陵市经济发展进行了梯度剖析,对铜陵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产业选择做出了判断,论述了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并得出相应的启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铜陵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群式发展是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平台、产业链式发展、产业联动效应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综合效益好、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三大要求有效对接。其升级演进将经历种子期、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此外,还必须通过政府合理规划、金融支持、产业组织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手段,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变革是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新工业革命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推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产生。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有序演进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对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和融合变革驱动力的分析,探索产业融合变革的新路径,为我国在新工业革命与互联网融合情景下的产业变革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