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以下简称 《森林法》) 于1984年制定, 1998年修订, 实施至今已近二十年, 森林的功能定位, 林业的性质以及林业建设的任务已经发生转型. 目前, 《森林法》 的立法宗旨、 法律性质尤其是制度内容已不适应统筹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森林经营制度是《森林法》的基础性制度,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制度化则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森林法》修改中,森林经营理念、森林分类经营、森林采伐限额、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森林生态补偿等问题成为关注焦点。从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要求来看,森林可持续经营是谱写"美丽中国"的森林篇章,其制度设计应当服从生态文明制度的整体设计。因此,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应当成为《森林法》修改的基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林业物权是权利人对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享有的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以及与森林、林木、林地有关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森林法》是构建我国林业物权制度体系的主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我国《森林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森林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的控制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项制度与林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总结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我国《森林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森林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的控制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项制度与林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总结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林业行政强制制度是我国行政强制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依法治林及林农合法权益保护。我国的林业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木材运输管理、植物检疫和植物新品种保护等三个领域创设了16项林业行政强制行为。通过对林业行政强制立法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得知,除由规章设定的"通知品种权人缴纳滞纳金"这一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以外,我国的15项林业行政强制立法与《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相吻合。《森林法实施条例》对《森林法》中"有权制止"这一"暧昧的制定法"解释为"暂扣木材",是一种合理的行政解释裁量,应予尊重;而综观《森林法》的全部规定可以发现,森林公安机关可以成为"暂扣木材"这一行政强制措施的适格实施主体,这一发现得到了法律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林业生态安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从林业基础资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资源发展潜力、林业生态投资、森林主要灾害等五个层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的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为继续提升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文章还从林地破碎程度加剧、经营者利益诉求有待增强、挖掘林业资源发展潜力、控制森林主要灾害等方面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8.
面对人类对环境的漠视,破坏环境现象的与日俱增,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提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性措施,措施中即谈到了森林环境保护,又兼顾了林业经济发展,在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把森林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放在同样的高度去重视,要研究森林保护与林业经济的关系,要寻找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切合点,实现林业生态与林业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鸡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全县国有林场林业经营总面积115106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为109016公顷。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森林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使原有的林木采伐计划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规范林木采伐计划分配和使用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耕有山、造方便、林好管、树好砍”,调动和释放林农经营森林积极『生,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整体效应。探索传统的林木采伐指标分配方法,增强采伐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既是林业行风建设的需要,又是当前林业配套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林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数据分析在生态林业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生态林业、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等方面的应用,基于森林资源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基于大数据发展动态,大数据的性质和趋势、林业部门的大数据应用三个方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进行系统讲解,深入分析当前信息化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结合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建设目标,阐述如何利用大数据为林业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试析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研究中的几种干扰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目前影响在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研究的几个干扰因素进行剖析。其中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环境难以进入市场的原因;在林生态环境资源并不是都重要计量;森林生态环境的价值既是哲学的价值也是经济学上的价值;森林的生态环境转移与它的价值转移没有实现统一;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使用的概念需要明确和统一;在林生态环境资源的监测和统计;影子价格理论在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中应用的合理性;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生产的投入产出进行过程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到及时解决,将有助于在林生态环境计量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秦巴山区自然地理概况、森林资源特点及林改现状分析,提出该区森林资源属于生态公益林。林改在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后,应处理好"生态林的规模化诉求与集体林权改革形成林地细碎化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生态林的周期长诉求与集体林权改革形成的林户短期利益追求之间的矛盾"、"生态林的公益性多重功能诉求与集体林权改革形成的林户单纯经济效益追求之间的矛盾"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秦巴山区生态公益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森林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旨在解决森林生态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森林生态补偿已在我国开展多年,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森林生态补偿不应仅仅看作一种纠正外部性的手段,还应从生态资本的角度,探讨森林生态补偿的战略意义,充分挖掘森林生态补偿在保障森林生态服务总量不减,增量增加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森林效益通常划分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森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包括涵养水源效益、固土保肥效益、固碳制氧效益、改善污染物降解效益、游憩资源效益、防治病虫害效益6个指标;经济效益评价以木材生产效益的评估与计量为代表。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影子工程法。  相似文献   

15.
实施分类经营,促进可持续发展—湖南林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翠 《经济地理》2001,21(2):196-200
本文在分析湖南省林业生产自然条件、森林资源特征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湖南省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及主要措施,重点探讨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规定及其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从理论上、森林生态系统本身和林业生产过程三个方面探讨了森林生态环境因素作为林业(农业)生产要素的依据。指出确定森林生态环境因素是林业生产要素的观点意义在于:为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算提供理论根据;重新明确形成林业产出的成本因素。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生态利益损害是客观存在的环境损害。在森林资源生态利益损害救济中,现行行政处罚措施缺乏补偿性和预防性、环境侵权法调整生态利益缺失、环境诉讼起诉资格受到限制。在现行法律体系内,应发挥环境法的补偿功能和预防功能的优势,确立森林资源生态损害民事赔偿制度和生态损害救济基金制度,拓宽诉讼主体资格,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方面重构救济机制,以充分发挥环境法对森林资源生态利益损害的救济。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退耕还林生态影响及其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核心目标,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与可持续性备受关注,对工程进行全面、客观的生态影响评估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退耕还林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总结了已有研究中退耕还林生态影响评估的角度、定性与定量评估方法,以及对小范围内治理效果的评述。本文在肯定已有研究对退耕还林生态影响评估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认为应进一步研究如何解决好评估角度的选取、评估方法的完善和评估结果的可比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同时,运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模拟现实中各方的行动策略和得益,构建生态补偿政策下生态保护实施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均衡结果,以验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否安排有效,进而探讨如何建立与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偿标准是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中的难点、重点和关键问题。对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补偿标准影响因素的研究、补偿标准计量方法的研究、补偿标准依据的研究、补偿标准计量的研究和分类、分阶段补偿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