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实现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的分析,明确了以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主要发展目标,以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和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为核心技术。结合河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多元化发展模式,建立基于关键技术的产业基地,实行高速电动汽车和低速电动汽车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和优先有序发展低速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力技术经济》2011,23(8):72-72
2011年7月13日,国家科技部网站全文发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推动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发展:①电动汽车产值预期超过千亿。  相似文献   

3.
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其产业起步阶段,政府引导和激励是促进其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与产业化规模逐步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和催化剂。对国际上主要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电动汽车及其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并对比分析我国相关政策情况,最后提出了建立多部委协调机制、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有效衔接、重视网络化发展充换电服务、加强产业链各方合作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德国是全球率先提出电动汽车国家发展计划的国家之一,其政府和产业界建立的合作机制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在介绍德国电动汽车产业最新动态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德国政府所起的作用及下一步行动,总结了德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世界范围内,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中国、美国、日本通过政策机制、技术研发、市场培育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格局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深入分析美国、日本电动汽车发展特点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相对美国、日本,我国在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时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宏大规划的背后,依然存在着充电设施布局仍不够合理,公共充电桩使用率还不到15%,可持续商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运营企业盈利困难和消费者反映充电价格偏高的双向矛盾。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充电桩产业也急速膨胀,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Global EV outlook 2018》显示,2017年,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为43.02万个,比上年增长37%;中国以21.39万个公共充电桩居世界首位。作为连接车辆、用户的中间环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商业化、规模化发展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公共充电设施利用率低,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7.
2012年第6期封面策划是"电动汽车‘弯道超车’",其实这组文章早在4月份就开始着手做了,准备算是比较充分.前后约了11篇稿件,既有业内外专家的专题分析,也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行业组织的研究报告,还有两大电网及电动汽车相关企业的经验总结,信息量比较大.我们在编辑这组稿件时,虽然能从文章里读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但是各位作者提出的对策实在令人欢欣鼓舞,所以编者把这组封面策划的总标题冠以"电动汽车‘弯道超车"".或许是受作者的鼓舞,使得编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国电动汽车产业会有跨越式发展;或许是出于编辑内心良好的愿望,唯愿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能领先于国际水平.总之,观点太过乐观了.回头看,能让人心里踏实点的是,当期刊首聚焦文章以"替电动汽车捏把汗"为题,直面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容易误入的两大陷阱,更接近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这篇文章从建立健全政企协同、多方联动的角度,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与基本原则,从顶层设计、商业模式、示范引领、宣传发动四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建设该体系的具体举措,为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升级,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构建政企协同、多方联动的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运营体系是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坚持政策引导、市场主导、企业率先、公众参与的方针,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充电设施网络,全面提高电动汽车普及率,为节能减排、“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做好产业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截止2011年,汽车厂商也并未实现5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能的目标,当年仅生产了约6000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行业面临的成本高、基础设施不完善、车型少、技术还远未成熟等问题都制约了其发展.虽然发展初期存在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中国仍应坚持长期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业务.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战略举措。北京市电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在首都的窗口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结合北京市“十二五”电动汽车发展整体规划.全面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大力推进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构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首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加快“绿色北京”建设的步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商业化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与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环境下,电动汽车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热潮。中国电动汽车研发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密集出台了鼓励电动汽车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企业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显著增强。尽管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电源技术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商业化发展的性能与成本要求,大规模配套基础设施需要系统筹划和巨额投资,而中国以煤炭为主的电力供应结构也决定了电动汽车的节能环保效益并不明显。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电池技术的突破,然而技术发明是不能被规划、计划的,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商业化也要由市场需求推动,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从中长期看,即使电池技术进一步成熟,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两条技术路线仍将并行,只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电动汽车只有在其动力完全来自清洁能源时,其节能和环保优势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以及市场推广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续驶里程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阻碍着电动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其中,电池技术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突破,是限制电动汽车真正走向产业化的重要因素。那么,当前我国汽车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下一步发展应该着重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基本掌握汽车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我国汽车动力电池的开发和整车基本同步,“十五”期间开展了镍氢电池、锰酸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将进一步注重交通、环境和资源的和谐发展。其中发展电动汽车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战略主攻方向之一。我国汽车工业应该抓住机遇,加大力度开发新一代电动汽车,争取在新一轮竞争中与世界先进汽车工业同步发展。经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批准,科技部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专项于2001年10月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国家各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一、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的总体规划与启动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规划工作从2001年4月开始。2001年7月,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聘请13位从事电动汽车和零部件…  相似文献   

14.
建立分工协作的推进体系 强化政府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战略引导和组织推动作用。建议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立电动汽车领导小组,并设立日常工作协调机构和机制,研究和推进重大规划、重大投资、技术攻关、示范项目、市场推广等重要事项,妥善协调好中央与地方和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形成电动汽车发展的良性分工合作和联动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电动汽车是国家推广能源消费变革的主要措施之一,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交通工具,凭借节能、行驶过程零污染等独特优势,以及消费者摆脱高油价绑票的期待,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2012年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推进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作为重点工  相似文献   

16.
发展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业务,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战略举措。国网北京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动车公司”)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0年4月筹备成立。在探索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实现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美国、欧盟、日本等纷纷制订充换电设施建设计划,积极启动充换电设施建设工作。我国也建设了一大批充换电设施并投入运行,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截至2011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经营区域内累计建成投运243座充换电站,13283个交流充电桩。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投运充换电设备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电动汽车方兴未艾,正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需求。同时,储能技术日趋成熟,为支撑电动汽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发展储能产业,可以改变能源的使用方式,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电动汽车和储能的同步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现有的电力系统形态和运行模式。一辆电动汽车等于一座智能"移动能源岛"当前,互联互通、合作共赢正在成为时代主题。传统电力工业正在加快"去中心化"、"去固定化",原来的"一张网"变为多张微电网。能源和电力不单是一种生产资料、基  相似文献   

19.
1月18日,在浙江湖州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商业化模式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调研项目组专家冯锦山表示,从科技部制定的电动汽车"十二五"规划看,电动汽车将会延续"三纵三横"的研发体系,从整车开发转移至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总成的研发。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获批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调。规划指出,“以纯电驱动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规划》明确提及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并举路线,使得纯电动与混合动力的争议尘埃落定,而业界此前对于混合动力客车的争议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混合动力客车的销量。进入2012年,混合动力客车的市场表现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